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為山西省之簡稱,晉商指的是山西商人,尤其是以山西太谷、祁縣、榆次、平遙等地為代表的晉中盆地商人。晉商的曆史可遠溯至春秋戰國時期,明清以來,晉商成為中國十大商幫之首,在神州大地上留下了燦爛的商業文化。那麼,今天就随小編一起來了解,晉商文化對人們有什麼啟示。
一、誠信義利的價值觀念
山西人受孔孟之道影響,崇尚信義,在其重商立業的創業思想指導下,在“義”和“利”的問題上,有其獨特的理解和行為規範,主張“君子愛财,取之有道”。晉商将關雲長尊為财神,百般信崇,均在于其“信”、“義”二字。晉商以其信義教育同行,以其武功希冀保衛自己的商業利潤。
晉商各商号在号規中大都規定了“重信義,除虛僞”,“貴忠誠,鄙利己,奉博愛,薄族恨”,反對采取卑劣手段騙取錢财。晉商史料中有很多不惜折本虧賠,也要保證企業信譽的記載,以緻各地百姓購買晉商商品,隻認商标,不還價格。
二、博大寬厚的經營胸懷
博大寬厚是晉商文化的底蘊所在,亦是晉商群體賴以興旺發展的精神支柱。胸懷寬廣,眼光遠大,使晉商具有在商海中遊刃自如,審時度勢,洞察機遇的銳利眼光;敏于觀察商情,捕捉戰機,采取主動,适機而上,乘勝獲取戰果的機智頭腦;寬厚待人,以義取财,以利厚人,增強友誼,在化解業務糾紛和協調師徒關系方面展現的大家風度。
三、兼容并蓄的經營氣度
表現在經營管理上既能與人寬容共處,和平共事,又能讓利經營,薄利取信。
四、同舟共濟的協調思想
晉商信奉“和氣生财”,重視與社會各方的和諧,尤其在同業往來中既保持平等競争,又相互支持和關照。在晉商中,相互指友好的同行為“相與”,凡是“相與”,必須善始善終,同舟共濟。
晉商不亂交友,“相與”需經過了解,認為可以共事,才與之銀錢來往,否則婉言謝絕。既然“相與”,必竭力維護,即使無利可圖,也不中途絕交。票号經理李宏齡着書《同舟忠告》說:“區區商号如一葉扁舟,浮沉于驚濤駭浪之中,稍一不慎傾覆随之……必須同心以共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