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個體的差異,每個人艾灸後産生的反應也不盡相同。根據艾灸臨床的經驗,歸納整理了以下幾大類的常見問題。
一、艾灸後上火,表現為口幹舌燥、牙龈紅腫、頭暈,咽痛等等,秋冬季艾灸更為易于上火。産生上火的原因大概有,一是艾灸激發了人體的陽氣,灸後體内陰陽暫時被打破,陽氣上延,即表現為上火的症狀,一般為正常現象;二是艾灸的時間過長也會産生上火的現象。劣質的艾條,也可以緻上火現象。故,在艾灸過程中,我們适當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适當控制艾灸的火力和時間。火力控制就是控制艾灸的壯數和艾灸的方式(直接灸、間接灸、溫和灸等),重病、慢性病多用重火力,直接灸的方式,見效快,且效果持久;保健灸或輕微的疾病多用溫和灸。根據自身體質及病竈的深淺,選擇适當的灸具、火力,靈活掌握艾灸的時間。
3、灸後多喝溫開水。艾灸可加速新陳代謝和體液循環,補充适當的水分很重要,以溫開水為宜。
4、若有上火的感覺,可以灸下湧泉或泡腳,可以引火下行。或是根據上火現象,判斷為哪條經上火,再艾灸此經絡上的荥穴。
5、艾灸時,注意适當休息,調整生活作息,以清淡飲食為宜。
6、上火比較嚴重的,可以稍停灸一二天,待平複後再進行艾灸。上火不是很嚴重的,可以繼續進行艾灸,通常再灸1~2天,上火現象也就自愈了。
二、艾灸後産生水汽,水泡、膿泡,這些都是身體向外排邪所緻,這種現象不必擔心,皮雖破了,但艾灸的效果卻更好。泡破邪出,說明灸的有效果了。古時人艾灸,追求的就是有灸瘡産生。水泡較小的,可以不用處理,待其自行複原。水泡較大,可以用針刺破,塗些紫藥水防止其感染即可,且不可将泡皮剪除。同時也可以在灸瘡上每天敷艾灸膏,促進膿的産生,增強灸效。灸傷一般不用包紮。在灸瘡痊愈之前瘡處可能不斷有水/膿排除(正常現象,不要緊張),痊愈時間因人而異,一般一個星期到兩個星期之間。
三、灸時、灸後皮膚奇癢,開始灸出現這種情況說明寒邪在體表,有的是灸了一段時間出現的說明寒邪比較深,都是灸的有效果的表現,堅持灸即可緩解。
四、皮膚灸出花斑或紅點,花斑的皮膚會紅一塊白一塊,紅點的可能帶有癢的感覺。花斑的多見些,為體内寒濕重所緻,通常灸一段時間後都會消失,消失的同時,體質大都能感覺到改善。紅點,大多是體内寒濕過重,大都是灸一段時間後才出的,出紅點後,不易用随身灸來灸,需要煙力直接些的灸法,大都會逐步緩解。
五、灸後失眠或嗜睡,灸後失眠大多出現在艾灸的某個時段,大多是寒邪外排所緻,有的會一宿不眠,說不出的難受,不過過後,大都能感覺的已有問題的好轉。這種現象大多在第一次艾灸後比較多。灸後嗜睡比較常見,灸後陰陽重新建立,體内正氣和邪氣會互相鬥争,而睡眠可以提供一個很好的戰場,有助于身體恢複,此時注意适當休息。
六、灸後身體某個部位冒涼風,以腳心、腿上多見,也有頭部的等,此為寒邪外排,說明灸的有效果了,堅持灸即可,大都可以緩解。
七、灸後便秘,這也是上火的一種表現。按上火的處理方法即可,注意多喝水。同時可以加灸天樞、大腸俞來調理;灸時、灸後打嗝、放屁增多。艾灸調理人體,将體内邪氣(濁氣)向外排。堅持灸,你就能明顯的感覺身體的變化。
八、灸後經期延長或量少,此種情況多發生在艾灸初期,可以适當減少火力和時間、多喝水,适應艾灸後,會逐步緩解。
九、灸後出現問題加重,腰腿有問題的越灸越感覺腰酸腿疼,或是婦科越灸肚子越疼等,此在中醫範疇兼為排病反應,灸前人體正邪處于一個暫态的平衡,通過艾灸激發了人體的正氣。正氣和邪氣,在人體這個戰場上開始戰鬥,所以會有病态情況表現出來。此時需要堅持灸,不然會功虧一篑。
十、灸時有通竄的感覺,有的灸腰,會感覺到熱氣下行的腿上甚至腳心或腹部等,此為灸的通竄,針有針感灸宜有灸感,因人而異。灸感所到之處,就是病竈所在之地。比如說,我們治療胃的,灸足三裡,但灸感卻到小腹處,到不了胃。這說明小腹處經絡阻塞,要将小腹處的經絡打通後,灸感才能直達胃。艾灸的重點,就是産生灸感。所以我們的艾灸時,專心一點。不宜邊做雜事,邊艾灸。
掌握這些常見的艾灸不良反應及處理方法,能夠幫助大家更好的用艾灸調理身體,放心、正确的艾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