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的主要功能是為人類提供一個休憩場所,但絕非僅僅提供休憩空間,除此之外還有門道、廚房、廳堂、儲藏室等,有的還有寵物飼養區域,或由三四間功能相同的房屋聯通組成套間。
住宅實際上是由多個不同功能房間組成的集合體,住宅多功能化的形成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早期。到新石器時代晚期,龍山文化遺址中已普遍存在各種功能均比較完善的住宅,既有單體式的家庭住宅、也有家族聚居的大型連體住宅。
新石器時代住宅多功能化定型對中國建築的風格、單體建築文化和人居關系均有深遠的影響,時至今日仍能在民間住宅設計、建造中找到同樣的形制。
現代住宅平面設計圖
史前住宅形成與發展中國北方地區自舊石器時代人類就開始尋找自然洞穴作為住所,在洞穴中居住既能躲避嚴寒、又能躲避野獸侵襲,如北京猿人(距今約70萬年)居住在周口店的一個山洞裡,藍田猿人(距今約110萬年)居住陝西省藍田縣公王嶺山洞中,可以說這些洞穴就是原始人最早的居所,僅具有休憩功能。
北京猿人
進入新石器時代後原始人開始模拟動物挖掘洞穴,在土坡、斷崖上開挖洞穴進行居住,穴居建築由此産生,随後發展出半穴居、地面建築。其中半地穴和地面建築時期是住宅功能化發展的重要時期,大叉手屋架、木骨泥牆、栽柱暗礎、擎檐立柱、榫卯結構等建築技術在這一時期出現,這為房屋形制變化提供了技術基礎。
與此同時,一些非居住性建築也得到發展,如窖穴、牲畜圈、壕溝、垣牆等,這些具有特殊功能的建築也逐步與住宅融合,擴展了住宅的功能。
住宅多功能化的演變與原因住宅多功能化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漫長的曆史時期逐步形成的,既有建築本體某一部位自身演變、也有直接融合其它功能性建築而形成的。
一、僅有休憩空間的住宅
在仰韶時期以前北方地區建築多為半地穴式,這些房屋内沒有任何設施,僅在室外發現有臨時用火形成的竈坑且數量極少,顯然與房屋沒有必然聯系,這表明房屋僅具有休憩的功能。
僅有休憩空間的半地穴房屋
這一時期住宅僅具有休憩功能的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新石器時代早期農業處于原始階段,先民食物主要是采集的野果偶爾食用捕獵到的動物,故此不需要長期燒烤食物,沒必要在屋内修築獨立的竈坑、火塘;二是生産力不發達,原始人以群居、群體勞動為主,實行野外聚餐故此沒必要在屋内進行生産、生活。住宅僅有容身的空間來滿足夜間休憩即可。
二、門廳過道與竈坑的産生
新石器時代中期,仰韶文化早期的房屋基址多呈“凸”字形,這表明“門廳過道”已經産生。“門廳過道”是在門的基礎上發展而來,新石器時代早期在穴居建築已經有門,僅是一個枝條與茅草編制的蓋狀物用來遮風擋雨。發展到半地穴式房屋仍然如此,這種門的遮擋作用很弱,在雨大時經常發生雨水倒灌入房的情況,為防止雨水倒灌房門位置逐漸前移、升高,有的還修築有門檻,故此形成門廳過道使房屋呈現“凸”字形狀。
竈坑在屋子前半部
除此之外,此時半地穴房屋面積較大,可以為原始人生産與生活提供空間,竈坑移動便移動到房屋内,竈坑最初位于房屋前部或靠前位置,一方面為了方便排煙同時也利于直接加熱門口吹入的冷風,由此可見此時竈坑的主要是為屋内供熱,炊煮功能次之。如西陰遺址半地穴式長方形房屋竈坑旁邊發現泥質紅陶缽、夾砂罐等器物,有力的證明此時住宅已經基本産生了生活區域和休憩區域的劃分。
三、“前堂後寝”格局出現
仰韶文化中晚期,随着建築技術提高房屋面積有所擴大,簡單的、臨時性的竈坑演變為固定的火塘,火塘逐漸移動到房屋中間位置,在火塘遺迹旁邊常常發現生産、生活用具,說明火塘主要用于炊煮食物,家庭式的屋内獨立飲食習慣正式确立。
因為人們經常在火塘周邊活動,所以休憩區域逐步轉移到房屋後部或一角,為方便休憩一般使用夯砸、炙烤使地面硬化,或鋪置茅草隔墊,有的還設置有土床,住宅“前堂後寝”的格局便出現了。
“前堂後寝”格局出現
四、儲糧窖穴遷移入住宅内
窖穴是一種專門用于儲存物品的建築,在新石器時代早期已經出現,大多數用于儲存糧食,也有儲存生産工具或棄置生活垃圾。新石器時代中期仰韶文化遺址中曾發現大量獨立的窖穴,均位于建築之外,由此可以推知這些窖穴均公共建築,裡面儲存的糧食或生産工具也是全氏族共有的公共财産,在日常生産、生活中每家每戶按需所取,不存在偷盜情況。
帶窖穴的半地穴建築
但是到新石器時代晚期農業生産發展迅速,貧富差距逐漸拉大,在龍山文化早期糧食與生産工具逐漸固定為私人用品,偷盜、搶奪現象時有發生,位于住宅之外的窖穴常遭盜竊,這促使窖穴開始向住宅内部轉移。如夏縣西陰遺址住宅内部普遍發現有袋裝儲存窖穴存在,有的直接在地下埋入大口甕、大口缸,頂部有蓋,具有一定的防盜功能。
五、套間、連體住宅出現
套間、連體住宅可以看作是住宅功能化的一個更高級别。從仰韶文化晚期到龍山文化晚期随着生産力發展,父系氏族社會逐步取代母系氏族社會,家庭之間、部落之間、個人之間貧富差距迅速拉大,這一時期半地穴式、地面式和窯洞式房址同時存在,半地穴式是其中的主流;不過無論是哪一種房址,其中心位置均精心布置方形火塘,反映了當時生産力的提高和食物的豐富。
套間房屋遺址
為适應父系家庭的生活,套間、聯排房這種住宅形式應運而生。套間大體分為兩室和三室兩種,如馬家窯馬廠類型和龍山文化中發現的套間房屋遺址,各室内部之間有門相通,通常一棟建築隻有一門通往室外,是一夫一妻單偶婚的居住方式;聯排房則由多個大小形狀基本一緻的房屋組成、或者由一個長方形大房子分割而成,每間房屋均向外開門且門向一緻,屬于父系氏族或宗族的居住方式。
住宅多功能化對後世的影響新石器時代房屋多功能化對後世影響深遠。首先,門廳過道的形成不僅有利于遮風擋雨還有助于保護隐私,使住宅内形成一個完整封閉的私人空間,明清宅院中出現的“影壁牆”可以說是巅峰極緻之作。随着家庭獨立生活成為社會趨勢門廳過道的重要性越發重要,衍生出中華傳統禮儀文化,客人在門廳過道中更衣脫帽以表示對主人的尊敬,臣子在宮殿門道要提前整理衣冠以示對君王的尊敬。
其次,新石器時代中期形成生産生活區位于前部、休憩區域位于房屋後部這一“前堂後室”的建築格局後,無論是宮殿建築“前朝後寝”還是民居建築“前堂後室”均遵循該準則,房屋後部最終成為住宅中主人所住的“上位”,使中國人形成禮讓為先、内斂含蓄的民俗傳統。
最後,套間和連體房屋發展成凝聚全族精神的建築物,至今在一些鄉村中仍盛行共住一屋的風俗習慣,如客家土樓建築,這增強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
客家土樓建築
住宅實際上是由多個不同功能房間(空間)組成的集合體,最初僅有休憩功能,到新石器時代随社會發展逐漸多功能化,按時間順序來看,門廳過道是最先形成的,而固定形式的火塘促使生産生活區域與休憩區域分離,後來為避免私人物品遭到偷竊窖穴移入屋内。最終在新石器中期晚段形成包括門廳過道、生活空間、休憩區域、炊煮區域、儲糧窖穴等完整的多功能住宅。
新石器時代房屋多功能化對後世影響深遠,門廳過道的形成不僅有利于遮風擋雨還有助于保護隐私,使住宅内形成一個完整封閉的私人空間,房屋後部最終成為住宅中主人所住的“上位”,使中國人形成禮讓為先、内斂含蓄的民俗傳統。套間和連體房屋發展成凝聚民族精神的建築物,增強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