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世界十大文學名著,你都讀過了嗎

世界十大文學名著,你都讀過了嗎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1 10:03:50

  作為文學愛好者,對于世界性的文學名著肯定會有更大的閱讀欲望,而這些名著能夠讓你不斷從中發現文學的奧妙,讓你深陷其中無法自拔。那麼,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到城市文化中看看這十大文學名著都是什麼吧。

  一、戰争與和平

  作者: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

  内容簡介:

  《戰争與和平》是世界文學史上的一部不朽名著,作品共四卷。作家以1812年拿破侖入侵俄國為中心,描寫了俄國人民奮起抗擊侵略者的英勇場景,同時也探索了貴族階級的曆史命運問題。小說圍繞着鮑爾康斯基等四大貴族家庭的生活展開,以四個家庭的主要成員的命運為貫穿始終的情節線索,描繪了俄國的社會風尚,展示了廣闊的生活畫卷。

  1805年7月,拿破侖率兵征服了歐洲,法俄之間正醞釀着激烈的戰争。然而在彼得堡上層的人們依舊過着恬靜悠閑的生活,達官貴人們彙聚在皇後的女官兼寵臣安娜·巴甫洛夫娜舉辦家宴招待會上。

  赴宴的有宮廷官高位重的伐西裡王爵和他漂亮卻行為不端的女兒美倫,還有個頭高大健壯的年輕人皮埃爾,他戴着眼鏡,剪短發,穿淺色的流行短褲和褐色燕尾服。皮埃爾是莫斯科著名貴族别竺豪夫的私生子,從小出國留學,1805年他20歲,學成回國到首都謀職。他一進宴會廳,對人們議論拿破侖征戰歐洲頗感興趣。在這裡,他高興地結識了英俊而剛毅的青年安德烈——先朝保羅皇帝的退職老總司令包爾康斯基的長子,兩人很快成了好朋友。

  女主人公娜塔莎是一個貴族小姐,年輕貌美,天真活潑,能歌善舞。哥哥尼古拉是一名英俊的骠騎兵軍官。而娜塔莎一家的朋友皮埃爾也是貴族,他剛從法國留學歸來,對未來尚無打算,常出入于社交場所和在賭桌上消磨時光。

  安德烈應庫圖佐夫将軍的召喚,去任他的傳令官,将出國跟征戰歐洲的拿破侖軍隊作戰,他期望通過這次戰争為自己帶來輝煌與榮耀。

  皮埃爾的摯友安德烈公爵是庫圖佐夫屬下的一名軍官,一次因公來到娜塔莎家,他對娜塔莎一見鐘情。對倆人的婚事娜塔莎的父母均贊同,但安德烈的父親堅決反對,他堅持要等一年之後才能考慮。

  在等待的這一年中,娜塔莎與海倫的哥哥阿納托利相識,她經受不住阿納托利的勾引,打算與之私奔,并緻函安德烈要求解除婚約。雖然私奔企圖未能得逞,但對安德烈卻是一個沉重打擊。

  俄法戰争中,雙方傷亡都很慘重。安德烈在著名的博羅季諾(又名莫斯科瓦)戰役中身負重傷,不久便去世。皮埃爾的妻子海倫也病故于彼得堡。

  1807年6月,俄與法言和,和平生活開始了。

  1812年,俄、法兩國再度交戰,安德烈·保爾康斯基于多勃琪諾戰役中身受重傷,而俄軍節節敗退,眼見莫斯科即将陷于敵人之手了。羅斯托夫家将原本用來搬運家産的馬車,改派去運送傷兵,娜塔莎方能能于傷兵中發現将死的安德烈·保爾康斯基。她向他謝罪并熱忱看護他,但一切都是徒勞了,安德烈·保爾康斯基仍然逃不過死亡之神而去世了。

  皮埃爾化裝成農夫,想伺機刺殺拿破侖,但卻被法軍逮捕而成為俘虜。其妻愛倫于戰火中,仍繼續其放蕩行為,最後,因誤服堕胎藥而死亡。

  幾番奮戰後,俄國終于赢得勝利,皮埃爾于莫斯科巧遇娜塔莎,兩人便結為夫婦,而安德烈·保爾康斯基的妹妹瑪莉亞也與娜塔莎之兄尼克拉結婚,而組成一個幸福的家庭。

  作品影響:

  1、不朽作品

  在所有俄國小說乃至世界所有小說中,若要挑選出一部“最偉大的小說”,人們往往還是會首先提及《戰争與和平》。

  托爾斯泰筆下人物的性格發展合情合理,他的這一藝術手法後來被車爾尼雪夫斯基概括為“心靈的辯證法”。車爾尼雪夫斯基概括出的托爾斯泰的另一傑出的藝術才華,即“道德情感的純淨”,在《戰争與和平》中有突出體現。

  與對道德情感的描寫相關的,還有托爾斯泰的道德學說,即所謂的“托爾斯泰主義”。托爾斯泰主義是在托爾斯泰晚年最終形成的,但其中的一些主要内容,如博愛、不以暴力抗惡、自我完善等,在《戰争與和平》中已有鮮明體現。

  2、文學标杆

  在整個俄國文學的發展曆史中,《戰争與和平》是第一部具有全歐洲意義的小說。俄國文學史家米爾斯基曾說:“這部作品同等程度地既屬于俄國也屬于歐洲,這在俄國文學中獨一無二。”

  一方面,這是一部由俄國人創作的反映俄國人生活的長篇小說,它剛一面世,便令歐洲和全世界的讀者感到新奇、震撼。人們既津津樂道于小說中的人與事,也為小說所體現出的巨大藝術表現力所傾倒,更令人驚訝的是,這樣一部小說竟然出自此前在歐洲似乎并非主流的俄國作家之手。《戰争與和平》構成了俄國小說乃至整個俄國文學崛起的标杆。

  另一方面,這部作為19世紀俄國現實主義文學成就之高峰的俄國小說,卻又最具有全人類性。就内容而言,它不僅是一首宏偉的俄國貴族的“英雄田園詩”,同時它也在抒寫整個人類的愛與恨,生與死,戰與和;就形式而言,它綜合性地繼承了之前歐洲小說的豐厚傳統,将長篇史詩這一藝術體裁發展到極緻。

  正是《戰争與和平》在世界文學史中所具有的這樣的地位和這樣的意義,才使得有人稱它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小說”(毛姆語),“我們時代最偉大的史詩,近代的《伊利亞特》”(羅曼·羅蘭語)。

  俄國作家巴别爾曾說:人一生其實不用讀太多的書,有個七八本便足矣;但是,為了找到這七八本最值得讀的書,則必須先讀完兩三千本。在數以千計的俄國文學名著中,《戰争與和平》這部最偉大作家的最偉大作品,無疑就是最該讀的那幾本書之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