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山西戲曲史上的“活化石”-山西梆子

山西戲曲史上的“活化石”-山西梆子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0 09:47:01

  山西梆子是漢族的地方戲曲,也是山西有名的戲劇。在進過長久的傳承及改善,山西梆子已經被申請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在發展過程中,它保留了蒲州梆子慷慨激昂的藝術特色。同時又形成了細膩婉轉的抒情風格。

  對于山西文化中的山西梆子你了解多少呢?下面和小編一起看看更多關于山西梆子的介紹吧。

  中路群衆,尤其是富商們來說倍感失望,于是少數人便開始邀請賦閑文人、票友以及秧歌、皮影藝人等,組織研讨班子,拟創立自己的劇種。到了鹹豐中後期,經過衆多班子的努力研讨,終于在繼承蒲梆音韻和鑼鼓經點的基礎上,結合中路秧歌等的唱腔特點,初步形成了中路梆子的雛形班社,并開始試點演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榆次黑店班和祁縣三慶班,參加藝人,除了滞留的蒲梆藝人、秧歌及皮影藝人外,還有吹鼓手、店員、礦工、票友。

  到了同治初年,山西社會秩序好轉。新型中路梆子的出現,也受到了更多富商财主們的青睐。于是先後成立了上、下聚梨園班、四喜班、四興班、四慶班等班社,在演出實踐中,互相學習,不斷改進,使唱腔及文武場面日趨完善;又學習外地劇種管理班社的經驗,使戲班逐步走向了正規化。戲班人員,除文武場保留中路籍藝人外,其他演員大都以高薪從蒲州聘來,所以民間有:祁太镏子,蒲州丸子"的諺語。戲班不屬商業性質,盈虧全由班主自負。隻是每到一處,将木制的、标有某某縣某某财主所承戲班名稱的虎牌立在前台,以示誇耀,還要在後台粉壁牆上題筆留名。這些舞台題筆内容廣泛,成為今天研究晉劇發展史的金石之證。

  随着中路梆子的日益定型,引起了中小财主和中等商人的承班興趣。他們也從蒲州請來藝人或招來兒童,成立科班。至同治末年,中路梆子班社已在山西中路、以至北路少數州縣初具規模。藝人的精湛表演,給觀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晉中仍有"四喜班,是好戲,秃紅、吐醜、蓋陝西。人參娃娃、大嘴醜,後邊跟的一杆旗等戲諺流傳。

  光緒十年後,中路梆子再次興起,出現了中路藝人演中路戲的新氣象,使舊日那種蒲梆藝人演中路戲的局面開始改變。從光緒十五年後到清末中路梆子進入一個輝煌時期。演出活動有廟會戲、集市戲、踩台戲、開光戲、商行戲、開市戲、求神戲、還願戲、祭祀戲、婚喪壽慶戲及官戲等。一般村莊,每年也唱戲一台;大型集鎮,每年多達5-10台,中路梆子已成為中路人民群衆喜聞樂見的主要劇種了,而且它也随中路商人遠足張家口、包頭、歸化等地,與當地劇種競獻技。中路梆子在發展過程中,由于地域關系,吸收民間藝術等成份的不同,在表演程式、演唱風格,前場經譜上形成了三大流派,即以太原府轄縣的上路班;汾州府轄縣的下路班;平定、遼州所轄縣的東四處班而區分。直到解放後上述三者的較小差異,合為一體。

  中路梆子走向極盛之後,江南絲竹班、京都花腔班等基本退出了中路舞台,隻有蒲梆偶爾還來,已勢頭大減。辛亥革命後,中路各縣一度動蕩不安,有錢有勢者大都采取回避觀望态度。因此,中路梆子的承班人多改為前清衙門、镖局遺老等人充任。同時中路籍藝人隊伍也已成長壯大,蒲梆藝人中除定居者外,其餘已不再來中路搭班了。民國5-19年(1916-1930),山西局勢相對穩定,中路梆子又進入第二個輝煌時期。

  進入八十年代,政府号召振興晉劇,各級劇團相繼調整了班子,充實了演員,添置了行頭,整理了舊戲,趕排了新戲,有的還晉劇表演與當前流行的輕音樂等文藝形式結合起來,增強了晉劇的演出效果。同時也湧現出宋轉轉、史佳花、崔建華、李天喜、王曉萍、王二慶、栗桂蓮、孫紅麗等藝術新秀。恢複和新編了《下河東》、《十五貫》、《玉蟬淚》、《卧虎令》、《伐子都》、《吳王劍》、《三下桃園》等劇目,并多次彙集省城調演評比,甚至有的還到北京獻藝。另外有少數人獲得了晉劇表演藝術家的光榮稱号,有的獲得了中國戲劇梅花獎,有的晉升為一、二級演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