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聯系、娛樂等這些生存最基本的需求,現在我們足不出戶,隻要一部手機就可以完成,這是科技給我們帶來的便利。在虛拟的世界,你可以是英雄,可以高談闊論;但在現實的世界,你可能連開口和陌生人說一句話都要考慮許久。
在網上很多群聊天時,我常聽到有人形容自己說“我是社恐,在網上我可以高談闊論,但一說到線下見面我就瑟瑟發抖”。在網上我們彼此之間唯一的聯系是一根網線,而我随時都能切斷這種聯系,這是在現實中所做不到的。
或者這就是我們如此沉迷于網絡的緣故,享有更大的自由和掌控權。但這種權利是會有代價的,其中之一就是上面所提到的“社恐”。
不久的未來VR将成為現實,這是一種怎樣的東西呢?這是一種讓呆在家就能讓我們體驗到在現場所有真實感受的虛拟設備,比如在家購物就能享受現場試穿的功能、在家就能和醫生面對面交流、在家就能享受現場觀看足球賽的真實體驗.......
當“虛拟”逐漸變成“現實”,我們要特别注意不要因為社恐而躲進網絡世界,不要讓網絡世界的自由和便利代替了現實世界的交流。
安娜•威廉姆森本是英國知名的電視節目主持人,十幾年前她患上了焦慮症,情緒崩潰從此走向人生的另一面。她花了十幾年的時間不僅走出了自己的焦慮症,而且成為了心理咨詢師以及NLP高階執行師。
在《焦慮性人格自救手冊》這本書中,安娜以患者和治療師的雙重身份,将自己十幾年應對焦慮情緒的經驗和體會,變成了切實可行的指導步驟,希望能消除大衆對心理健康問題的羞恥感,幫助焦慮型讀者逐漸克服焦慮,建立自信,找回快樂的人生。
一、焦慮是否等于疾病?
你會希望自己有焦慮症嗎?我想你的回答一定是“不,我一點也不想”。我們害怕被人貼上“怪人”、“瘋子”一類的标簽,因為在我們看來焦慮症=“嚴重的心理疾病”;然而事實卻是,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在生命中的某個時候遭遇焦慮。
所以我們有必要正确地認識“焦慮”這種現象,焦慮其實是一種正常的情緒,它是精神壓力逐步累積,最後達到一個人在身體和心理上無法恰當應對的程度,然後表現出來一些應激的症狀,比如大腦一片空白、心髒劇烈跳動、掌心冒汗等等。
焦慮其實還是我們自我防衛機制的一種。在原古時代,原始人的身邊充斥着危險,當他感覺到威脅時,身體就會自動進入保護機制,兩眼晶亮警惕周圍環境、心跳加速、呼吸變快等等,他的身體和精神都會被激發,随時準備好應對威脅:是戰鬥、逃離還是原地不動。
這種機制一直存在于大腦中,但大腦無法區分想象和真實的危險,因此當我腦海中想象的危險足夠真實、清晰,就會引起焦慮的情緒,促發大腦做出回應。比如因為害怕人群,不斷想象人群中可能發生的可怕事情,并一直伴随着恐懼、害怕的感覺,那這種焦慮的情緒就會被不斷被強化,然後變得越來越焦慮。
所以焦慮的存在是有道理的,但如果它是在我們不需要的時候釋放信号,那才是使我們受到驚吓的,需要解決的焦慮症問題,比如我們接下來要說到的社交焦慮。
二、如何走出社恐的怪圈
社恐是一種特殊的焦慮,也就是前面說的大腦在不需要的時候釋放焦慮信号所緻。它有着特定的場景,即當一個人處在有可能會被他人評估的社交場合時,才會産生恐懼等不适情緒。
它的典型特征就是特别在意别人對自己的看法,有社交焦慮的人常常害怕自己表現得不夠好,害怕遭遇尴尬、批評、被拒絕和羞辱等情況。但是我們自身的發展和溝通能力的提升,卻有賴于與不同的人交流,因此如何克服對社交的焦慮恐懼就顯得很有必要。
在書中作者給出一些技巧幫助我們克服這些問題:
1、對社交進行權衡,制定計劃
很多時候,我們為什麼會焦慮,是因為“未知”,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不知道有誰會出現,不知道結果會是什麼,這些都會讓我們緊張起來。所以增加自己即将參加的這場社交活動的了解度,有助于我們保持平靜的心情。
A、進入社交場合之前,了解該場社交的相關信息,比如周邊環境情況、參會人員、主題等等。
B、通過回答以下5個問題,讓你看清自己内心對将要經曆的事情是怎樣的感覺,讓情緒能保持客觀,從而做出正面的判斷。
l 如果我參加某某活動,會發生什麼?l 如果我不參加某某活動,會有什麼後果?l 如果我參加某某活動,不會發生什麼?l 如果我不參加某某活動,不會發生什麼?l 最糟糕的情形會是什麼?
在參加活動前思考這些問題,可以幫助你認清現實情況,減少失控的感覺,同時減弱被各種負面瑣事困擾,從而産生焦慮的情況。
C、提前準備适合的談話素材庫
社交焦慮最常見的就是突然大腦一片空白,無法與人交流從而産生尴尬和窘迫的感覺,這種感覺又反過來會加深焦慮,從而形成惡性循環。所以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可以根據場合的不同提前準備幾段合适的談話内容、問題甚至自己的趣事,這樣也可以緩解現場的焦慮感。
要注意的一點就是不要選擇那些隻需要“是”或“否”的封閉性問題,而是要選擇可以讨論或回答的開放性問題。比如“你今天過得怎樣?”、“你對某某事件是怎麼看的?”、“你能否講講剛剛提到的......”等等。
2、扮演社交高手或觀察現場的其他人
A、扮演社交高手
展示自己對社交焦慮的人來說,在一開始是一件艱難的事,特别是害羞型的人。那我們就換成另一種有趣的方法:角色扮演,找一個你佩服的社交高手,了解他在社交場合是如何表現、行事的,把自己當成演員去扮演這個人。
這種方法需要你去了解這個人,然後借鑒他的行為技巧和琢磨他的思考方式等等,好處就是不需要強逼自己去打開自己的内心,也不需要把目光全部集中在自己身上從而造成更大的壓力。反而可以在模仿扮演的過程,逐步建立自己的自信,然後逐步把自己的特質替換掉借鑒來的特質。
B、觀察現場的他人
把注意力轉移到别的人和事上,去和别人聊天,逐步融入現場環境,是緩解焦慮的有效途徑。而且觀察周圍的人,你也會發現很多人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焦慮情緒,和别人一樣也會讓你身上的壓力減少很多。
3、制定逃離計劃
逃離計劃,即在社交場合中你可以在任何的時候選擇離開,這完全由你來決定的。在社交場合時,你可以留意大門和緊急出口,然後選擇自己要站或坐哪裡,方便在你想離開的時候,能夠快速離開。
雖然你已經認識到焦慮是一種正常的情緒,也是大腦自動保護機制的一種,甚至嘗試了以上的建議和方法,但你也許還是會有“馬上逃離”的情緒,你無需對此感到内疚,因為擺脫社交焦慮并非易事。
當我們處于焦慮、崩潰絕望的時候,看書是一個可以解決問題的方法,但是,我們需要的不是晦澀難懂的專業書籍,畢竟焦慮的我們是無法集中注意力來消化一大堆的理論知識。
我們需要的是易閱讀,能給我們安慰的文字,能嘗試的建議技巧,能感覺到自己被理解的書籍,《焦慮型人格自救手冊》就是一本這樣的書。作者稱這本書為口袋指南,易懂直白,分享實際的個人面對焦慮的經驗,給出的是經過實踐,足以應對常見焦慮的建議和技巧。
在本書中除了上面提到的“社交焦慮”内容,還有關于“焦慮失眠”、“驚恐發作”、“情緒低落”、“自我麻痹”、“身體不适”、“運動、飲食焦慮”等内容,作為一本指南性的書籍,它涉及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值得一看。
焦慮不應該被貼上已治愈的标簽,也不應該成為一種定義你的心理疾病,正如作者所說“焦慮是健康而且正常的——前提是人們能以正确的方式對待它。”我們所需要做的就是學習如何正确去對待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