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譜如何編修?當人到中年或退休以後,有了較強的曆史意識,思念過往,現代社會的個體化發展,鄉情的淡薄,也使老人們有了危機感,于是他們便想到了修家譜,然後修家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就退而求其次,想修一部小家譜,那麼小家譜應該包含哪些内容呢?,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家譜如何編修?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當人到中年或退休以後,有了較強的曆史意識,思念過往,現代社會的個體化發展,鄉情的淡薄,也使老人們有了危機感,于是他們便想到了修家譜,然後修家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就退而求其次,想修一部小家譜,那麼小家譜應該包含哪些内容呢?
一、姓氏源流考
可對文明起源、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對本姓氏的得姓始祖、血緣始祖等進行介紹,比如“陳”姓,首先簡要地介紹一下人類的文明,然後在介紹一下炎帝黃帝、舜帝等人文始祖,特别是陳氏的血緣始祖舜帝,還有陳氏的得姓始祖陳胡滿公妫滿,以及對曆史的發展做出較大貢獻、比較有影響力的曆史名人作一些介紹。展現形式可以以圖文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二、郡望堂号
郡望即地望、郡姓。“郡望”一詞,是“郡”與“望”的合稱。“郡”是行政區劃,“望”是名門望族,“郡望”連用,即表示某一地域範圍内的名門大族。“堂号”是家族門戶的代稱,是家族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堂号包括郡望總堂号和自立堂号。由于曆史文化習俗的影響,人們在談到和自己同族是曆史名人時,往往流露出一種尊崇、自豪之情。舊時大戶人家為了标榜自己的門第,會在大門前的挂一對燈籠,寫着郡望或者堂号,目前國内古色古香的小鎮,在旅遊時,注意觀察,也能時常發現。
三、家族介紹
應從本支系源流考、直系始祖介紹、家族名人介紹、家族傳說、家族特性、家族民俗、家族技能等七個維度展開:
本支系源流考:從祖根地遷移到現在居住地的詳細信息也是至關重要,詳細記載考證,方便子孫後裔去尋根問祖,甚至是以後的合譜的證據,另外始遷祖遷徙的原因,遷徙的過程,子孫分布等也不應該忽略。
直系始祖介紹:直系始祖介紹采用祖像加贊語方式或者祖像加人物傳記或者純人物簡介的方式進行展示。
家族名人介紹:家族的成就,比如多少人考上秀才,多少人舉人等這些簡要的統計一下,直接體現在數據裡邊就可以,不用一一列舉人名,直接列入在家族介紹中即可,對于家族曆史上對社會有大貢獻的旁系族人從三個維度作為衡量标準進行記載:一、政績斐然;二、為家族為社會做出突出貢獻;三、知名學者及社會活動人士,滿足這三個之一可以進行多着筆墨進行介紹。
家族傳說:每個家族都有很多的傳說故事,這些傳說故事多具有神話色彩,增加了小家譜的可讀性,同時增加子孫探索家族的求知欲。
家族特性:家族特性在于區别自己與他族,甚至從家族稱号開始就有明顯的家族烙印,比如“打鍋牛”、“九州馬”、“左台吳”、“宰相張”、“樣式雷”等。
家族民俗:十裡不同俗,甚至家族都有很多自己的民俗,但随着時間的發展,這些民俗也逐漸地被族人遺忘,可以通過小家譜的方式記錄下來記住鄉愁。
家族技能:在之前社會流動性差,家族居住較為穩定,很多手藝屬于“家傳”,比如“醫藥世家”、“占蔔世家”、“篾匠世家”、“木匠世家”等這種祖傳養家的手藝可以一一記載下來。
當然有些沒有家譜的家族,對于家的曆史會比較模糊了,這時可以多和家族老人交談了解,盡量挖掘多一些曆史信息,把這些口傳曆史用文字保存下來。
四、家風家訓
家規家訓的實質就是将前人對社會的實踐經驗進行一次系統的總結。然後規範族人,以免族人誤入歧途,如包拯家訓“後世子孫仕宦有犯髒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殁之後不得葬于大茔之中。”要求子孫不要在法律和人性上進行試探,如果要做官就要做好官,不做好官,開除出家族,對後世子孫進行震懾,避免誤入歧途;
同時家規族訓給族人灌輸時代的價值觀,讓族人少走彎路。家規族訓裡還有一點就是倡導族人團結,隻有族人抱團發展,家族才有更強的生命力,才更容易傳承下來,不至于傳着傳着,人丁就單薄了。
字輩肯定也是不能少,有條件的家庭可以按照字輩給自己的孩子起名,沒有條件的也要讓自己的孩子知道自己的字輩。
五、家庭大事記
家庭之中,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故事,在這裡編寫進來,目的一是為了記錄下來,對自己過往的總結,時常可以翻閱回味自己所走過的路,同時讓自己的子孫學一些為人處世的經驗,少走一些彎路,面對選擇相比同齡人更成熟果斷一些,更重要的是讓他們知道祖輩創業之艱,讓他們懷有感恩之心。
六、家庭世系
如有家譜的家庭可以将始遷祖之後到本家庭的世系,編寫入家譜,目的是飲水思源,體現做人不忘本。盡量将家族裡已知的祖先世系全部納入,如有成就的直系祖先,可以采用圖文介紹的形式,如果缺乏先祖畫像,可以以傳記的姓氏展現。另外如果有祖先留有的著作,篇幅不長可以附錄在小家譜最後,篇幅很長可以簡要地介紹。
七、故居
科技在進步,社會在快速的變革,百姓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不少人都經曆過幾代住房的變更,從茅草房到磚瓦房到小洋樓最後到到大都市的高樓大廈,住房的變革見證了家族奮鬥和财富積累的過程,而每一代住房都對應着不同的衣食住行,這些對于編修人員來說就是鄉愁,對子孫來說就是本源。
八、墳茔
《史記·禮書》中說:“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意思是祭祀天地,是報答天地覆載之德,而祭祀祖先,則是在盡孝道,感謝賜予生命之恩。所以祭祖這個社會習俗對于中華民族具有深刻的文化意義。
墳茔對于對于家庭來說是本源,也應意識到現在遷徙更加頻繁,很多族人定居大江南北,對于先祖墓地,很難做到年年有祭祀,而墳茔封土也逐漸的消失,對于家庭來說是一大憾事,通過編寫小家譜,可以将始祖的墳茔信息記錄下來,甚至通過經緯度進行精準定位,如有機會還能到墓前祭祀,緬懷先人。
九、藝文
家族成員公開發表的文章,可以附在小家譜之後,目的就是為了凸顯家庭的文化氣息,以詩書傳家,讓子孫,奮發圖強,不斷地去攀登人生的高峰。
十、部分成員的回憶錄
家族的回憶錄對于增加小家譜的可讀性至關重要,特别是家中的老人,經曆了太多,一肚子的故事,建議在此可以精選入譜,剩下的全部影像保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