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豆芽媽媽。
近年來,有關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頻發,不得不引起社會各界和父母家長的關注和重視。
人民日報曾公布了一組數據:我國青少年抑郁檢出率高達 24.6%。相當于每4個孩子裡面,就有1個孩子檢查出患有抑郁。
而數據顯示,我國9—18歲的青少年,抑郁症狀檢出率近15%,可以說,稍不留神,孩子可能就會走向抑郁。
我國青少年抑郁檢出率高達24.6%,孩子們的心理健康不容小觑孩子有抑郁傾向并非是他們矯情、脆弱、抗壓能力差,而是心理“生病”了。
這其中的産生并非一朝一夕,而是長期負面情緒得不到有效渠道進行宣洩,而是向内累積、得不到釋放。
作為家長,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不容小觑,一定要多方關注,及時發現端倪,進行有效引導,幫助孩子揮散“霧霭”,走出不良情緒發展的“誤區”。
色彩心理學認為,喜歡這幾種顔色的孩子,可能有“抑郁質人格”潛質其實,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會經曆“陣痛期”,會感到迷茫、困惑,如果情緒得不到合理宣洩,就會在心底積郁成疾。
如果孩子不願說話、不願溝通、心事重重,或者總說一些“沒意思”、“好煩啊”、“我沒用”等否定負面的語言,都可以是“生病”的征兆。
另外,據色彩心理學家分析:孩童時期的娃,性格天真燦漫,一般不會單調的隻喜歡一種顔色。
了解過色彩學的人都知道,顔色可以反映人的心理狀況。
内心純淨柔軟的人更喜歡白色、粉色等馬卡龍色系,溫溫柔柔、粉粉嫩嫩,代表所看到的世界也是純淨無瑕;
而有憂郁氣質的人多喜藍色、紫色、黑色這些高貴神秘的顔色,不希望被人一眼看穿;
而活潑開朗的人更是喜歡明快的顔色,如明黃色、大紅色、草綠色等這些絢爛多彩的顔色帶來的視覺色彩沖擊。
顔色可以代表一個人的偏好,也能如實反映當下心境。
孩子們的世界本應該是五彩斑斓的,如果他們在成長的某一階段,突然愛上了一些“顔色”,家長得留心注意了。
兒童心理學家阿爾修勒博士研究發現:如果孩子偏愛深色調,很有可能證明孩子的性格可能會顯得孤僻壓抑,有抑郁的傾向。若這孩子偏愛淺色調,有可能就會代表這個孩子開朗活潑。
研究發現,有三種顔色被認為是“抑郁色”,如果孩子喜愛或者突然愛上,家長要留意了。
① 黑色
朋友家的閨女上初中二年級了,我印象中之前見小丫頭特别喜歡穿粉紫色的裙子、佩戴亮閃閃的飾品。
這次過年的時候,發現她一身上下,從内到外都是黑色的衣服,黑衛衣、黑褲子、黑外套。朋友說,小丫頭真是長大了,她自己的屋門口還張貼紙條:請勿随便進入。而且自己的日記本還帶鎖。
其實,喜歡黑色本沒啥大不了的。很多成年人都喜歡,認為不挑人、還耐髒。但是如果孩子一反常态,突然喜歡黑色的物品圍繞其中,就得引起家長注意了。
我們知道,黑色代表壓抑、孤苦,是密不透風的包裹内心,很少有孩子喜歡大面積的黑。
若一個孩子偏愛黑色,說明孩子極有可能缺乏安全感,害怕外界侵犯自己的領域和世界。
② 灰色
一個人的性格和當下心情,其實可以和他喜歡的服飾和色彩判斷。
一般來說,心情好的時候,都喜歡穿的明亮一些;心情差,就不想招搖過世、想低調一些。
心理學研究發現,具有抑郁傾向的人,通常在顔色上有一個顯著特點——對顔色的敏感度較低。
更喜歡暗黑色系,例如灰色,沒有明顯的色彩特征,低調、隐匿,看不到任何色彩的希望,如同灰蒙蒙的世界。
心理學治療有一種“繪畫療法”,在診斷的前期,就是通過無意識的繪畫,來判斷此刻的心境和病症。
大寶美術班有個同學,我記得有一次老師讓畫“春天來了”,很多小朋友都畫的是五顔六色的春天,看着畫面明快鮮豔,真有一種“春來了”的感覺。
但是那位小同學畫的卻是另外一種雨中灰蒙蒙的春天景色,頗有一種“清明時節雨紛紛”的蕭瑟之感。
後來老師一了解才發覺,那段時間他爸媽經常吵架、媽媽還離家出走了,孩子一個人經常發呆,所以呈現在畫面上的整體色調也是很消極、暗沉。
③ 深藍色
英文單詞中,憂郁的翻譯就是“blue”,所以大家經常說“藍色是憂郁的”。
其實,在孩子們的世界中,小女孩是喜歡暖色系的,小男孩則喜歡冷色系。
因為藍色在很大程度上被賦予給了男孩,所以很多男孩其實最喜歡的顔色,脫口而出都是藍色,這裡面的喜歡沒有什麼情感特色。
但在色彩心理學中,淺藍色代表憂郁淡然,喜歡藍色的孩子通常性格比較内向,但是深藍色卻是代表沉悶。
憂郁是一種情緒,抑郁是一種心理疾病。憂郁和抑郁雖然隻是一字之差,但是很容易轉化。
例如内向憂郁的孩子性情溫柔,如果生活中遭遇挫敗很容易發展成抑郁。
發現孩子情緒敏感,家長要及時幫助孩子改善消極情緒其實,喜歡某種顔色可能是孩子的心血來潮,也可能是“氣質使然”。
喜歡一些暗黑色系隻能說明孩子具備“抑郁質”人格潛質,“抑郁質人格”不是郁抑症,隻是人的氣質性格類型之一。
但是這類氣質的孩子内向謹慎、遇到困難容易退縮,看待問題更加悲觀和情緒化,更應該得到大人的關注。
當家長發現孩子某段時期,突然偏愛某個顔色,再結合觀察下孩子近期的表現,是不是沉默寡言、悶悶不樂,對任何事情提不起興緻,是不是自卑、情緒不佳,及時發現孩子情緒敏感,對孩子情緒進行疏通,防患于未然。
① 和孩子敞開心扉,多溝通交流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最信任和依賴的還是父母。
孩子遭遇消極情緒,家長多和孩子溝通,以平等的姿勢,不以家長的權威震懾孩子,相信耐心的聆聽和教導,孩子能夠聽得進,打消不良情緒。
去年疫情期間,大寶因為網課事宜和老公起了沖突,後來我們給他寫了封信,晚上念給他聽聽,他反抗抵觸的情緒很快就消散,投入到正常的學習中了。
② 營造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
良好溫馨的家庭氛圍是孩子情感培養的溫床,可以帶給孩子源源不斷愛的滋養。
一個好的家庭是,爸爸愛媽媽,媽媽也愛爸爸和孩子。
在家庭中,親密關系和親子關系的構建同等重要,父母遇到問題心平氣和的溝通,不互相指責推诿,孩子才會習得這種處事思維習慣,獨立、自尊、有責任。
③ 因材施教,找到孩子長處、建立信心
每個孩子都是與衆不同的,千萬不要拿自己孩子的弱點和别人孩子的長處比,比來比去自己生氣不說,還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認為自己就甘于人下、一無是處。
父母有責任、也有義務幫助孩子找到他的興趣愛好和長處,“發揮所長”;
多帶孩子出去見見世面,感受一下外面世界的磅礴,和自己内心的小世界相比,一些煩惱自然就煙消雲散,孩子的不良情緒也就及時排解了。
今日話題:你家孩子喜歡什麼色調?有特别偏愛的顔色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