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詳解:上海四大古鎮分别是哪四個地方

詳解:上海四大古鎮分别是哪四個地方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25 12:17:42

  很多人都有想去中國著名景點上海遊玩,都向往生活在他那繁華的美景之中,希望站在高467.9米,亞洲排名第三,世界第五的高塔頂上,環視上海夜空的美景,但是有人知道上海還有經曆過滄桑遺留到現在的的古鎮嗎?沒有的話就随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嘉定鎮古

  嘉定鎮古稱練祁市,因練祁河得名。置縣時屬春申鄉。明正德年間易名州橋市。明萬曆至清康熙年間複稱練祁市,屬守信鄉。清嘉慶以後,本縣以廠設治,練祁市别為一廠,時稱城區或縣城。宣統元年(1909)舉辦地方自治,稱城區,以外城河為界,領圖9個,面積1.79平方公裡,計1783戶,9220人。

  清末城内州橋一帶是以買賣日用品為主的商業區,刻竹店大多亦開設于此。民國時期有幾家兼營印刷的書局。現此處為老街保留區。州橋南堍有中西藥店,五金店,北堍有百貨店。在東浦橋堍有食品店及飲食店。

  清代中葉南門外有經營土布的行莊十幾家,自早到晚,買賣不絕,紗場巷由此得名。清末土布業衰落,則有花米行、豬行等四五十家。現為鎮工業、商業區。北門外街道自吊橋直抵皇慶寺,長約1.5公裡,後漸衰落。至解放時僅在吊橋北堍有幾家小煙紙店和地貨行,現為工廠、居民區。東門内有城隍廟,舊時為城内文化娛樂活動中心。清代,東門外沿練祁河北岸為土布市場,至清末有花行、木行以及商店二三十家,尤以孵坊為最著名。

  朱家角鎮

  朱家角鎮位于青浦鎮西6公裡處,澱山湖東。舊稱珠溪鎮、珠街閣。鎮于明萬曆年間形成,初名朱家村,後因商業日盛,至清末民初遂成大鎮,為周圍四鄉百裡農副産品集散地。鎮區東起南港大橋,西至接秀橋,北濱大澱湖,南靠青平公路,面積1.25平方公裡,形如折扇面。鎮内河港交錯,現有橋梁30座,為江南水鄉集鎮。鎮東北部的井亭鎮原屬江蘇省昆山縣境,解放初劃歸朱家角鎮。全鎮居民4492戶,12108人,其中市、縣、鎮屬企業職工3936人,鎮設12個街道居民委員會。水陸交通十分發達,公路有滬朱、青平、青楓、青商等線,水運航道寬闊,四通八達。

  朱家角鎮“小橋流水天然景,原汁原味明清街”。朱家角鎮位于青浦鎮西6公裡處,澱山湖東。據記載,朱家角在宋、元時已形成集市,明萬曆年間正始建鎮。朱家角又名珠街閣,雅稱珠溪。全鎮占地47平方公裡,鎮内河港縱橫,九條長街沿河而伸,千棟明清建築依水而立,三十六座石橋古風猶存。有滬上第一石拱放生橋、“長街三裡,店鋪千家”的北大街,集江南豪富人家建築之大成的席氏廳堂、清代“吳中七子”王卂紀念館、更有古色古香的“江南第一茶樓”和極具江南水鄉風情的水上“遊船茶館”...石闆老街、深巷幽弄、拱形石橋、咿呀小舟、無不折射出古鎮朱家角的水之美、橋之古、街之奇、弄之幽,真可謂“船在水上行,人在畫中遊”也。

  南翔

  南翔,古名槎溪。梁天監四年(505),建白鶴南翔寺于此,因寺成鎮,遂以寺得名。位于縣境(今上海市嘉定區)南部,距縣城約12公裡。明初,經濟繁榮程度已為全縣各市鎮之首。嘉靖年間,屢遭倭寇焚掠,萬安寺以南民房被毀殆盡。至隆慶、萬曆年間,逐漸複興。鎮上,布莊林立,成為全縣土布業集散中心。鎮周圍四鄉所産的刷線布,又名扣布,光潔厚實,暢銷遠近。外省市商以徽商居多,攜巨款來此收購土布。萬曆年間,因受無賴蠶食,徽商稍有避徙,景況一度衰落。清初,人口增多,市場繁榮,花豆米麥,百貨骈集,舟車紛繁,遂有“銀南翔”之稱。乾隆三十四年(1769),在此特設縣丞署。清末,街衢南北2.5公裡,東西3公裡。宣統初,自南街至滬甯鐵路車站興築馬路,士商僑寓紛至沓來。

  南翔自明代以後,人文荟萃。明代有貢生14名,舉人16名,進士10名,清代有貢生20名,舉人19人,進士7名。富紳殷戶競相興建第宅園林:宋代有1所。明代李流芳建檀園于北市,“經築牆垣僅及肩,多穿洞壑注流泉”,時為南翔勝景,通判闵士籍建猗圓(今稱古猗園)于東市,至今仍為南翔名勝。此外曾有計氏園(後改為來鶴園)、怡園、巢寄園、桐園等。明清兩代計有園林20多座,故有“小小南翔賽蘇城”之譽。南翔頗多古迹,有南翔寺磚塔一對,在鎮中心香花橋北堍,是建于梁天監年間的白鶴南翔寺僅存的遺物。

  楓泾鎮

  楓泾鎮成市于宋,建鎮于元,是一個已有一千五百多年曆史的文明古鎮,地跨吳越兩界。楓泾鎮為典型的江南水鄉集鎮,周圍水網遍布,區内河道縱橫,素有“三步兩座橋,一望十條港”之稱,鎮區多小圩,形似荷葉,境内林木蔭翳,廬舍鱗次,清流急湍,且遍植荷花,清雅秀美,故又稱“清風泾”,“楓溪”,别号“芙蓉鎮”。2005年9月入選第二批中國曆史文化名鎮名單。

  楓泾鎮古鎮周圍水網遍布,大部分人家沿河建房。河道上船隻往來,購物十分方便。鎮區内河道縱橫,橋梁衆多,素有“三步兩座橋,一望十條港”之稱。至清末,全鎮橋梁有52座之多,現在還保留了十多座,曆史最悠久的是南大街旁的緻和橋,建于元代,古樸蒼勁,橋身石縫長出了青苔,兩頭橋堍下都築有石階水碼頭。從橋上望去,兩岸綠樹翠叢,古屋河埠,前有虹橋平卧,後有石橋橫跨,處處小橋流水人家。沈蓉城在《楓溪竹枝詞》中寫道“秋千架傍瑞虹橋,節屆清明麗景饒”。走到虹橋堍,市河成丁字型垂直,向三面河道望去,一望三座橋,三望九座橋。據介紹,這兒将建一座九橋亭,讓遊客觀賞橋鄉風貌。虹橋對面友好街,沿河兩岸民居群是原汁原味的晚清風貌。“周莊雙橋美名遠播,楓泾三橋麗景無雙。”即将修複重建的楓泾三橋景點将成為楓泾古鎮遊的一處景觀。

  【結束語】有人說,過度開發的古鎮商業味太濃,要看的就是那種介于開發與未開發之間的古鎮,古的淡然,古的生活。上海周邊着實有着開始修繕、名聲在外,但尚未來得及大規模包裝、推廣的古鎮,值得細細慢品。去看看那當地獨具韻味的家庭式小茶館、小旅館。找個周末,一起逃離大都市,去這些古鎮裡尋找原味的生活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