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府文化帶來的是廣府文化特色,在節日習俗上,既有對中原傳統文化的傳承,又有其地方的特色的節俗婚嫁,廣州的飲食文化享譽海内外的飲食風俗又有怎樣的特色呢?戲曲音樂的特色呢?還有美術工藝上的特色?
文化特色
節俗婚嫁
在節日習俗上,既有對中原傳統文化的傳承,又有其地方的特色。在廣州,有除夕花市。南漢時就已有之,到19世紀中葉,花市例定在除夕前幾天舉行,花木湧入城市,十裡長街,市民結伴“行花街”,熱鬧非凡,至今越辦越旺,發展到珠江三角洲的許多城市都有此俗。
番禺的飄色遊藝活動,珠江三角洲各地的生菜會(取發财之諧音)、波羅誕、鄭仙誕、金花誕、何仙姑誕、日娘誕、盤古王母誕、魚花誕、田了節、龍母誕等,内容多與祭祀本地神仙以及發财緻富、出航平安等主題有關。
反映了廣東風俗文化的深層結構的品格。婚姻習俗上,舊時既接受了漢族的封建婚姻制度,在廣州及珠江三角洲城鄉,還存在不落夫家和自梳女的風俗,前者保留古越族遺風,女子出嫁後,除了年節、慶賀、吊唁等紅白喜事以外,一般不回娘家,而長住夫家。
後者是一些女子為了獨立謀生和擺脫封建婚姻的束縛而宣布自梳,終生不嫁。這種婚俗,既是古老婚俗的變異,又具有個性解放的色彩。建國後。
飲食風俗
廣州的飲食文化享譽海内外。粵菜是我國的四大菜系之一,其特點是善于在模仿中創新,用料廣博,選料珍奇,配料精巧,做工考究,講究“镬氣”,注重形象,品種繁多,五味俱全,濃淡适宜。粵菜善于博采衆長,根據廣州的氣候、物産條件進行改造,體現了嶺南文化融通善變的韻味。
粵菜中,飛禽走獸、山珍海味、野菜山花,皆可入肴,着名的“龍虎鬥”、“菊花三蛇羹”、“上湯焖禾花雀”、“紅燒果子狸”、“瓦缽炖禾蟲”、“開煲狗肉”、“粗鹽焗乳鴿”,成為公認的美味佳肴。雞的菜款既多又可口,更顯粵菜的制作功夫。
廣式飲菜,興起于19世紀末的廣州,至20世紀二三十年代大衆化茶樓興起,漸而蔚成風習,擴展至珠江三角洲城鎮及西、北江流域沿江城鎮。茶樓的點心精美而又豐富,常見的如蛋撻、蛋盞、蛋散、幹蒸、燒買以及各類粥品。改革開放以後,引進許多西點,使食品更為新潮、精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