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的發展離不開城市名人所作出的巨大貢獻。在廣西這個擁有悠久曆史的城市中,一代又一代廣西人民經過努力将廣西文化發光大,同時廣西在不同時代湧現出的名人也對廣西文化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盤點廣西有哪些曆史名人吧。
石濤
石濤原姓朱,名若極,小字阿長,号大滌子、清湘野人等,晚号瞎尊者,自稱苦瓜和尚、濟山僧、石道人。石濤是其常用号。祖籍廣西桂林(一說安徽鳳陽),僧籍全州。當和尚後法名超濟、原濟,亦作元濟。朱若極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後裔第二代靖江王朱贊儀的第十世孫。留下了無數精勁秀逸之緻、奇氣異彩橫溢的作品,以獨樹一幟的藝術風格深深地影響着後世的畫風。
馮子材
馮子材,晚清抗法名将。字南幹,号萃亭,漢族,廣西欽州人。鹹豐間從向榮、張國梁鎮壓太平軍,同治間累擢廣西提督,中法戰起,起用為廣西關外軍務幫辦,大敗法軍于鎮南關,攻克文淵、諒山,重創法軍司令尼格裡,授雲南提督。甲午戰争間奉調駐守鎮江,官終貴州提督。治軍四十餘年,寒素如故。卒谥勇毅。
楊秀清
楊秀清中國太平天國的領袖和軍事統帥。廣西桂平人。少孤,家貧,未曾讀書,但富權謀。道光二十六年,參加拜上帝會,與洪秀全等密謀革命。金田起義之初,秀清即主軍事,頒立軍制,制訂營規,号令嚴整,賞罰分明。
曹唐
曹唐,唐代詩人。字堯賓。桂州(今廣西桂林)人。生卒年不詳。初為道士,後舉進士不第。鹹通中,為使府從事。曹唐以遊仙詩着稱,其七律《劉晨阮肇遊天台》、《織女懷牽牛》、《蕭史攜弄玉上升》等17首,世稱大遊仙詩。《唐才子傳》稱他作《大遊仙詩》50篇,則當有遺佚。
曹邺
曹邺,唐代詩人。字業之,一作邺之。桂林陽朔(今屬廣西)人。大中四年進士。曾為天平節度使掌-。遷太常博士,曆祠部、吏部郎中,仕至洋州刺史。曹邺和于□、劉駕等在創作中都緻力于古詩和樂府,反對當時拘守聲律和輕浮豔麗的詩風。他的詩廣泛反映社會現實和人民疾苦。
郭幹晖
郭幹晖,北海人。工畫鸷鳥雜禽,疏篁槁木,格律老勁,巧變鋒出,臨古未見其比。有《秋郊鷹雉》并《逐禽鹞子》、《架上鹞子》等圖傳于世。
蕭朝貴
蕭朝貴本生父蔣萬興,給蕭玉勝為子。蔣萬興桂平縣平在山人。蕭玉勝武宣縣人,遷到桂平縣平在山下古棚村居住。朝貴妻楊宣嬌。宣嬌本姓黃,父黃權政。據說宣嬌與楊秀清認為兄妹故改姓楊。由於洪秀全等稱奉天命下凡,稱上帝為天父,耶稣為天兄,洪秀全稱天父第二子,馮雲山稱天父第三子,楊秀清稱天父第四子,韋昌輝稱天父第五子,楊宣嬌稱天父第六女,石在開稱天父第七子,朝貴稱帝婿,故洪秀全稱朝貴為妹夫。
岑春煊
岑春煊,字雲階,廣西西林人,清末民初中國政治家。岑春煊出身官宦世家,其父岑毓英曾任雲貴總督。少年時放蕩不羁,與瑞澄、勞子喬并稱「京城三惡少」。光緒五年,捐官主事,十一年中舉人,任候任郎中。父死後,蔭賞太仆寺少卿,正四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