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極具地域特色的枝江民間吹打樂

極具地域特色的枝江民間吹打樂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5 04:47:11

  有節慶的日子少不了要好好慶祝一番,吹打樂就是其中一種慶祝的手段,這是一種擊和吹為主要樂器的音樂形式。湖北這片悠久曆史的大地上早在六千多年前就開始使用打擊樂器。經過歲月的交融,逐漸形成這一個地域特色的湖南文化。

  吹打樂顧名思義就是吹管樂器與打擊樂器合奏的音樂。在民間流行的吹打樂中,吹的部分除了吹管樂器以外,還常用拉弦和彈弦樂器,因此民間藝人把吹打樂細分為“粗吹鑼鼓”和“細吹鑼鼓”兩種:粗吹鑼鼓又稱粗十番。指用唢呐、管子等吹管樂器和“大鑼大鼓”合奏的形式;細吹鑼鼓又稱細十番或絲竹鑼鼓。指由絲竹樂器和打擊樂器合奏的形式。

  關于吹打樂的曆史可推溯至漢代初年的鼓吹樂。具體說來,鼓吹樂是從漢代發展起來的一種以擊樂器和吹樂器為主的音樂形式,起源于北方遊牧民族。鼓吹樂經過一個時期的發展後,按所用樂器和使用場合的不同演變為鼓吹和橫吹兩類:鼓吹是指專為儀仗隊在行進中使用,以排箫和笳為主要樂器;橫吹則以鼓和角為主要樂器,作軍中人使用在馬上演奏。

  在枝江市關廟山原始村落遺址出土的“陶鼓”、“搖鈴”等大量民間打擊樂器來看,長江流域古人類在六千年前已有民間吹打樂。枝江問安一帶的“關廟山人”早已發明了“陶鼓”、“搖鈴”等打擊樂器,陶制搖鈴外型及原理如同現在的“砂錘”。

  流傳下來的樂譜顯示,枝江一帶民間吹打既有鄂西地區節奏鮮明,粗擴豪放的特點,又有江漢平原韻律優美、曲調流暢的特征。進入90年代,枝江民間吹打樂開始吸收西洋管樂擊器的優點,并嘗試與西洋管樂器合奏,氣勢恢宏,音色明亮,增強了民間吹打樂的生命力。

  枝江民間吹打樂經過多年的發展演變,已形成了一種普遍、實用、極具地域特色的演奏風俗。它主要在民間的婚喪嫁娶及各種慶典、勞動和歲時節慶活動中演奏,以配合舞蹈等民間藝術形式。

  枝江民間吹打樂分為由打擊樂器組合進行演奏的“粗樂”和在打擊樂器演奏中雜夾唢呐、笛子、二胡、京胡等吹奏、絲弦樂器的“細樂”,粗樂又稱武場,細樂又稱文場。依技藝流派,枝江民間吹打樂分為上河(又稱荊河)和下河兩派;按地域則分為南河和北河兩路。

  枝江民間吹打樂講究十樣“家業”(樂器)的完整組合,同時吸納枝江本地山歌、田歌、五句子、小調等民間音樂元素,形成了“十番鼓”的技術種類和風格,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

  枝江民間吹打樂經過幾起幾落的發展曆程,雖幾度處于瀕危,但在地方政府及文化部門的努力下,得到了較好的傳承和保護,成為鄂西南地區民間音樂藝術的一朵奇葩。2000年,枝江市被文化部正式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民間吹打樂之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