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富庶的北美大平原

富庶的北美大平原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5-04 17:34:43

  平原是指地面較為平坦且起伏坡度小、面積較為寬廣的一種地貌形态。平原土壤肥沃,便于耕種,氣溫濕潤,便于居住,地址平坦,便于交通,平原可謂是一個好福地。那麼,現在就讓城市文化帶我們一起來看看世界十大平原的風采吧。

  簡介

  北美大草原也稱普列裡草原或北美大平原,普列裡(Prairie)源出法語,大平原之稱則來源于美國政府。美國南北戰争之後,開始開發其西部領地。當時的美國政府在宣傳西部的富庶和美麗時,把西部大草原稱為大平原。

  分布于北美大陸中部和西部的遼闊的大草原,海拔2000米以下的地區,以禾本科植物為主。溫度條件依地區而異,但植被以年降水量600-1000毫米的地區發育較好。在穩定的群落中可以針茅、冰草、溚草、早熟禾、鼠尾粟和野麥等屬的植物為代表;北美草原也是玉米和小麥的主要産地。随着降雨量的增加和草莖的高低,而又區别為高、中、低幾種類型的草原,當降雨量進一步增加時,草原則轉變為森林。這裡廣泛地發育着獨特的北美草原土。

  大草原東西長800公裡,南北長3200公裡。總面積約130萬平方公裡。主要包括了美國的科羅拉多州、堪薩斯州、蒙大拿州、内布拉斯加州、新墨西哥州、北達科他州、俄克拉何馬州、南達科他州、得克薩斯州和懷俄明州,加拿大的草原三省(阿爾伯塔省、曼尼托巴省和薩斯喀徹溫省)及墨西哥的一小部分。

  地理位置

  北美洲大草原是世界著名大草原之一。廣義大草原指位于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亞山和落基山之間的北美洲中部平原;狹義者指北美洲中部平原的西半部分。平原的構造基礎是北美洲古陸台。根據構造地形特征、沉積蓋層和高度差異,中部平原可分為内陸低平原和大草原(狹義大草原)兩大地形單元。

  大草原外貌總體平整而緩緩向東傾斜。位于西經97°-98°以東,地勢較低的平原可稱為内陸低平原,主要在海拔500米以下。其北部冰川廣布、湖泊衆多,南部由密西西比河下遊沖積平原構成主體,較為低平。

  地質地貌

  地質其下覆基岩為海相及淺水相的沉積岩,主要由緩緩傾斜的頁岩、石灰岩、砂岩等組成,厚度可達5千米。本區大部分表層為年輕的陸相沉積洪積物組成,在北部還被更新世的冰川物質不連續地覆蓋,還有黃土沉積物出現。總的來說地質情況比較簡單,地質運動表現不太強烈。

  位于内陸低平原和落基山之間的大草原,由于伴随落基山隆起而發生的不等量上升,地勢自西向東傾斜,由海拔1800米遞降至500米。從整體看地面平展,因受河流切割,形成一系列東西向的河谷地。大緻以普特拉河為界,以北地段第三紀岩層多被侵蝕,為一典型的剝蝕平原,冰川地貌分布很廣,地形略有起伏,局部地方尚存有點綴于曠野上的少量穹地和低丘。南部中段廣泛保存着第三紀的堅硬岩層,地勢較高,海拔1500~1800米,為一殘積平原,有高平原之稱。

  大草原是典型的溫帶草原——普列利草原,為發展農牧業提供了廣袤的空間。地質其下覆基岩為海相及淺水相的沉積岩,主要由緩緩傾斜的頁岩、石灰岩、砂岩等組成,厚度可達5千米。該區大部分表層為年輕的陸相沉積洪積物組成,在北部還被更新世的冰川物質不連續地覆蓋,還有黃土沉積物出現。總的來說地質情況比較簡單,地質運動表現不太強烈。

  草原氣候

  草原氣候不相同,但所有大型草原區通常是炎熱(至少在夏季)而幹燥的,不過也不像沙漠那麼幹熱。通常,熱帶草原每年平均降雨50-150厘米,每季氣溫約15-35℃。幹季可持續8個月,隻有濕季期間才會出現降雨多于蒸發的情形,導緻短暫河川流動。熱帶草原氣候與稀樹草原氣候重疊很廣。如前所述,這些植被類型彼此差異很小,稀樹草原隻是喬木稀落的草原。管理和利用方面的小小改變可使這兩者互相轉換。

  溫帶草原比熱帶草原幹燥一些,也比較冷,至少在一年當中部分時間裡是如此。熱帶草原季節性溫度變化可能很小,但溫帶草原區溫度變化可達40℃。北美洲草原區每年平均降雨量為30-60厘米。1月平均溫度從北方的-18℃到南方的10℃,7月平均溫度北、南各為18℃和28℃。北美洲草原區最北地區的年均溫低于0℃。

  草原出現于各式各樣的氣候和地質環境,也與許多不同土壤類型有關。草原生态系統本身影響着土壤形成,這又導緻草原土壤異于其他土壤。草原枯枝落葉層及其分解型态通常造成上層富有機質土壤(可達地表以下30厘米)的發展。沙漠土壤沒有這一層,與森林土壤典型枯枝落葉腐爛表層也不相同。

  主要物産

  北美大草原位于北緯30°-60°、西經89°-107°的廣大溫帶平原地區,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禾草草地。它從加拿大南部起,縱貫美國中西部,直到墨西哥中部與當地熱帶稀樹草原相接;橫向則東起美國伊利諾斯州西部和俄克拉何馬州落葉林西緣,西至落矶山脈。

  北美大草原主要的主要植物為:針茅屬、冰草屬、須芒草屬、格蘭馬草屬和野牛草屬的植物,與歐亞大草原上的植被有些許差異。從東到西,如果按照濕潤度和植物高度、種類的變化,可将北美大草原分為3個草原帶:高草普列裡草原、混合普列裡草原和低草普列裡草原。大草原的植被主要是草,在草原的邊緣地帶有部分稍大型植物,如絲蘭、仙人果等,現在許多草被已辟為農田。

  大草原帶多大體形動物,特别是有蹄目,如北美野牛、穆斯登馬、叉角羚羊等,後者為該區的特有動物。齧齒目和爬行類動物相當繁多,前者如黃鼠、土撥鼠、北美洲特有的黑尾土撥鼠等,後者如各種蜥蜴、有毒的響尾蛇等。鳥類中較突出的有黑雷鳥、吐绶雞、兀鷹、杜鵑等。大部分地區本是美國野牛的家,但它們在1800年代中後期被獵殺到瀕臨滅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