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有這麼一種叫做刺繡的。刺繡中的蘇州刺繡曆來都深受人們的喜歡,所以這個傳統的民間藝術一直被傳承至今。蘇繡以針法精細、色彩雅緻而聞名于世。
蘇州刺繡之所以令人愛不釋手,是其品種、造型、圖案、畫稿、針法、繡法、色彩、技藝、裝裱等多方面的綜合體現,而針法的運用,是構成繡品各種藝術形象的語言。由沈壽口述、張謇手記的《雪宧繡譜》,彙集了其畢生的繡技經驗,歸納的針法有18種,經後人的努力,現已發展到43種。
基本針法有:齊針、正搶、反搶、叠搶、平套、散套、集套、擻和針、施針、接針、滾針、切針、辮子股、拉梭子、平金、盤金、打子、結子、拉尾子、雞毛針、絨、格錦、編針、網繡、水紋針、桂花針、挑花、松針、戳紗、打點、亂針、扣繡等32種;
輔助針法有:紮針、鋪針、施毛針、旋毛針、刻鱗針等5種;變體繡針法有:叠繡、穿珠、簾繡、釘繡、貼绫、虛實針等6種。在欣賞品繡制過程中,藝人們為更好地表現物體的形态特征,常常是多種針法并用。
如繡貓時,毛絲用施套針,眼珠和眼白用集套針、施針,胡須及眼眶用滾針,通過針法的靈活應用,使繡出的物像真實生動、質感畢現。
在蘇繡衆多針法中,如今亂針繡異軍突起,藝人們運用這一針法創作出了許多佳作。亂針繡,又名“正則繡”,系近代刺繡藝術家楊守玉于20世紀30年代在正則女子職業學校授教時始創。
這種針法改變了傳統刺繡“密接其針,排比其線”的方法,采用長短交叉線條,以分層加色手法來表現畫面,尤宜繡制油畫、素描、攝影為稿本的作品,其作品的藝術效果特别具有質感。經過楊守玉門人周巽先、任嘒閑、朱鳳等蘇繡名手的傳授、推廣,亂針繡已成為蘇繡的主要繡種之一。
作品有《列甯在拉茲裡夫河邊》、《齊白石像》、《虎丘》、《冒氣的池塘》等。在亂針繡的基礎上,又創新發展了虛實亂針繡、雙面亂針繡、雙面異樣繡和雙面異色異樣異針法繡(雙面三異繡)等刺繡技法,把亂針繡技藝提高到了一個嶄新的水平。
蘇繡還有一種“盤金繡”,其繡法以金線盤繞、絲線橫向釘固,因此亦稱為“釘繡”。主要用于龍袍、官服、禮服、旗袍、劇裝上龍鳳、山水、花卉以及其他裝飾圖案的繡制,作品金碧輝煌、雍容華貴。
鼎盛時期,蘇州周邊鄉村曾有數千繡娘從事盤金繡的繡制,在長橋鎮新南村一帶,尚有四百多位老藝人為廣東、新加坡等地加工服裝飾花,年輕人因該手藝枯燥單調,工價又不高,不願習此藝,盤金繡已呈後繼乏人之勢。
蘇繡的技藝特色,大緻可用“平(繡面平伏)、齊(針腳整齊)、細(繡線纖細)、密(排絲緊密)、和(色彩調和)、順(絲縷暢順)、光(色澤光豔)、勻(皮頭均勻)”八字來概括,有别于國内其他地區的繡品。
蘇繡品種繁多,可分為兩大類。一是日用品。有生活小用品,如荷包袋、香料袋、眼鏡袋、折扇袋、名片袋、順袋、團扇面、鏡子套、小挂件等。有衣飾鞋帽,如披肩、旗袍、裙子、馬甲、圍涎、襯衣、虎頭鞋、虎頭帽,以及加工出口的日本和服、韓服等。
有室内用品,如被面、枕套、桌圍、椅帔、椅墊、門簾、台布、沙發靠墊、電風扇套、電視機套、空調機套等。以及其他用品如官服補子、車轎裝飾、戲衣、壽衣等。日用品的傳統圖案有着紋樣結構中心突出,造型藝術誇張,富有裝飾味的特點。
形式常見有單角花、對角花、四角花、一團四角花、滿底花等。在用色方,蘇繡一向講究秀麗素靜、随物賦彩,華而不俗、秾而不豔,這是有别于他繡的重要特征之一。這與蘇州人民喜愛淡雅素麗的生活習性相一緻,也與蘇繡能夠形成精細雅潔的特點休戚相關的。
二是欣賞品。有擺件(長、方、圓各種規格的台屏)、挂件(畫片、立軸、鏡片、中堂、對聯等)、立件(單屏、折屏等)及冊頁等。其題材廣泛,山水、人物、花卉、飛禽、走獸、靜物、書法、裝飾圖案等均能得到淋漓盡緻的表現。
欣賞品中最着名的代表作是“小貓”和“金魚”,為了生動表現出小貓蓬茸的毛絲和神态,繡工們不僅需要千針萬線,還必須十分注重色彩的運用。僅以一隻小小的貓眼而言,就要按照瞳孔受光部位的不同,以二十多種色線來表達,這樣才能将貓眼繡“活”。
1986年,在保加利亞舉辦的第六屆普羅夫迪夫國際春季博覽會上,蘇州刺繡廠送展的一幅雙面繡《長毛貓》榮獲了金質獎。繡金魚,為表達出金魚尾巴的透明質感,繡工們往往要将一根頭發般粗細的絲線“劈”成四十八分之一來繡制,繡出的金魚出神入化,宛若在水中遊動,給人以美的享受。
1984年,蘇州刺繡研究所送展的一幅雙面繡《金魚》獲得了第五十六屆波蘭波茲南國際博覽會金質獎。
蘇州刺繡作為一門千年流傳、繁衍的古藝,為美化曆代人民生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986年10月,蘇州市在景德路的明代建築王鏊祠堂内建立了中國蘇繡藝術博物館,陳列有自漢代至今的繡品二百餘件。
其中有從北京大葆台燕王墓、湖南長沙馬王堆一号漢墓、蘇州虎丘塔等地出土的蘇繡繡片、經帙、褡裢等日用品(部分為複制品);有蘇州制作的明代萬曆皇帝的缂絲衮服、孝靖皇後的刺繡“百子衣”、清乾隆帝朝服的複制品;
有17世紀着名刺繡藝術家韓希孟的刺繡冊頁、清末民初蘇繡藝術家沈壽的仿真繡,以及現代發展起來的雙面異色繡、雙面異色異樣異針法繡等作品,成為展示蘇繡曆史和精品的一個重要窗口,受到人們的歡迎。在蘇繡的發源地鎮湖建造了中國刺繡藝術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