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母嬰

 > 棕色大熊貓七仔

棕色大熊貓七仔

母嬰 更新时间:2024-11-17 19:25:25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記者 樊巍 單劼】《環球時報》記者24日從青海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處獲悉,于今年4月11日放歸大自然的網紅猞猁“天線寶寶”近日傳來野化放歸的好消息。根據四個多月以來的衛星定位監測數據判斷,“天線寶寶”已具備野外獨立生存能力,這标志着本次野化放歸取得初步成功。

青海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工作人員24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猞猁救護放歸是我國野生動物救護放歸的一次嶄新嘗試,取得了多項全國首次,對猞猁及其他青藏高原本土珍稀野生動物的救護及野化放歸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棕色大熊貓七仔(網紅猞猁天線寶寶)1

2021年4月6日,青海省剛察縣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隊在剛察縣吉爾孟鄉牧民家中救護一隻偷羊被捉的猞猁幼崽。青海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聯合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金藝鵬團隊聯合檢查判定:這隻猞猁幼崽11月齡左右,右眼失明,體型消瘦,體重僅有12kg,且反應遲鈍。猞猁通常在1.5歲左右離開母親獨立生活,但這隻猞猁因未知原因提前獨立生活。被救護前,這隻猞猁幼崽捕獵能力不足,導緻長期營養不良,因為猞猁耳尖具有标志性毛簇,形似天線,救護中心故将其命名為“天線寶寶”。

但對于野生動物救護而言,最完美的結局是讓動物重回野外自由生活,這也是救護工作一直追求的目标,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放歸野外是第一選擇。

西甯野生動物園副園長、青海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副主任齊新章介紹稱,猞猁在野外生存時耐饑性較強,以鼠類、野兔等小型動物為食,不需要過于複雜的捕獵技能。“天線寶寶”被救護時約11月齡,已經具備基本的捕獵能力。在經過積極治療後,“天線寶寶”發育正常,身體健康,各項指标顯示也符合野外放歸條件。

為提升放歸成功率,青海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聯合大通北川河源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在保護區核心區為其建造了一處100㎡的“避難所”,并聯合山水自然保護中心,為猞猁佩戴定位項圈。如此,即便放歸失敗,猞猁也可回到避難所或由救護中心及時開展二次救護。

為了在放歸後及時掌握天線寶寶的生存狀況和活動軌迹,救護中心聯系山水自然保護中心的學者,為其設計、訂制合适的衛星定位項圈。

棕色大熊貓七仔(網紅猞猁天線寶寶)2

在“天線寶寶”放歸大自然的過程中,保護區工作人員還不時在網上分享“天線寶寶”野外生存的影像紀錄,這也讓“天線寶寶”迅速走紅,成為了一隻網紅猞猁。

齊新章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在放歸之後,“天線寶寶”嚴格遵循猞猁的“夜行性”,白天休息,夜間活動。截至目前,其已在野外獨立生活134天,衛星項圈共計傳回2279條定位數據,總活動面積約1,400平方公裡。放歸的“天線寶寶”除了在離開避難所前進食了人為提供的半隻兔子和一隻鴿子外,在野放後獨立生存的130多天裡都是自行捕食。

“天線寶寶維持穩定的日活動量,并表現出典型的‘夜行性’日活動節律,說明它具備良好的野外捕食和獨立生存能力,本次野化放歸項目取得初步成功。”齊新章介紹稱。

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此次成功救護放歸取得了多項國内首次,其中包括首次将救護的猞猁從幼體治療飼養至亞成體後進行野化放歸,以及首次使用衛星定位技術對放歸猞猁進行監測。這項技術通過掌握猞猁的野外生活習性及活動規律,有助于對猞猁開展更加科學有效的野外救護和野化放歸。“通過此次野化放歸,我們還建立了猞猁完整的救護放歸流程,為今後建立珍稀貓科野生動物救護放歸标準流程提供了寶貴的經驗。”齊新章介紹稱。

來源:環球時報-環球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母嬰资讯推荐

热门母嬰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