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在泉州文化中流傳也已經有了一千多年的曆史。而且道教文化在對泉州社會産生了十分重大的影響。從小孩出生,結婚,生孩子,做壽,喪事等等都得跟道教打交道。而且泉州的地方戲曲,民間文學等等也深受道教的影響,一起來看看泉州道教文化的曆史吧!
一、泉州早期的巫術傳說
據乾隆《泉州府志·方外》記載,早在秦漢之際,泉州就有隐者和方士巫術的活動。如泉州城北清源山有大道岩,别稱芭蕉古洞。相傳秦時泉州有一個叫大道的人,修真于清源山芭蕉洞,後人據此傳說,在芭蕉洞供奉大道,稱其地為大道岩。又傳秦時的高人道淵,結茅惠安萬歲峰,自此白雲常覆蓋山頂,幫稱白雲岩。
據五代徐铉撰《稽神錄》載,漢代泉州有一個善禁祝巫術的人叫陳寨,為人治病多愈。時有一個漳州人叫蘇猛,其子病狂,人莫能治,乃往請陳寨。于是設壇廳中,劈蘇氏子,取出心髒懸于東壁,然為家犬所食。
陳寨急于出門而去,頃刻,手提心髒入廳,塞入蘇氏之腹,其腹遂合無恙。蘇氏子醒,但連聲高呼"遞鋪!遞鋪!"蘇氏家人見狀,莫知緣由。後來才知道是陳寨取驿吏之心而活蘇氏之子。以上兩個傳說,一為屍解成仙,一為方士巫術,其内容荒誕不經,但它反映了古代泉州道教流傳以前的方士巫術活動的情況。
二、西晉、南朝時泉州的道教
西晉太康年間(280-289年),在泉州府治南建置了該地最早的道教宮觀,稱白雲廟(玄妙觀的前身)。東晉末年,信奉五鬥米道的盧循農民軍敗退入番禺,控制晉安郡,時間長達一年多,道教在泉州的影響擴大。據乾隆《泉州府志·方外》記載,南朝的梁代時,泉州的惠安靈鹫山上,據傳有唐公、寶公、志公、化公和郎公等五個道士隐居,并在山石上刻符五道及鑿刻"五公山"三個大字。
三、唐朝泉州的道教
唐朝的最高統治者崇奉道教,奉老子為其祖先,所以泉州的道教得到地方官員的倡導,發展很快。唐朝中後期,北方戰亂較多,泉州地處東南海隅,受戰亂影響較少,社會相對穩定,經濟、文化發展較快,人口較多,為道教的傳播提供了重要的條件。
80年代中,在泉州東門外東嶽行宮附近,發出一座唐墓,其劵頂墓磚打印有"乾封二年(667年),刺史上柱國";另一面打印"武呂中平安大吉"。此類唐朝墓磚,抗戰期間莊為玑教授在泉州安溪縣城郊也有發一現。這是唐初泉州道教盛行的物證。
唐朝泉州興建的著名道觀,有原來的白雲廟于神龍元年(705年)改為中興觀,開元年間改名為隆興觀。據《八閩通志》載,泉州開元觀在極宮右,唐神龍初建,名龍興。開元年間(713-741年),改為開元觀。此外,還有城西南的金粟崇真觀和行春門外的紫極宮。
唐朝,泉州出現一批著名道士和著名道教學者,對道教在泉州的傳播起了推動作用。如道術精深的道士蔡如金修隐于清源山;道士鄭文叔修煉于晉江紫帽山;著名道士蔡明濬修煉于晉江靈源山,他和虹岩道士羅山甫及泉州名士歐陽詹等三人有合煉道術之雅号。
惠安縣著名道士吳崇嶽,入泉州龍興觀為道士,專攻收精煉氣道術,被朝廷賜号為"通元先生"還有南安縣高田山道士楊樵,精于道家的岐黃之術。著名的道教學者有唐鹹通年間(860-874年)流寓泉州的羅隐。
他流寓閩中,嘗遊晉江羅裳山和惠安螺山修真學道,其行蹤被人們附上神奇的浪漫色彩,編成《畫石馬》等故事廣為流傳。唐建初(780年),避亂入閩的詩人秦系,他蔔居泉州南安九日山右峰,彌年不出,精心緻力于《老子》一書箋注。鄉人為紀念他,号其山峰為"高士峰"。"高士峰"三個篆體大字,蒼勁古樸,今猶存焉。
四、五代泉州的道教
五代時閩王政權推崇佛教和道教。晉江王留從效、節度使陳洪進,既推崇佛教又倡導道教。他們親近道士,興建道教宮觀。五代末,留從效改建紫極宮于泉州城迎恩館之西庑,陳洪近則興建奉先觀。五代閩王王延昶拜著名道士、道教學者譚峭為師,并賜号為“金門羽客正一先生”。
南唐主則賜号譚峭為"紫霄真人"。乾隆《泉州府志·方外》載,譚峭,字景升,泉州晉江人,國子司業洙的兒子。博學能文,嗜好黃老之術,雲遊終南山、華山、岱山、諸名勝。拜嵩山道士為師,學得辟谷服炁之術。後居江西廬山栖隐洞。晚年回歸泉州本籍,修煉于北郊清源山紫澤洞。
譚峭為五代泉州著名道士,在全國道教史上亦占有重要的一席位置。他的道教著作《化書》流傳至今。
五、宋代泉州道教的興盛
宋代,泉州受北方戰亂影響較少,經濟、文化繼續發展。元祐二年(1087年)設置市舶司,海外貿易地位與廣州、明州同列。宋政權南渡,竭東南之财以支天下之全費,泉州的政治、經濟、文化地位急速上升,集儒、道、釋文化之大成的理學也十分盛行。泉州的道教經曆唐、五代時期的發展,至宋代進入儒、道、釋合一的新時期。
宋代,泉州興建或重修大批道教宮觀,僅方志上記載的就有天慶觀、廣孝觀、淨真觀、柏庭觀、碧虛觀、東嶽行宮、城隍廟、法石真武行宮,清源山純陽洞、北鬥殿和真君殿。還有惠安的崇真觀,安溪的通元觀和南安的徐道庵等。
宋代泉州出現不少著名的道士。他們或善書法,或精于岐黃,或有種種靈異而名聞于世。如精于琴法的天慶觀道士蘇紹成,朱熹前往拜訪,贈“廉靜”二字,且為其琴作銘。以清修道學著稱的天慶觀道士陳以文,慶元年間(1195-1200年)賜号守素沖虛大師。“頭戴通草花,行歌于市”的清源山純陽洞的裴道人,清源山天柱峰的道士林道和法石院的碧桃道人,都是當時著名的道士。
宋代,泉州道教學都博覽廣采道家經書,著書立說,對後世影響較大。如名宦呂惠卿(1032-1111年),泉州人,進士出身,累官參知政事,原為王安石新政的支持者,元豐元年(1078),向神宗皇帝上表章,并遞上所撰《道德真經傳》4卷,希冀作為治國之道。
曾慥,泉州晉江縣人。紹興十一年(1141年),擢太府正卿,總領湖、廣、江西财賦。紹興十七年(1147年),任虔州知州。他編纂巨著《道樞》,主張“學道以清淨為宗,内觀為本”。
宋代居住泉州的士大夫都很重視對道教諸神的崇奉,他們都借對道教神仙的祀奉來宣傳儒家思想,或為發展海外貿易服務。如嘉祐二年(1057年),侍郎趙涯創建烈廟(即以後的府城隍廟),以城隍廟與地方官陰陽互為表裡,治裡泉州。
嘉定、紹定間兩度知泉州的真德秀,多次寫《真武殿祝文》,到法石真武行宮祀道教玄天上帝,以祈消彌水患,保證農時。紹興二十二年(1152年),尚書張汝錫修建東嶽行宮,以祀道教四方神之一的東方青帝。
知州倪思很敬重天慶觀道士陳以文。理學家朱熹敬重道士蘇紹成。真武廟又成為宋代泉州“郡守望祭海神之所”,商人外出經商,企求神靈保佑,香火旺盛,從一個方面反映了宋代泉州海外貿易的發展。
六、元代泉州道教的繼續發展
元代,元太祖和元武宗均尊崇道教,經常賜封著名道士,所以元代泉州的道教也很興盛。《元典章》載,道士可免除差役,為元泉州道教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元典章·禮部》載,中央設宣政院、功德使司兩個衙門,專門管理“和尚先生”(包括僧人和道士)等各門宗教僧人,且在地方各路、府、州、縣設置下屬機構,稱僧錄司、僧正、都綱等,具體管理地方各門宗教。
皇慶二年(1313年),元廷又同意各處路、府、州、縣的寺觀,推舉“有德行,知佛法”的長老,由“衆和尚(包括道士)保舉”,經有司批準而季任為“僧官”,以處理寺廟宮觀内外事務。至元十八年(1218年),著名阿拉伯人後裔蒲壽庚,時膺任福建行省左丞,與受道學影響極深的兄長蒲壽,兩人“協力捐财”,重建清源純陽洞道、佛寺觀。
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蒲壽之孫蒲一卿與萬戶孫信齋,再次協力修繕清源山純陽洞道、佛寺觀,至今名留摩崖之上。元貞元年(1295年),改泉州天慶觀為玄妙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