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花怎麼種植?科學養殖杜鵑花的方法
科學養殖杜鵑花的方法
想要杜鵑花開的嬌豔,首先熟悉杜鵑花的生長環境的土壤,pH值在5、5至6、5之間,忌用堿性或黏性土壤。适宜生長溫度是12℃至25℃,夏天要遮陽防曬,冬天要防凍保暖,最好移入室内。按照上面介紹的細節,精心養殖,杜鵑花一定會開得十分嬌豔。
杜鵑喜歡肥土。使用多年的枯枝落葉堆積腐爛而成的酸性腐殖土,栽培杜鵑最為适宜。粘土通透性差,排水不良,不宜使用,特别是含有石灰的土壤千萬不能用。
追肥時,不要追堿性肥水。将豬油等油脂酸敗後埋入土壤中,可以使杜鵑生長旺盛,開花多,花色鮮豔。正确使用氮、磷、鉀肥。氮肥足,葉片濃綠,生長旺盛。氮肥不足,葉色淺而無光,葉片薄而蒼老,枝條短小瘦弱,花少且小一氮肥過多,又會引起徒長。磷肥足植株強壯,着花多,花色豔麗。磷不足,分枝少而瘦弱,花瓣薄,花期短。缺乏鉀肥時,杜鵑花枝條細長,組織松軟。幼樹時适當多施些氮鉀肥,成樹時多施些磷肥。如果土壤已經堿化,造成葉片失綠而發黃白色時,應增施硫酸亞鐵。肥水不宜濃。薄肥勤施。液肥過濃會灼傷根系,使植株受害。
杜鵑怕幹又怕澇。如果杜鵑盆土過于,根端即萎縮,先是葉片下垂或卷曲,以後嫩葉尖端變成焦黃色,嚴重者長期不能恢複,日漸枯死。盆土過潮,通氣性小良,造成爛根,輕者葉黃、早落,生長停頓,重者死亡。
如果杜鵑盆土過幹造成傷根,挽救辦法是連盆帶根在水中浸濕,放到陰涼處,并給葉面多次噴水。如果過濕造成黃葉早落,應将受害植株放到通風的地方,控制澆水的次數和澆水量,并停止施肥,防止病蟲感染。
杜鵑喜歡潮濕的環境,應經常在盆的周圍及葉面上淋些水,保持周圍環境濕潤。如果四周環境幹燥,杜鵑很容易受玻挽救辦法是将受病的杜鵑放入到葡萄等樹下的坑内,上面用玻璃罩好,坑内經常噴水,葡萄枝葉間又能透進斜射光照,病花會慢慢恢複正常。
杜鵑現蕾之後,要多曬太陽,但在開花期要注意,一定避免強光直射,強光會沖淡花色,并使花提早凋謝。要求有散射光照,并且要求通風良好。
注意事項:
1、杜鵑花的根須像頭發絲一樣細,粗的主根很少,它既怕幹又怕濕,尤其是怕重肥。如果澆水過多,根就泡在水中,過幹,枝葉萎縮,葉瓣脫落,對植株威脅很大,至于澆了重肥,則會危及生命。
2、花謝後,必須剪去殘花,避免結實消耗營養,新枝萌發後,适當疏枝,根據植株長勢而定去留。
3、杜鵑最适宜種在泥質盆裡,因為泥盆吸水透氣,有利于根系生長發育,枝葉繁茂。
4、盆栽杜鵑花放置地點有講究,一般應放在東南方向陽台,而且要通風,盡量少移動。不通風則易患黑斑病,大批落葉。
5、杜鵑對光照要求也應适度,夏季避免直射光。施肥應掌握薄肥勤施,能淡莫濃,每月在盆土上施一次有機複合肥。每10天噴一次磷酸二氫鉀,作根外施肥。适時澆水,還可在水中放入食用醋,以增加酸度。
6、及時疏蕾疏葉,把長得過多過密的花蕾和葉片去掉一部分,使其空氣流通,養分集中到花蕾。在花蕾形成後,要加重營養,适量多施點磷鉀肥,否則花蕾會轉化為葉苞。
7、杜鵑花落葉和不開花的主要原因有:夏天直射光過強,嚴寒凍傷、澆水太多,施肥太濃,放在室内時間過長,放在空氣不流通或陰暗潮濕地方,淋酸雨等,所以養護過程中要避免這些情況。
8、翻盆換土,不需要年年進行,一般2年至3年一次,盡量少損傷根須,時間應在花謝後或秋季,同時噴灑托布津,以預防病害。
9、杜鵑花的蟲害主要是紅蜘蛛、蚜蟲等,可用殺滅菊酯等噴殺,效果較好,如三天後不死,再噴一次。病害主要是黑斑病,由環境悶熱、缺乏光照引起,可采取措施一方面促使空氣流通。
10、杜鵑花繁殖方法主要是扡插。在芒種前後選用新枝,長5厘米至10厘米,在分叉點上剪下,剝去下部葉子,留頂葉3片至4片,将枝條的1/3插入土中,噴足水,蓋上塑料(11290,75.00,0.67%)薄膜。平時要加強管理,一年後移栽。
杜鵑是喜酸性植物的代表之一,pH值在5.5至6.5為最佳,喜氣候涼爽、濕潤、通風良好的環境,适宜生長溫度為13℃至25℃,生長期要保持60%至70%的空氣相對濕度,臨開花時相對濕度可達80%左右。杜鵑喜光,但忌強光直射,春秋适當增加遮光,在盛夏季節要達到遮光70%左右,并經常往葉面上噴水以增濕、降溫,夏季要把杜鵑放在室外養護,以利通風。杜鵑喜淡肥,但忌濃肥,生長期要薄肥勤施,最好是農家肥,如豆餅水、馬蹄掌水及各類蔬菜、雞毛、魚内髒等雜物浸泡發酵後的液體肥都可以施用。杜鵑為須根,纖細又柔弱,所以不能用粘重土,喜疏松、透水、透氣性好的酸性土,北方可用山泥山、落葉松葉土,或人工配制的培養土及其它腐葉土。花落後要修剪,目的是為了使花型更美及控制花期,剪下的一年生枝條還可以扡插繁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