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陝西民間藝術 華縣皮影 社火

陝西民間藝術 華縣皮影 社火

知識 更新时间:2024-09-03 16:20:37

  陝西是中華民族以及華夏文化的的重要發源地之一,有着許多至今還流傳的傳統藝術,那麼在陝西民間藝術中代表藝術之一的華縣皮影和社火大家都有了解嗎?接下來就跟随本期的民族文化一起來看看吧!

  陝西民間藝術

  華縣皮影

  皮影又稱燈影,在燈光照射下以獸皮刻制的人物隔亮布演戲而得名,是我國民間廣為流傳的傀儡戲之一。皮影戲原為宮廷戲,唐以後流傳于民間。陝西是皮影戲的發源地之一。華縣皮影為陝西東路皮影之代表,在全國頗負盛名。

  華縣皮影已有1000多年的曆史,千百年來盛行不衰,在中國的傀儡戲劇中獨樹一幟,它起源于漢,興盛于唐、宋、清。清末民初時演唱班社有二、三十家,本世紀30年代曾發展到48家之多。七十年代後仍有17家,從事皮影藝人數百餘人,著名皮影藝人有潘京樂、郝炳黎、魏振業、李俊民、汪天喜(雕刻)魏治全(雕刻)等十餘人。

  華縣皮影的制作,以上等牛皮為原料,經刮、磨、刻、染、熨、綴等20餘道工序精工細作而成,影人的造型小巧玲珑,高約35厘米,以正側面為主,雕刻刀法以镂空為主,結合傳統的繪畫線描形式、萬字,魚鱗、星眼、梅花、松針等。其作色采用傳統繪畫工筆重彩方法,以镂線分色,用固有色平塗分填,多次烘染,用大紅大綠作強烈對比,镂線計白,自然調和,絢麗諧調,簡潔明快,精緻高雅,不僅用于演戲,也用于收藏,是不可多的藝術珍品。

  社火

  簡而言之,社火産生原始自發的宗教信仰。"因崇拜而思獻媚,假歌舞以祈福佑"。民間祀社風俗歌舞是其主要表現形式。

  社火的特指意義,即是指春節期間民間帶有媚神性質的風俗歌舞。崇拜社神,歌舞祭祀,是為中華最古老的風俗。在中國有着幾千年的傳統和曆史。

  我們現時所說的社火泛指舊時迎神賽會所扮演的各種雜戲。"社"為土地之神,"火"能驅難避邪。"社火"是村與村,社與社為祭祀、悅人和社交,在特定的時間(中國農曆正月初一至十五)内,群衆自發的民間習俗活動。它是民族感情的渲洩,又是才智和生命力展示。意在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國泰民安,萬事如意。

  社火種類較多,有三眼炮、旗仗、鑼鼓、高跷、撓杆、秧歌和各種民間舞蹈等,社火表演中的各種鑼鼓隊頗具特色,其中較為壯觀的要數韓城的百面鑼鼓、挎鼓子、撓杆和大荔的立杆等。百面鑼鼓流傳于韓城、合陽等地,往往排在社火隊伍的前邊,俗稱響器。

  表演時,有120餘人參加,老鼓居中,小鼓四面環列,40面大鑼和40面铙钹分列左右,兩人手持搖杆指揮,鑼鼓敲起,氣勢磅礴,節奏分明,聲傳數十裡,場面雄壯宏偉,群衆編口訣稱贊“百面鑼,随大鼓;铙钹隔,手鑼補;看花哨,數小鼓;看氣勢,像猛虎”。挎鼓子是社火中的祀神樂器,相傳元滅金後,為慶賀勝利,軍民同樂,後人世代沿襲,作為祭祀法王的鼓樂。

  早期表演時,鼓手均頭戴尖頂坡式紅纓涼盔,身披黃馬褂,腰束白色布裙,足蹬戰靴,擊鼓時仰面朝天,馬步蹲裆式擊鼓,有蒙古騎士風度。挎鼓子的樂器除鼓、鑼、铙钹外,還有嗡号(即海螺),帶有古軍樂痕迹,其樂譜有老虎磨牙、釘圪巴、肚子疼等。撓杆是為社火鑼鼓隊渲染氣氛的彩色花杆,表演者女裝打扮(早期為男扮女裝,後改為裝扮時髦的姑娘),手執4米長飾有彩綢花束和串串銀鈴的撓杆(有的還裝有鏡子或印花毛巾、被面等),渾身擺動,雙腿上下有節奏地踩動,撓杆随鑼鼓點、铙钹在空中翻飛,幾十根撓杆上的五色花束在鼓手上空飛舞,場面十分動人。

  立杆是社火隊中祭祀性的表演節目,其表演者為男青年,也着服化妝,手執3米多長的竹杆,在社火隊兩旁活動,行進中做一些騰空翻身的動作。獨杆轎是社火中的雜耍節目,表演時,由兩個身強力壯的男青年着服化妝,肩擡一根木杆,杆上有一身着滑稽服裝的醜角,社火隊行進中,在杆上不斷做倒立、直立等動作,也有驅趕阻礙社火隊前進人群的作用。裝扮醜角的演員一般反應迅速,能言善辯,有即興表演的才能。

  當兩隊社火對陣時,往往要對詩文,内容多是當地的真人真事,雙方互相揭短,有的是對方村裡的趣事怪事,也有指責壞人壞事和不孝子女的。到現今,詩文中加進了歌頌文明新風的内容,既诙諧風趣,又有教育意義。1984年,轄區各縣舉辦了民間社火表演比賽,中國藝術研究院、陝西省藝術研究所對部分縣的社火表演錄了像。20世紀90年代以後,随着電視的普及,大型社火表演逐漸減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