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意思:傳說古代有個叫伯牙的人,他彈琴隻有鐘子期聽得懂。後來用“知音”比喻知己。
2、知音拼音:zhī yīn
3、出處:《豔陽天》第六九章:“可見到‘知音’了,哪還肯白白地放過去呢?”
4、知音一詞來源于俞伯牙與鐘子期(相傳為春秋時代的人)的故事。相傳俞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琴,伯牙每次想到什麼,鐘子期都能從琴聲中領會到伯牙所想,子期死後伯牙再不彈琴因為再沒有知音的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