随着各高校的擴招,大學生“遍地都是”。仿佛大街上随便問一個人都是大學學曆,而這樣一來學曆的“含金量”也不斷被稀釋,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就業也成為難題。
很多本科生為了能在職場中占據一席之地,在畢業之後會選擇讀研,希望能夠憑借高學曆的标簽,獲得一份理想的工作。
考研的形勢日益嚴峻,但考研的難度居高不下。很多考研黨廢寝忘食,天還沒亮就起床,一直堅持到深夜,辛苦一整年,過五關斬六将之後方才能順利上岸。
但是凡事都不是絕對的,可能在你眼中讀研究生需要付出無數汗水,在别的學生那裡卻是輕而易舉,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保研生”。那麼考研生和保研生,兩者之間有啥不同?
同樣是讀研,“保研生”和“考研生”的差距,不是一星半點
差距一:準備的周期和戰線不同,考研生的戰線更長
有很多過來人會說考研更輕松,從複習到考試,從大三在開始準備就可以了,而保研則需要學生在校期間一直努力着,一直成績優異。似乎考研生很幸福,備戰時間短。
實則不然。一般保研生隻需要努力三年,平時上課認真聽講,大一到大三期間保持升級優異,和同學、輔導員等搞好關系。在大四上學期順利争取到保研名額,大四一整年都可以無憂無慮的玩耍了。
而考研學生則不一樣了,大一到大三同樣也得好好學習,和保研的學生一樣參加考試。等到大四,保研的學生都收到心儀學校的橄榄枝,他們還在沒日沒夜地挑燈夜戰。
或許有人會說,考研學生大一到大三不用努力,考試挂科也沒事兒。甚至還有居心叵測的人聲稱:大學無挂科不青春。殊不知,大學裡面挂科将與成為很多榮譽和獎學金的“絕緣體”,甚至會有被退學的風險。
所以像那些保研的學生一樣考研生也需要用心準備學校裡的考試。到了大四還需要準備研究生的考試,如有一戰上岸還好,那些需要二戰或者三戰上岸的學生,戰線則更長,這對心理和生理都有着極大的考驗。
差距二:上岸的院校不同,保研學生選擇大多是名校
保研生作為“優質學苗”,他們一旦獲得學校的保研名額,則意味着可以提前拿到了985、211名校的入場券,學業上更上一層樓。可能看到這裡有人會說,考研學生通過努力一樣可以上岸名校。沒啥了不起的。
的确,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考研生尤其是那些畢業于普通本科院校的學生,真的是難于上青天。普通學生考名校研究生,有時候即便考得很好,依然會名落孫山。
這不是不公平,隻能說名校的導師很認可我國的高中教育罷了。他們會覺得本科是名校的學生更有能力。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導師可能也會對本科是名校的學生更加青睐一些。
因此,能保研的學生盡量選擇保研。可每年總有的學生明明得到了保研的名額,非想通過考研證明自己。在筆者看來大可不必,因為證明自己的方式有很多種,何必為難自己呢?到最後也沒考上,豈不是雞飛蛋打,實在劃不來。
差距三:在導師心中的地位不同,保研生更像是親生的,而考研生更像是領養的
雖然同樣是研究生,由于保研生整體實力要強于考研生,自然更受導師的重視。而研究生的導師一般手裡有自己的研究項目,如果人手不夠時,往往首選保研人。作為一名學生而言,能夠在導師論文中“挂個名”也是不錯的。
對于研究生導師來說,或許保研生更像是“親生的”而考研黨像是“領養的”,雖然手心手背都是肉,對于有能力有情商的學生,關系會更親密些。不過未來發展,還是各憑本事。
分析:
總的來看保研生确實存在優勢,但考研學生隻要努力,也未必比保研學生差。能夠被保研的學生,确實有過人之處,很優秀。但是有時候,沒有被保研的學生,也未必都不優秀。
如果有想要讀研的想法,那就拼一次盡量争取到保研名額。可能有人會說,每年保研名額就那麼幾個人,憑啥是我,我沒那麼好命。但是筆者想說,既然有名額,為啥就不能是你呢?
或許有的學生努力了,最後也沒保上,也無需覺得惋惜,這能是因為平差得過且過,每次都差一點點,時間長了差距就拉開了,還是應該努力做到最好。努力過,就不要後悔。還可以通過考研,去實現自己的研究生夢。
無論是保研生還是考研生,都不要假裝努力不管通過什麼途徑提升學曆,學生都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踏踏實實地用心去學,切忌不要假裝努力。早期貪黑泡在圖書館裡,看似在學習,心思卻不在學習上。
自己給自己感動得不行,到頭來卻一無所獲,要知道生活是不會陪着你演戲的。假裝努力玩也沒玩好,學也沒學好。
除此之外,學習要有自己的節奏,不能看别人玩你也玩,别人考試不會你也不會。都讀了大學,學霸那句善意的謊言“我都沒學,我都不會”,要辯證地看。有自己的節奏,向着心中既定的目标不斷努力。加油!
(文章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今日話題:在你看來,保研生和考研生在哪方面還存在差距呢?歡迎在評論下方留言,點擊關注獲得更多精彩内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