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6月1日消息(總台央廣記者韓雪瑩)今天(6月1日)是國際兒童節。孩子是世間最純真、最美好的天使,童年會留下最難忘、最深刻的記憶。“六一”,童年時對這一天的期盼,是閃閃發光的重要時刻。
“六一”兒童節到來之際,中國之聲推出特别策劃《禮物》,聽聽孩子們對世界充滿詩意的理解和想象,感受他們發自内心的愛。這個專屬于孩子的節日裡,我們該送給他們什麼?一起來守護他們的健康、笑容和夢想。6月1日推出第五篇《馬蘭花兒開》。
席慶茹:我叫席慶茹,今年11歲,是阜平縣馬蘭花兒童聲合唱團的團員。今年2月,我們登上了北京冬奧會的舞台,演唱了《奧林匹克頌》。
2月4日晚,鳥巢,北京2022年冬奧會開幕式。當奧林匹克會旗冉冉升起,耀眼的舞台燈光同時打在44名稚嫩可愛的孩子身上,他們用希臘語高唱《奧林匹克頌》。他們是河北省阜平縣馬蘭花兒童聲合唱團的孩子們,年齡最大的11歲,最小的隻有5歲。來自太行山深處的清澈童聲仿佛帶着泥土的芬芳,在那一晚唱響夜空,驚豔了世界。
馬蘭花兒童聲合唱團在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歌唱(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席慶茹就是這44名演唱者之一。她從沒想過,自己從阜平縣城南莊鎮馬蘭村第一次來到北京,就能見到如此“大世面”。
“我們這麼小都能進去鳥巢,還能站在舞台上面唱歌,沒有想過。第一次去鳥巢的時候,大家都說‘哇塞,鳥巢怎麼這麼大’!大家就說起來鳥巢是哪年建的,我還猜是2021年建的,他們說都不對,就一直猜。”席慶茹說。
馬蘭花兒童聲合唱團的孩子們第一次走向通往世界的舞台(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席慶茹和她的合唱團小夥伴們與音樂結緣,還要從合唱團的領隊、在馬蘭村支教18年的鄧小岚奶奶講起。席慶茹回憶:“第一次見到鄧老師的時候是在馬蘭村的‘音樂城堡’,那裡可好看了,跟迪士尼公主住的房子差不多。那時候是送我堂姐去鄧老師那裡學拉琴,我也跟着去了。鄧老師朝我招招手,我跟鄧老師說,我從小就喜歡音樂,我也想拉琴,想參加馬蘭小樂隊。鄧老師說,‘可以,但是你得長大點’,那時候我才幼兒班,還不能學樂器。”
鄧小岚教馬蘭村的孩子們學習樂器(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席慶茹口中的鄧小岚老師,是晉察冀日報首任社長鄧拓的女兒,位于太行山腹地的馬蘭村正是報社舊址所在地。1943年,日寇對晉察冀邊區進行瘋狂掃蕩,19位馬蘭鄉親為掩護報社同志慘遭殺害。在戰火中呱呱墜地的鄧小岚3歲前一直被寄養在馬蘭村附近一戶老鄉家裡,在她心裡,馬蘭村就是生養她的第二故鄉。
鄧小岚(左)與父親鄧拓、母親丁一岚和弟弟妹妹們。鄧拓是著名新聞工作者,曾任《晉察冀日報》《人民日報》社社長兼總編輯;丁一岚也曾是《晉察冀日報》的一員,後又擔任了開國大典的播音員和北京人民廣播電台首任台長。(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2003年清明節,鄧小岚回馬蘭村為烈士掃墓,随口問前來掃墓的少先隊員們會唱什麼歌,當時孩子們的反應刺痛了鄧小岚的心。鄧小岚生前回憶:“我就說,‘小朋友,你們給爺爺奶奶唱個歌好不好’,孩子就是不吱聲。當時我就覺得,你看我們馬蘭村的孩子,都不會唱歌。小孩子不會唱歌,你說多悶得慌啊!所以我就想着,我以後要是有空,一定教他們唱歌。”
2004年,為了這些故鄉的孩子們,61歲的鄧小岚回到馬蘭村,當起了一名支教音樂老師。
2006年,鄧小岚在馬蘭村創建了第一支樂隊——“馬蘭小樂隊”,從那以後,音樂就像五線譜上的“哆瑞咪”,一步步走進馬蘭娃娃的心裡。
在鄧小岚的動員下,親戚朋友們也捐出自己的鋼琴、小提琴、手風琴,為孩子們創造學習音樂的條件(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席慶茹也如願在二年級時加入到馬蘭小樂隊,先學唱歌,三年級學會了彈吉他,現在她上四年級,這半年,又學會了拉小提琴。每天下午第三節課下課後,都是音樂課時間,這是席慶茹盼了一天的時刻。上音樂課拉琴時,席慶茹和小朋友們會叫鄧小岚“鄧老師”,平時和鄧小岚一起玩兒的時候,則會叫她“鄧奶奶”:“鄧奶奶給我們講之前馬蘭小樂隊第一批學生現在怎麼樣了,還跟我們講他們小時候有多麼調皮、怎麼用心地學知識。她有時候還帶我們去山上、去河邊玩。”
在山林裡、小溪邊放聲歌唱的馬蘭村少年(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從北京坐火車一個半小時到河北定州,換長途車三個小時到阜平縣城,再換公共汽車、走一個小時山路到馬蘭村——2010年當地高速路開通前,鄧小岚“回馬蘭”要花大半天時間;從每兩個月回來三次,追加到一個月兩次,甚至回來得更頻繁、停留的時間越來越久……
馬蘭花兒童聲合唱團帶隊老師、阜平縣城南莊鎮夏莊學區中心校校長劉凱回憶,鄧老師永遠把苛刻留給自己,把無限的愛意留給孩子們:“後來我們移民搬遷,建了馬蘭小區,特意給鄧老師在一樓留出一套房子來。鄧老師客廳裡放了一塊五線譜的黑闆和孩子們的課桌;幾個卧室裡放得更多的就是床,有的卧室裡放了三、四張單人床,有的放了兩張。我問鄧老師,放這麼多床幹嘛?鄧老師說,孩子們在訓練的過程中如果感覺到累,可以在床上休息一會兒。我又問她,哪個是您的床?鄧老師給我指了一個,我過去摸了摸,下邊是木闆,上邊是一層比較薄的棕墊,再上邊就隻鋪着一層薄薄的褥子。”
劉凱(右上一)和鄧小岚以及合唱團的孩子們一起見證冬奧盛會(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音樂就像一粒粒種子,漸漸種進了孩子們心裡,進而生根、發芽、成長。席慶茹從以前在外人面前不敢說話的小女孩兒,變成了如今自己口中“什麼話都敢說”的“大大咧咧的姑娘”,她覺得,是音樂讓她變得更活潑、更開朗。鄧小岚認為,孩子們的變化都是自然和必然的,“音樂會給他們很多慰藉、很多力量,我希望音樂以後一直是他們的朋友。”
鄧小岚把孩子們從大山裡送到鳥巢的舞台上(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2021年9月,北京冬奧組委會到馬蘭村挑選能到冬奧會開幕式舞台上唱歌的孩子,由馬蘭小樂隊的幾位成員和城南莊鎮其他4所小學的孩子們共同組成的馬蘭花兒童聲合唱團成立了。4個多月的時間,鄧小岚全程陪伴在孩子們身邊,從零開始,用拼音學習希臘語,每天進行視唱練耳訓練,最終演繹了全世界人們在北京冬奧會開閉幕式上聽到的經典。
鄧小岚和馬蘭花兒童聲合唱團的孩子們在一起(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奧林匹克頌》的歌詞和旋律在慶茹心裡刻下了永恒的記憶,冬奧經曆也許會讓她的未來和音樂緊緊相連。她一直記得,第一次走進鳥巢時的驚喜,“山裡的孩子可苦了,我也想讓他們開心點、高興點,讓他們也能登上這樣大的舞台。我小時候的夢想是跟我堂姐一樣,長大拉小提琴;現在就想當一名音樂老師,回山裡教孩子們,讓他們也感受音樂的快樂。”
學習中的席慶茹(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實際上,鄧老師不僅給馬蘭村、給阜平縣的孩子們留下了能伴随一生的禮物,也為年輕的音樂老師們留下了一筆寶貴的财富。阜平八一學校青年音樂老師高玥,從馬蘭花兒童聲合唱團成立開始,就作為生活老師和音樂助教陪伴在孩子們身邊,和鄧小岚短暫交集的半年,她親身感受到了鄧老師對孩子們的耐心和愛心,對山村孩子的音樂教育也萌生了更多思考:“我覺得我之前還挺浮躁的,如果一個小孩一直追着屁股後面,可能會覺得孩子怎麼這麼多問題。但是現在我還是挺喜歡他們追在我屁股後面問的,也有很多之前不敢說話的小朋友,現在願意跟我分享小朋友們之間發生的小故事。”
鄧小岚潛移默化地影響着青年音樂教師高玥(左)(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今年的“六一”兒童節,劉凱校長和高玥老師帶着馬蘭花兒童聲合唱團的孩子們來到城南莊鎮,參加夏莊學區的校園文化藝術節展演,和更多學校的小朋友們一起用歌聲歡度節日。席慶茹已經興奮了好幾天:“過‘六一‘兒童節特别快樂,能唱歌、能跳舞,有時候還會發吃的,就特别開心。今年的‘六一’兒童節,我可期待了,因為之前是在我們自己學校過的,這回直接來到了鎮上的夏莊學校,能看見哥哥姐姐們表演,他們唱得可好了。”
馬蘭花兒童聲合唱團參加夏莊學區的校園文化藝術節展演(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隻是,這個“六一”,孩子們的鄧老師、鄧奶奶,不能再陪伴他們了——她的生命定格在了馬蘭的這個春天。
因在馬蘭村籌備兒童音樂節時突發腦血栓,經醫治無效,鄧小岚于2022年3月21日與世長辭,享年79歲。
在鄧小岚意外離開的五天前,她帶着馬蘭花兒童聲合唱團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經典詠流傳·大美中華》的舞台上共同演唱了《春夜洛城聞笛》(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這首鄧小岚和孩子們共同演唱的《春夜洛城聞笛》,是她留給世界最後的歌聲。她用真情澆灌的大山裡的一朵朵“馬蘭花兒”正競相開放。
和孩子們一起錄制節目的鄧小岚(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席慶茹說:“這個‘六一’童節,我好想讓鄧老師回來陪我們過,但她回不來了,我們隻能給她唱首歌讓她聽聽。鄧老師,我會把您教給我們的歌一直唱下去,教給别的小朋友,讓他們一直傳唱下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