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隻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骊山雨罷清宵半,夜雨霖鈴終不怨。
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譯文」
與意中人相處應當總像剛剛相識的時候,是那樣地甜蜜,那樣地溫馨,那樣地深情和快樂。但你我本應當相親相愛,卻為何成了今日的相離相棄?如今輕易地變了心,你卻反而說情人間就是容易變心的。
我與你就像唐明皇與楊玉環那樣,在長生殿起過生死不相離的誓言,卻又最終作決絕之别,即使如此,也不生怨。但你又怎比得上當年的唐明皇呢,他總還是與楊玉環有過比翼鳥、連理枝的誓願。
「賞析」
《木蘭花令·拟古決絕詞》又名《木蘭花·拟古決絕詞柬友》、《玉樓春·拟古決絕詞》、《木蘭詞·拟古決絕詞柬友》。
納蘭性德的這首詞是借用漢唐典故而抒發“閨怨”之情。詞中描寫了一個為情所傷的女子和傷害她的男子堅決分手的情景,借用班婕妤被棄以及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的典故,通過“秋扇”、“骊山語”、“雨霖鈴”、“比翼連枝”這些意象,營造了一種幽怨、凄楚、悲涼的意境,抒寫了女子被男子抛棄的幽怨之情。
第一句“人生若隻如初見”是整首詞裡最平淡又是感情最強烈的一句,一段感情,如果在人的心裡分量足夠重的話,那麼無論他以後經曆了哪些變故,初見的一刹那,永遠是清晰難以忘懷的。“何事秋風悲畫扇”借用漢朝班婕妤被棄的典故,本應相親相愛的兩人,但卻成了相離相棄,又将詞情從美好的回憶一下子拽到了殘酷的現實當中。
第二句“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寫出了主人公納蘭性德深深地自責與悔恨。納蘭性德不是一個負心漢,隻是當時十多歲的少年還沒主宰自己的命運。其實像李隆基這樣的大唐皇帝都保不住心愛的戀人,更何況是納蘭。
第三句“骊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零鈴終不怨”,借用唐明皇與楊玉環的愛情典故,說即使是最後作決絕之别,也不生怨。
第四句“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化用唐李商隐《馬嵬》詩句,承接前二句句意,從另一面說明主人公情感之堅貞。
「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1655年-1685年),清朝著名詞人,葉赫那拉氏,字容若,滿洲正黃旗人,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諱改名為性德,一年後太子更名胤礽,于是納蘭又恢複本名納蘭成德。号楞伽山人。
納蘭性德父親是康熙朝武英殿大學士、一代權臣納蘭明珠。母親愛新覺羅氏是英親王阿濟格第五女,為一品诰命夫人。其家族納蘭氏,隸屬正黃旗,為清初滿族最顯的八大姓之一,即後世所稱的“葉赫那拉氏”。納蘭性德的曾祖父是女真葉赫部首領金石台。金石台的妹妹孟古,嫁努爾哈赤為妃,生皇子皇太極。
納蘭性德自幼飽讀詩書,文武兼修,十七歲入國子監,被祭酒徐文元賞識,推薦給内閣學士徐乾學。十八歲參加順天府鄉試,考中舉人。十九歲參加會試中第,成為貢士。康熙十二年因病錯過殿試。康熙十五年補殿試,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賜進士出身。後拜徐乾學為師,他于兩年中主持編纂了一部儒學彙編--《通志堂經解》,深受康熙皇帝賞識。
納蘭性德十分欣賞李煜,他曾說:“花間之詞如古玉器,貴重而不适用;宋詞适用而少貴重,李後主兼而有其美,更饒煙水迷離之緻。”此外,他的詞也受《花間集》和晏幾道的影響。
納蘭性德著有《通志堂集》、《側帽集》、《飲水詞》等詞集,其詞以“真”取勝,寫景逼真傳神,詞風“清麗婉約,哀感頑豔,格高韻遠,獨具特色”。《納蘭詞》作為納蘭性德的作品,不但在清代詞壇享有很高聲譽,在整個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彩奪目的一席之地。縱觀納蘭性德的詞風,清新隽秀、哀感頑豔,頗近南唐後主李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