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七年級下冊語文十三課課後題

七年級下冊語文十三課課後題

知識 更新时间:2024-05-18 11:04:52

七年級下冊語文十三課課後題(七年級語文下冊第16課)1

鞏固練習

基礎知識識記

1.給下列加紅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寫漢字。

癫( )狂 怏怏( )不樂 吞噬( ) 步履( )

zūn( )循 疲憊不kān( ) 凜liè( ) 戰lì( )

2.根據下面的句子寫出對應的成語。

(1)話講得很亂,沒有條理。( )

(2)形容不滿意或者不高興的神情。( )

(3)形容十分恐懼。( )

(4)形容來得很晚。( )

3.茨威格(1881—1942), (國别)作家,他的主要成就體現在 和小說創作方面。

運用能力提升

4.寫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表達方式。

(1)對人類來說,第一個到達者擁有一切,第二個到達者什麼也不是。( )

(2)兇猛的暴風雪像狂人似的襲擊着薄薄的帳篷,死神正在悄悄地走來……( )

(3)現在隻有四個人繼續走路了,但災難又降臨到頭上。下一個貯藏點帶來的是新的痛苦和失望。( )

5.指出下列各句的描寫手法。

(1)他們疲倦極了,已不再抱任何希望,隻是靠着迷迷糊糊的直覺支配着身體,邁着蹒跚的步履。( )

(2)不幸的奧茨不僅感覺到,而且心裡也明白,這樣下去,他會給朋友們帶來厄運,于是作好了最後的準備。( )

6.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

A.課文一方面描寫氣候的惡劣,探險隊與嚴寒的搏鬥;另一方面,寫探險隊員犧牲的詳情,不僅注重典型環境的描寫,同時也注重了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

B.課文頌揚的是一種人類勇于探索的精神、為事業而獻身的崇高精神和強烈的集體主義精神。

C.課文寫的主要是斯科特探險隊一行五人奔向南極點,卻發現已經有人捷足先登,隻好踏上歸途,最後一個個死去。全文重在記述過程,并沒有太多的細節描寫。

D.斯科特一行探險的意義是:認識自然,挑戰人類自我,實現生命的價值,給後人以精神的鼓舞。

7.寫一段話,把下面詞語運用進去。

狂吼怒号 怏怏不樂 小心翼翼 茫茫無際 白雪皚皚 憂心忡忡 哆哆嗦嗦

8.請調動自己的積累,在橫線上填寫恰當的句子。

古今中外,探險英雄宛若群星燦爛。阿蒙森将勝利的挪威國旗插上了白雪皚皚的南極;堯茂書将飛揚的青春揮灑在激流洶湧的長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們的探險精神會永遠令人景仰。

9.用簡潔的語言為斯科特及其隊友寫一句墓志銘。

七年級下冊語文十三課課後題(七年級語文下冊第16課)2

課内同步閱讀

閱讀下面語段,完成10-17題。

沒過多久,他們發現雪地上插着一根滑雪杆,上面綁着一面黑旗,周圍是他人紮過營地的殘迹——滑雪闆的痕迹和許多狗的足迹。在這嚴酷的事實面前也就不必再懷疑:阿蒙森在這裡紮過營地了。千萬年來人迹未至,或者說,太古以來從未被世人瞧見過的地球的南極點競在極短的時間之内——即一個月内兩次被人發現,這是人類曆史上聞所未聞、最不可思議的事。而他們恰恰是第二批到達的人,他們僅僅遲到了一個月。雖然昔日逝去的光陰數以幾百萬個月計,但現在遲到的這一個月,卻顯得太晚太晚了——對人類來說,第一個到達者擁有一切,第二個到達者什麼也不是。一切努力成了徒勞,曆盡千辛萬苦顯得十分可笑,幾星期、幾個月、幾年的希望簡直可以說是癫狂。“曆盡千辛萬苦,無盡的痛苦煩惱,風餐露宿——這一切究竟為了什麼?還不是為了這些夢想,可現在這些夢想全完了。”——斯科特在他的日記中這樣寫道。淚水從他們的眼睛裡奪眶而出。盡管精疲力竭,這天晚上他們還是夜不成眠。他們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悶悶不樂地繼續走着那一段到極點去的最後路程。而他們原先想的是:歡呼着沖向那裡。他們誰也不想安慰别人,隻是默默地拖着自己的腳步往前走。1月18日,斯科特海軍上校和他的四名夥伴到達極點。由于他已不再是第一個到達這裡的人,所以這裡的一切并沒有使他覺得十分耀眼。他隻用冷漠的眼睛看了看這塊傷心的地方。“這裡看不到任何東西,和前幾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單調沒有任何區别。”——這就是羅伯特·福爾肯·斯科特關于極點的全部描寫。他們在那裡發現的唯一不尋常的東西,不是由自然界造成的,而是由角逐的對手造成的,那就是飄揚着挪威國旗的阿蒙森的帳篷。挪威國旗耀武揚威、洋洋得意地在這被人類沖破的堡壘上獵獵作響。它的占領者還在這裡留下一封信,等待着這個不相識的第二名的到來,他相信這第二名一定會随他之後到達這裡,所以他請他把那封信帶給挪威的哈康國王。斯科特接受了這項任務,他要忠實地去履行這一最冷酷無情的職責:在世界面前為另一個人完成的業績作證,而這一事業正是他自己所熱烈追求的。

10.當斯科特一行發現阿蒙森已捷足先登時,他們的心情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11.選文畫線句“這是人類曆史上聞所未聞、最不可思議的事”一句中“這”指代____________;“而這一事業正是他自己所熱烈追求的”,一句中“這一事業”指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既然斯科特他們在與阿蒙森的角逐中輸了,他們為什麼還要“繼續走着那段到極點去的最後路程?”

13.文中“挪威國旗耀武揚威、洋洋得意地在這被人類沖破的堡壘上獵獵作響”這句話使用了什麼修辭手法?其作用主要是什麼?

14.文中“癫狂”“奪眶而出”“毛骨悚然”“耀武揚威”等詞語有什麼表達作用?

15.“對人類來說,第一個到達者擁有一切,第二個到達者什麼也不是”這句話是作者的觀點,還是斯科特的觀點?為什麼?

16.既然知道阿蒙森先到達了極點,斯科特一行為什麼還要悶悶不樂地繼續他們的路?

17.怎樣看待斯科特受阿蒙森的請求帶信給挪威國王的行為?如果你在一場你特别渴望獲勝的競争中輸給對手,你會怎樣善待對手呢?

七年級下冊語文十三課課後題(七年級語文下冊第16課)3

課外拓展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第18—22題。

路,在沒路的地方

有個喜愛攝影的朋友,他鏡頭下的攝影作品總是那麼與衆不同,他的視角總是那麼的令人擊節稱奇。面對他的一疊疊獲獎證書和一尊尊藝術攝影大賽的獎杯,作為他的朋友,我們讨論過好多次,有人說,是他的相機好。有人說,是他的藝術功力深。也有人說,是他的運氣好,那麼十幾個風景名勝區,還不整天都是遊人如蟻?但有的人運氣不好,要麼去晚了,或者是去早了,總之與自己所需要的景物總是失之交臂,就像登泰山看日出,有的人去了,但偏偏趕上了陰雨天,有的人去了,卻恰恰遇上了大霧天。但我們這位朋友總是運氣好,他要拍攝藍天,就有片片白雲;他要拍攝秋色,就有樹樹紅葉……

我們羨慕地說:“拍攝照片,你相機好,運氣也好,所以你的攝影作品好。”他聽了,先是一愣,然後哈哈大笑:“拍攝作品,跟運氣有什麼關系呢?好吧”,他神秘一笑,“下次外出拍攝,我帶你們一塊去。”

不久,我們果然就有了一次共同外出遊曆的機會。在那裡,我們一群人生怕錯過了一個風景點,七嘴八舌地紛紛向導遊小姐詢問如何才能平安、快捷、全方位地遊覽每一個風景點。但那位搞攝影的朋友卻對這一切漠不關心,根本不怎麼理睬那些導遊小姐們,隻是和一群坐在景區山腳下的本地山民們套近乎,和他們興緻勃勃地談笑,對着巍峨起伏的大山指指畫畫,當我們前呼後擁地跟着景區的導遊就要登山時,他笑着跑過來了,高興地舉着一張畫滿點點線線的紙說:“想拍攝最美照片的可以跟我走!”

我們都詫異地說:“怎麼能跟你走?那些最美的地方不是一個一個的風景點嗎?不去風景點,哪裡才能拍攝到最美的風光照片呢?”

他笑了說:“大家都去的地方,哪能拍出與衆不同的照片呢?最好的風景,就在那些人迹罕至處啊!”有人低聲嘀咕着問他:“你要去的地方有路嗎? ”

“路?”他朗聲大笑說,“有路的地方我從來不去!”

“你要去的地方危險嗎?”又有人嘀咕着問他說。他笑了說:“當然危險了,不危險怎麼能有出人意料的風景呢?”大家都不說話了,隻是靜靜地望着他。他仿佛突然想起一件什麼事情來,邁步走到我的面前,然後把挂在他脖子上的數碼相機取下來挂到我的脖子上,把我那台老掉牙的相機挂到他的胸前揮了揮手說:“朋友們,看我們誰能拍攝到最美的作品!”然後就一個人攀巨石,劈荊棘,離開我們和導遊走了。

兩天後,在景區山腳下的賓館裡,當我們每個人都亮出自己的攝影作品時,我們都被他作品中的那種峻奇、壯美和恢弘驚呆了,連這個景區的所有導遊和經理都難以置信:自己的景區難道還有如此秀美的風光?

在大家的一片驚奇和啧啧稱贊裡,朋友輕描淡寫地說:“熟悉的地方沒景色,最美的風景,往往都在路遠遠不能抵達的地方。”

我聽了,心裡豁然一亮,是啊,熟悉的地方沒景色,在人生的旅遊圖上,有多少人是敢于跳出人生的固定路線,而給自己的人生另辟蹊徑的?我們都是循着前人的腳印走,看前人欣賞過的一個個人生景色,如何能讓自己的生命活出與衆不同的況味呢?

要使我們人生擁有與衆不同的風景,就必須讓自己的生命走一條與衆不同的旅程。人生常常是這樣:

(選自《沒有一種草不是花朵》,作者:李雪峰)

18.閱讀全文後,圍繞“我們”和朋友對攝影的不同表現,在方格中補全故事内容的概括。

七年級下冊語文十三課課後題(七年級語文下冊第16課)4

19.聯系上下文,說說下列句中加紅詞的含義。

(1)熟悉的地方沒景色,最美的風景,往往都在路遠遠不能抵達的地方。

(2)要使我們人生擁有與衆不同的風景,就必須讓自己的生命走一條與衆不同的旅程。

20.文章結尾句加紅的“這樣”指什麼?請你在橫線上補上内容,說說你的人生感言。

21.本文在布局謀篇上與下列課文哪一篇相似?并說明其相似之處。

A.《吆喝》 B.《春酒》 C.《走一步,再走一步》 D.《濟南的冬天》

(1)相似的課文(填字母):

(2)相似之處:

22.學貴質疑。讀完了文章之後,有同學提出疑問:标題“路,在沒路的地方”是否自相矛盾,假如你是李雪峰,你将如何解答?

七年級下冊語文十三課課後題(七年級語文下冊第16課)5

附加題

(2015•四川宜賓中考)閱讀下面文章,完成第23—26題。

美哉,嵇康之死

王 明

①翻開《晉書》,跌入一個玄乎暈乎的時代。那時的太陽,日落比日出更美;那時的生命,死比生更亮。

②公元二百六十二年一個夏日的傍晚,落日的餘晖将洛陽東市刑場染成橙色。風兒輕輕,琴聲悠揚,圍觀的人群屏氣懾息,旁聽着神秘的旋律生命的絕響。撫琴人是被司馬昭畫了紅圈的魏晉名士嵇康。

③《魏氏春秋》記載“康臨刑自若,援琴而鼓”,《晉書》說他“顧視日影,索琴彈之”。兩個記載差不多,《晉書》又多了一個細節,嵇康回過頭從容地看了看快要落山的太陽。就在這一刻,嵇康忽然想起一件事,歎道:“《廣陵散》于今絕矣!”嵇康曾得《廣陵散》于一個隐者,并允諾不再他傳,後來袁孝尼等人想學都被回絕。嵇康活得坦蕩,走得潇灑,他沒有過多的牽挂,隻是想到《廣陵散》将要失傳感到有點遺憾。嵇康這極富詩意極具美感的臨終一歎,将生命的旗幟插上了人類美學的高山之巅。

④嵇康生得很美。嵇康無論是身材儀表還是氣質風度都美妙絕倫,是一個不用打扮就能傾倒天下的美男子。嵇康的美不隻在外表,更在于他的人格魅力:挺如松,勁如竹,堅如石,傲如山,潔如玉,清如水。

⑤嵇康活得很美。他的詩文書法琴藝都達到了相當高的水準,是位多才多藝的全能式學者。嵇康是竹林七賢的領袖人物,他崇尚自然,怡悅山林,追求恬靜閑适超然自在。嵇康是一位出色的文學大師,他的詩氣峻辭清,立意高遠;他的文章氣勢磅礴,深刻犀利。嵇康精通音律,是當時著名的音樂理論家和演奏家,他寫的《琴賦》,特别是洋洋七千言的《聲無哀樂論》,鼓吹自然和諧,呼喚心靈回歸,在當時音樂與自然、音樂與情感關系的大論辯中獨樹一幟。

⑥嵇康“志趣非常”,一身雅好,最怪的是他喜歡俗活兒打鐵。《晉書》說“康居貧,嘗與向秀共鍛于大樹之下,以自贍給”。嵇康在鍛鐵的同時,也鍛造了自己的純青的靈魂铮铮的鐵骨!爐火通紅,力智交輝,錘聲铿锵,汗香四溢,嵇康打鐵美得如畫如詩。就在嵇康打鐵打得興高采烈的時候,司馬昭的寵臣鐘會突然來訪。嵇康懶得理他,連頭都沒擡,鐘會尴尬了一會兒動身要走,嵇康問話了,很幽默:“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鐘會答得也很機巧:“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這件事讓鐘會耿耿于懷了一輩子。魯迅說“這也是嵇康殺身的一條禍根”,禍就禍在嵇康得罪的不是一個君子而是一個小人。

⑦嵇康死得很美,他的死因美得讓人羨慕讓鬼嫉妒。

⑧嵇康因思想而死。嵇康玄學思想的核心是“越名教而任自然,非湯武而薄周孔”。這是一朵帶刺的玫瑰,他的芒刺直指以周公自居的司馬昭和被統治者當做幌子的虛僞禮教。嵇康的社會理想是“不以天下私親,甯濟四海蒸民”。他向往唐虞社會及其之前的公天下,這就把唐虞之後“宰割天下以奉其私”的罪惡統治都否定了,從而使自己處在了社會批判者的立場上,嵇康的仙山瓊閣因有百姓安樂而美麗動人,他的烏托邦理想因超越曆史而虛無缥缈。浪漫在于此,悲劇也在于此。

⑨嵇康因拒絕做官而死。……

⑩嵇康因替朋友鳴不平講真話而死。……

⑾嵇康死得很美,從大牢到刑場直到死後百餘年間,在曆史的時空留下了迷人的魅力。

⑿嵇康入獄後,人們奔走呼号競相營救。《世說新語》說“豪俊皆随康入獄”。司馬昭有點犯傻,他想不通,已是死囚的嵇康怎麼還有心思在獄中寫詩,更想不通還有那麼多人無意于他的官場卻很樂意陪嵇康蹲牢房。司馬昭有點心慌有點猶豫,還有點酸溜溜的嫉妒。就在這時鐘會開口了:“嵇康,卧龍也,不可起,公無憂天下,顧以康為慮耳。昔齊戮華士,魯誅少正卯,誠以害時亂教,故聖賢去之。康、安宜除之,以淳風俗。”鐘會對司馬昭的心思摸得很透,短短幾句話就結果了曾怠慢過他的打鐵佬——嵇康。

⒀據《晉書》記載:“康将臨刑東市,太學生三千人請以為師。”三千學子聚集刑場為嵇康請願,在中國殺戮史上還是破天荒。

⒁司馬昭雙手沾滿了鮮血,最令人切齒的莫過于殺害嵇康。《晉書》說“海内之士,莫不痛之”,從朝野之士到閨閣中人都在懷念嵇康。其中,說得最深刻的是袁宏的妻子李氏《吊嵇中散文》中的一句話:“理極滞其必宣!”寫得最美的是向秀的《思舊賦》, 就連還在司馬昭身邊做官,嵇康與之絕了交的山濤也寫文章盛贊嵇康。人們對嵇康的懷念心祭成為兩晉時期一個重要的文化現象。

⒂據考,神秘的《廣陵散》并未失傳,悠揚的琴聲依然在天地間回蕩。絕響永恒為不朽,死亡升華為美麗:這是對人生的叩問、對生命的超越!

(本文有删改)

23. 結合全文概括嵇康的美。

24. 品析下列加紅詞語的表達效果。

就在嵇康打鐵打得興高采烈的時候……

25. 面對三千太學生的請願以及“從朝野之士到閨閣中人”對嵇康的懷念,司馬昭會有怎樣的内心活動呢?請結合相關内容作簡要描摹。

26. 請分析文章結尾畫線句子的含義和作用。

七年級下冊語文十三課課後題(七年級語文下冊第16課)6

參考答案

基礎知識識記

1.diān yàng shì lǚ 遵 堪 冽 栗

2.(1)語無倫次(2)怏怏不樂(3)毛骨悚然(4)姗姗來遲

3.奧地利 傳記文學

運用能力提升

4.(1)議論(2)描寫(3)記叙

5.(1)動作描寫(2)心理描寫

6.C 解析:課文寫的主要是斯科特一行五人曆盡艱辛到達南極點,卻發現阿蒙森已經早一個多月到達,隻好踏上歸程,在途中與暴風雪搏鬥2個多月後,全部壯烈犧牲。文中運用了較多的細節描寫。

7.略。符合文意,語句連貫即可。

8.示例:餘純順以不屈的步伐踏遍神州大地。

9.這裡安息着五個高尚的靈魂。在他們生命的最後一刻,勝利與失敗已失去了原有意義。

課内同步閱讀

10.由興奮、喜悅轉變為極度失落、痛苦、絕望。

11.“千萬年來人迹未至……兩次被人發現。” 第一個發現南極點。

12.盡管斯科特他們失去了第一,但他們還是要在南極極點留下英國人的足迹,這對于他們和自己的祖國也是一種榮譽。

13.拟人。烘托出斯科特等知道探險已被人搶先時的沮喪、懊惱心情。

14.渲染了斯科特一行當時極度絕望的心情。

解析:解答此題,要從斯科特一行的付出和最終的結果去理解。

15.這是斯科特的觀點。作者為他們立傳本身就說明作者對他們的肯定态度,而且作者的評論也表明了對他們的肯定。這是斯科特當時最為強烈的感受。

16.他們懷着絕望的心情,卻沒有半途而廢,明知結局是失敗,但還是走完全程,體現了他們高尚的人格與紳士風度。

17.這一行為表現了斯科特誠實守信、尊重對手、正視失敗的高尚品質。第二問略。

課外拓展閱讀

18.(1)七嘴八舌地紛紛向導遊小姐詢問如何才能平安、快捷、全方位地遊覽每一個風景點

(2)一個人攀巨石,劈荊棘

19.(1)供人觀賞的自然景象。(2)比喻人生的美好境界(生活)

20.示例:隻有不甘于寂寞的生活,才有非同凡響的人生!

21.(1)C(2)示例一:兩文作者都從一件小事,感悟到一個人生哲理。示例二:兩文都采取“以事寓理”的寫法。示例三:兩文均采取先叙後議、卒章顯志的寫法。示例四:兩文均采取以小見大的寫法。

22.這個标題并不矛盾。我采取這個标題一語雙關,既指朋友總是一個人攀巨石,劈荊棘,在沒路的地方尋找最美的風景,拍攝出與衆不同的作品;又喻指要使我們人生擁有與衆不同的風景,就必須讓自己的生命走一條與衆不同的旅程。

附加題

23. ①死時很美(美在從容面對死亡或美在“康臨刑自若,援琴而鼓”)

②生得很美(美在外表和人格魅力)

③活得很美(美在多才多藝)

④志趣非常(美在喜歡打鐵)

⑤死因很美(美在玄學思想和社會理想,美在不與統治者同流,美在敢為朋友講真話)

⑥死得很美(美在死前人們競相營救、三千學子“請以為師”)

⑦死後很美(美在人們的懷念心祭)

24.①興高采烈的意思是興緻高、情緒熱烈,這裡是寫嵇康打鐵打得專心緻志、興緻高昂、神采飛揚的精神狀态;②前文重在描“形”,此處重在繪“神”,這樣繪聲繪色的描寫,嵇康便形神兼備鮮活起來;③嵇康打鐵的興高采烈與下文懶得理鐘會形成對比;④表現了嵇康的生活之美、志趣之美。

25.(答案略)關鍵信息提示:

惱怒:本想在光天化日之下處死嵇康吓唬不聽話的讀書人,卻引得太學生請願、人們懷念,司馬昭非常惱怒。

堅決:為了維護統治、禮教、尊嚴,司馬昭殺意堅定,不為所動。

尴尬:面對太學生的請願,司馬昭進退維谷、左右為難,不接受民意則逆民心,如果接受無疑是自打耳光。

後悔(悔恨):後悔明目張膽殺嵇康,後悔殺了嵇康落得個壞名聲,後悔“以周公自居”卻殺害了嵇康這個大名士。

(能結合相關内容合理描摹一種心理且語句通暢可得2分,能從兩個方面表現司馬昭複雜心理方可得滿分;第一人稱、第三人稱均可)

26.含義:《廣陵散》當然已經失傳了,“并未失傳”“依然在天地間回蕩”的是嵇康的精神氣質。因為他崇尚自然的那份超然自在,他不與統治者同流的名士風度,他“公天下”的社會理想,這些精神氣質和人格魅力被傳承了下來并深深影響着後人。

作用:(結構上)照應開頭,使文章首尾呼應、渾然一體;(内容上)點明中心,深化主旨;形象生動地表現了嵇康的精神之美,表達了對嵇康的高度評價和贊美之情,給人留下無窮的回味。

七年級下冊語文十三課課後題(七年級語文下冊第16課)7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