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紅面具錐尾鹦鹉簡介 紅面具錐尾鹦鹉的生存環境

紅面具錐尾鹦鹉簡介 紅面具錐尾鹦鹉的生存環境

知識 更新时间:2024-06-29 09:49:49

  紅面具錐尾鹦鹉簡介 紅面具錐尾鹦鹉的生存環境

  紅面具錐尾鹦鹉的簡介

  紅面具錐尾鹦鹉(學名:Aratingaerythrogenys)是典型的攀禽,鳥喙強勁有力,喙鈎曲,上颌具有可活動關節,喙基部具有臘膜。肌肉質舌厚。腳短,強大,對趾型,兩趾向前兩趾向後,适合抓握和攀援生活。鳥體羽毛為綠色,前額、頭頂、眼睛周圍、臉頰以及翅膀彎曲的部分和大腿都帶有紅色的羽毛分布。主要栖息于森林地區、半開闊的林區、棘叢灌木平原地區、樹木茂盛的乾燥地區。主要食物為水果、種子、漿果、堅果等,通常成對活動,繁殖期聚小群,分布于飛行的時候會伴随刺耳的叫聲,是相當吵雜的鹦鹉。分布于厄瓜多西部和秘魯。

  紅面具錐尾鹦鹉體長33厘米,體重165-200克。這種鹦鹉鳥體為綠色,前胸和下腹部帶有些黃綠色;前額、頭頂、眼睛周圍、臉頰以及翅膀彎曲的部分和大腿都帶有紅色的羽毛分布;翅膀内側的飛行羽以及尾羽為橄榄黃色,眼睛周圍有白色的裸皮,鳥喙為肉色,虹膜為桔紅色。

  紅面具錐尾鹦鹉的生存環境

  紅面具錐尾鹦鹉喜群居,尤其是繁殖期外的時間,通常成對活動,有時會組成6到10隻不等的小族群行動,飛行的時候會伴随刺耳的叫聲,是相當吵雜的鹦鹉。在野外的食物為水果、種子、漿果、堅果等。

  生長在幹燥、潮濕的森林、潮濕的長綠樹林、落葉性森林以及熱帶稀樹草原等地區,從海平線至海拔2500米皆有其蹤迹,但主要栖息地都在海拔1000米以下,更喜歡幹燥及半幹燥的地區。

  分布于厄瓜多西部以及秘魯的西北部。

  在野外的繁殖大多于春季開始,在厄瓜多西南部的族群約于1-3月的雨季時繁殖。築巢在樹洞或白蟻窩中,也有紀錄在懸崖岩洞中築巢,一次通常會産下3到4枚卵,孵化期間為23天,幼鳥羽毛長成約需50天。性成熟約3歲左右。

  人工豢養的紅面具錐尾鹦鹉很容易繁殖,繁殖期從5月開始,可以提供30*30*50厘米的厚木巢箱。成對分開飼養繁殖效果較好,繁殖期将外在幹擾減至最低,如幼鳥孵出時須每日準備充足的食物供親鳥喂食,尤其是軟性食物;一次約産3-4枚卵,通常3枚,孵化期約23-25天,羽毛長成約50天。鳥舍中的紅面具錐尾鹦鹉很吵雜,尤其在有人接近時,适應環境後會與大部分的錐尾鹦鹉一樣變的強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