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大地,遍地是寶,其中曆經千年甚至幾千年的古樹現今已然成為了國家重點保護遺産,它們經曆了上千年的風吹雨打仍屹立不倒,時間在它們身上留下了曆史的印記。接下來我們一起和民族文化來看看矗立千年的中國古樹的相關資料!
軒轅柏聳立在橋山腳下的軒轅廟内,側柏屬,樹高20米以上,胸圍7,8米。雖經曆了5000餘年的風霜,至今幹壯體美、枝葉繁茂,樹冠覆蓋面積達178平方米,樹圍号稱“七摟八紮半,疙裡疙瘩不上算”。由于世界上再無别的柏樹比它年代久遠,因此,英國人稱它是“世界柏樹之父”。
據《古今圖書集成》記載,陝西黃帝陵處的巨大側柏樹,為軒轅黃帝親手種植,稱“軒轅柏”、“黃帝柏”、“黃帝手植柏”或“黃陵古柏”。為海内外着名古樹名木,海外僑胞經常在此舉行瞻仰活動。
黃帝陵南側有一石碑,上書“漢武仙台”四字,碑側有高大的土台,傳說漢武帝征朔方回來,即在此祭祀黃帝。橋山東麓是黃帝廟,傳說建于漢代,原在橋山西麓,宋時移此。廟門上方懸一巨大匾額,上書“軒轅廟”三個大字。
黃帝陵前設有祭亭,内立郭沫若親書“黃帝陵”碑。此處最早立的是蔣介石1942年祭拜黃帝時手書的“黃帝陵”碑,後來換成了郭沫若書寫的現存的石碑。碑亭内,存有毛領袖“祭黃帝陵文”手迹碑,孫中山歌頌黃帝的詩篇,以及鄧領袖題寫的“炎黃子孫”、蔣介石題寫的“黃帝陵”石碑。
樹齡研究
有個英國人研究軒轅柏樹齡有3700年,國内有科學家研究說有2000年左右。得《陝西古樹名木》一書,用統計分析的方法研究陝西柏樹生長速度,推知這棵老柏樹的樹齡如下。 書載,除黃帝陵内柏樹(林業分類為側柏)外,陝西有樹木年齡和胸圍數據的側柏一共128棵,樹齡數據部分來自于曆史記載或訪問調查,部分來自于科學測定,出入可能有些,估計不大。128棵樹的樹齡合計是106754年,胸圍合計為376.25米,平均283.73年生長1米。軒轅柏1999年測得胸圍7.6米,那麼樹齡就是2156年,是在公元前157年種下的,那年西漢文帝和景帝交接班。
這個分析有些籠統。陝西南北跨度大,氣候不同,尤其秦嶺南北,冷熱差别大,柏樹生長速度肯定不同。書載陝南側柏42棵,樹齡合計20519年,胸圍合計112.97米,平均181.63年生長1米,這比平均數快了102年。其餘關中(陝北隻有個别樹)有側柏86棵,樹齡合計86235年,胸圍合計263.28米,平均327.54年生長1米,比陝南慢了近146年。按照這個速度,軒轅柏的樹齡為2489年,為公元前490年所植,在春秋晚期,比傳說晚了一倍多。黃帝陵裡另一棵名樹漢武帝挂甲柏胸圍4.5米,按照這個速度樹齡是1474年,是在公元525年所植,那時是北魏孝明帝年間,是武帝時代後面600多年。
關中渭北的側柏生長速度的确太慢了。327年胸圍放大1米,直徑增加31.8厘米,那麼一年直徑增加還不到1毫米。人的性子太急,陪不住,所以曆史上所有的人都死了,樹還活着。
不要說一棵樹活5000年,2000多年也都是奇迹了,人類生生死死,樹卻活了下來,沒有遭遇山火,沒有旱死也沒有澇死,沒有受蟲災,沒有被雷劈,也沒有被缺柴燒的鄉民砍了,沒有被貪婪的财主伐去做棺木,隻能說這是大自然的特别眷顧,曆史的偶然遺存,這一點本已足夠讓人景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