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蘇州寶帶橋,你有聽說過嗎

蘇州寶帶橋,你有聽說過嗎

知識 更新时间:2024-12-22 18:55:36

  不知道你對京杭大運河有所了解嗎?在京杭大運河旁的蘇州寶帶橋就是一個我國古代橋梁建築的傑作,也是中國的十大名橋,全橋都是金山石築成的,你對蘇州寶帶橋有所了解嗎?如果想更多的了解我國的橋梁文化,本期民間故事為你解析。

  寶帶橋是古代漢族橋梁建築的傑作。位于江蘇省蘇州市東南7.5公裡處,橫卧于大運河和澹台湖之間的玳玳河上,有“蘇州第一橋”之美稱。唐朝元和年間,蘇州刺史王仲舒為籌建此橋,變賣束身寶帶。

  當地士坤深為此舉感動,紛紛解囊捐贈,興工建橋。為紀念王仲舒捐帶建橋義舉,人們将此橋命名為寶帶橋。現在的寶帶橋是明朝正統年間重建的,橋的南北兩端原來各有一對石獅子。寶帶橋橋身之長,橋孔之多,結構之精巧,為中外建橋史上所罕見,充分體現了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藝術創造力。

  寶帶橋的建造同我國曆史上的漕運關系十分密切,江、浙一帶,自古被稱為魚米之鄉,曆代帝王無不以此作為征斂财賦重地。隋大業六年〈公元610年〉隋炀帝開鑿江南大運河,将江浙的糧食和珍寶大量運往京都。到唐代,漕運已空前繁忙,但以蘇州到嘉興的一段運河,系南北方向,載滿「皇糧」的漕船,秋冬季節要頂着西北風行進,不背纖是很困難的。

  可是,纖道在澹台湖與運河交接處,卻有個寬約三四百米的缺口,於是需填土作堤,“以為換舟之路”:可是,一“填土作堤”也就切斷了諸湖經吳淞江入海的通路,且路堤又會被涗湧湍急的湖水沖決,以橋代堤,勢在必然。蘇州刺史王仲舒,為保證漕運的順利暢通,決計下令廣駁纖道,建橋湖上,并且捐出自己玉質寶帶以充橋資〈寶帶橋因此得名〉。

  橋建成後,屢經興廢,唐、宋、元、明、清五代曾六次重建、重修〈其中林則徐主持維修過一次〉。1956年9月,在古橋西側,又新建一座與它平行的公路橋。這樣,不僅減輕寶帶橋負荷,還為遊客從側面欣賞古橋提供了方便。

  寶帶橋自元和十一年(816)動工,曆四年而建成。彼此,船工纖夫皆受其利。宋、元以後曾失修坍塌。明正統間(1436—1446)興工,廬陵周恂如以工部右侍郎巡撫此地,與蘇州知府、長洲知縣商議重建此橋。

  正統十一年(1446)興工,當年冬十一月落成,“洞其下凡五十有三,而高其中之三,以能巨艦”,即現今所見形式。清同治二年(1863)英國洋槍隊頭目戈登為鎮壓太平軍,悍然下令拆去第9孔,緻使北端26也全部崩塌。抗戰初期,日軍又炸毀南端6孔,直至1956年才得以修複。1982年江蘇省人民政府又撥款維修,橋貌煥然一新。現橋寬4.10米,全長317米(内兩端砌駁引道67米),橋下53孔聯綴,孔徑總長249.80米。

  南端引橋墩長43.80米,北端引橋長23.40米,橋堍呈喇叭形,寬6.10米。橋兩端原有青石獅一隻,橋北有石碑亭和石塔各一座。第27孔與28孔之間水盤石上也有石塔一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