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和喜歡的人第一次面對面很尴尬

和喜歡的人第一次面對面很尴尬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04 09:36:00

和喜歡的人第一次面對面很尴尬(第一次見面就被喜歡的人)1

和喜歡的人第一次面對面很尴尬(第一次見面就被喜歡的人)2

社交中的第一印象有多重要,我就不展開說了,衆所周知的首因效應,一開始不喜歡的人很難“黑轉粉”。

但絕大多數的社交場合,你們剛認識,互相都不怎麼了解,太刻意地去展示自己,迎合對方,總會搞得大家都别扭。

我結合一本叫做《第一印象心理學》的書,幫大家從底層邏輯到具體方法,一次把這個話題說透。

和喜歡的人第一次面對面很尴尬(第一次見面就被喜歡的人)3

好的第一印象到底是什麼?

換句話說,我們為什麼會對一個還不熟悉的人産生好印象?

說個最底層的邏輯,人性利己,你對一個人印象好,一定是他至少有意無意地,給了你某些好處。

比如大家都能get到的,我們對帥哥美女的第一印象一般都不會差,因為“高顔值”本來就會讓我們賞心悅目。

帥哥美女什麼都不做,已經給我們提供了一定的好處。

但假設一下,你看到一個大帥哥正在虐待小動物,你還會對他印象好嗎?

恐怕就不會了,因為這個人的行為給你帶來的恐懼和厭惡,已經遠遠超過了他的外形給你帶來的愉悅感。

照這麼說,所謂的“我對某個人印象好”,可以近似地理解成“我感受到這個人給我帶來了某些好處”。

好的第一印象,本質上就是盡可能地展現出利他性

所以很多社交小技巧會說剛到新公司可以給同事帶點小零食,初次相親約會要好好打扮自己,男人要積極主動買單等等。

其實背後的邏輯都是相通的,做利他的行為,讓别人第一眼更喜歡你。

隻是這些方法太瑣碎了,如果真要列舉寫個二三十條都寫不完,我們還是透過表象,直接總結本質:

我們在社交裡面,到底需要什麼樣的“好處”?

和喜歡的人第一次面對面很尴尬(第一次見面就被喜歡的人)4

《第一印象心理學》的作者,把我們在社交中尋求的好處,歸納成了4點。

欣賞。

我理解的欣賞是雙向的。

比如我看到一個美女,我欣賞她的外表,這是她帶給我的社交好處,而我主動去贊美她,表達我對她的欣賞,這也是我帶給她的社交好處。

共同點。

這不需要過多解釋了,兩個人有共同的興趣愛好,相投的三觀,這一定會快速拉近距離,産生“聊得來”的感覺。

這種感覺,也是非常重要的社交好處。

鼓舞。

我更願意把這個詞翻譯成“興趣”——你對一個人表現出興趣,對他的話題表現出好奇心和傾聽的欲望,也能給他提供社交好處。

這像是我聽過一句話,說什麼樣的人最受歡迎?

他不一定是最博學,最有趣的,但你跟他在一起的時候,會覺得你自己是最博學,最有趣的。因為不管你說什麼,他都會很樂意地去聽,及時給你正面反饋。

這樣的人,你一定會喜歡和他相處。

啟發。

做到這一點稍微有點門檻,也就是在你們打交道的時候,你能給對方提供一些他沒有想到的角度,表達他不知道的信息。

他有所收獲,也就得到了好處。

而最最關鍵的是,這4種社交好處都有個大前提,我們要站在對方的角度,時刻關心對方的感覺。

他認為自己被欣賞了,認為自己得到了啟發,才能算是我們真的提供了這個好處,而不是單方面自high。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我和一個美女初次見面,我誇她真漂亮,這句話基本是不存在歧義的,我表達了欣賞,她也接收到了欣賞。

我們彼此的第一印象通常都不會太壞。

但如果我和她初次見面,我誇她胸真大,可能我也覺得這是欣賞,但她接收到的感覺,多半會是冒犯和騷擾。

那我就沒有提供社交好處,反而是傷害了人家,她對我的第一印象一定是個臭流氓。

和喜歡的人第一次面對面很尴尬(第一次見面就被喜歡的人)5

到這裡,其實方法已經出來了——

如何給别人好的第一印象?

時刻關注對方的感受,在别人願意接受的基礎上,給他提供包括欣賞,共同點,鼓舞和啟發在内的社交好處。

我們也不需要再去羅列各種瑣碎的具體做法,隻需要在社交中時常問問自己,我關注對方的感受了嗎?

我做這件事,說這句話,給他提供了什麼好處?

如果你依然覺得這太抽象了,那我們再繼續場景化。

在社交中,是什麼構成了我們給别人的“印象”?

常見的幾個方面:

靜态外形。

包括長相,身材,穿着打扮。

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去見重要的人還是要打扮得體一點,一方面更容易讓别人欣賞你,另一方面也是表達了我們對對方的重視,屬于“鼓舞”的這部分。

除此之外,靜态外形也可以制造共同點。

這一點在小衆圈子裡尤其常見,喜歡穿漢服的女生在街上看到“同袍”,往往會特别親切。

哪怕這兩個人素未謀面,就憑一件衣服,第一印象已經很不錯了。

動态外形。

包括行為舉止,儀态,肢體語言等等。

最直觀的,如果你不知道怎麼和人親近,那就盡量多微笑,而且是注視着别人的眼睛,真誠地微笑。

這是最好用的肢體語言,能準确無誤地給對方傳達出欣賞和鼓舞。

主動握手,禮節性的擁抱,适當地靠近對方……也都能起到類似的效果。

自我表達。

又名說話的藝術。

我們常說某個人“會說話”,看起來這三個字特别玄學,什麼叫會說話?

其實用前面提到的社交好處來解釋,就沒那麼複雜了,會說話,就是通過語言來表達欣賞,共同點,鼓舞和啟發,從而給别人更多的社交好處。

我還有個不成熟的小建議:

如果有同學覺得自己真的很不會說話,經常不小心就惹到别人,或許可以試着先從少說多聽做起。

盡量把表達的機會留給對方,你可以多傾聽,多肯定和贊賞别人。

如果對方剛好也聊到了你喜歡的話題,你也可以就着你們的共同點多聊幾句——在大多數社交場合,這已經算是“會說話”的合格表現了。

情境。

同一個人,處在不同的環境裡也會給人留下不同的印象。

比如大多數人本能地覺得,在大學圖書館認識的人比在夜店認識的更可靠(無論男女),說穿了,我們更容易欣賞去圖書館的人,超過去夜店的。

但換個角度,夜店這個情境有沒有一點好處呢?

也不好說。

如果你喜歡泡夜店,他也喜歡,你們在夜店的情境下認識,或許可以增加一些共同點。

或者如果一個女生初次去夜店,被人調戲不知所措的時候,有個男人替她解圍,還教她怎麼在這種場合保護自己,那這個女生也有可能會欣賞他,因為男人給她帶來了某種新的“啟發”。

反過來說,女生認真聽男人講話的樣子,同樣是給男人的“鼓舞”。

這種特殊情況,即使是在夜店認識的人,也有可能帶來好的第一印象。

和喜歡的人第一次面對面很尴尬(第一次見面就被喜歡的人)6

最後再提供一點亡羊補牢的小技巧:

假設因為種種原因,已經給别人留下了不太好的第一印象,還有沒有搶救的機會?

說實話稍微有點難,畢竟你給了别人一個刻闆認知,要讓别人改變想法,等于是要他否定自己原本的認知,誰都不願意承認自己錯了。

更可能由于第一印象不好,都沒有再打交道的機會了……

一定要說的話,就是做好兩件事。

首先,誠懇認錯,表達歉意。

直接告訴别人你知道自己錯了,傷害到了對方,以後一定會多注意,這會有利于為你争取到“刷新印象”的機會。

舉個常見的例子,你第一次和喜歡的人約會,遲到了半個多小時。

你馬上誠懇道歉,說今天沒有安排好時間,讓人家等了你這麼久實在很不應該,下次見面一定提前到。

這句話的等于是給對方傳達了幾個信息:

你認同遲到是錯誤的,所以你隻是偶然地犯了錯,不是一個習慣性遲到的人,也不是不重視對方。

你保證下次不再遲到,也會讓對方對你之後的表現有所期待。

更重要的是,持續性地用新的印象來覆蓋舊的。

俗稱“讓時間說話”。

我們都知道第一印象很重要,是因為首因效應,人們總是很容易記住最初發生的事。

但與之相對的還有一個“近因效應”,人們也會記住最近發生的事。

當“最初”和“最近”不那麼一緻的時候,人們更容易相信哪個?

這往往就取決于時間。

還是用約會遲到來舉例子,如果你們總共約會了三次,第一次你遲到了,後面兩次很準時,恐怕大多數人還是更容易記住你第一次遲到的事。

因為時間還不夠長。

但如果你們已經交往了小半年,你隻有第一次遲到,之後每次都準時,那麼大多數人一定會更傾向于認為,你其實是很守時,很重視約會的人,第一次遲到應該隻是個意外。

最次别人也會想,人是會變的,你已經從不守時變成了守時。

這都屬于成功扭轉第一印象的做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