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倉颉造字主要信息

倉颉造字主要信息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05 12:57:21

相傳,在距今大約4600年時,黃帝史官倉颉,受到鳥獸足迹啟發,随後創造了文字,以至于“天雨粟,鬼夜啼”。

然而,從黃帝到戰國,史書上一直沒有倉颉記載,直到戰國晚期才突然出現“倉颉造字”之說,最早記載的是戰國晚期荀子指出“好書者衆矣,而倉颉獨傳,一也”,後來形成了“倉颉造字”傳說,将造字功勞全部歸于倉颉。

由于黃帝到戰國晚期,中間相隔2300餘年,沒有絲毫倉颉造字的記載,因此倉颉一度被認為是虛構人物。況且,賈湖刻符、雙墩刻符、陶寺刻符、莊橋墳刻符等考古證實,中國文字也不可能是一個人發明的,“倉颉如果确有其人,也隻是文字創作者之一,或文字整理者或頒布者”,這與荀子觀點大緻相同。

以常理判斷,倉颉在造字中的貢獻,大概率是規範整理或某種使用之功,這個話題暫且不談。問題在于,倉颉無聲無息2300餘年後突然出現,到底是倉颉其實并不存在,還是有着其他原因?對此,甲骨文揭開了颠覆性的一幕!

倉颉造字主要信息(造字的倉颉為何叫)1

欲要搞清楚“倉颉”此人之前,先要明白兩條曆史常識:

首先,在沒有文字,或者文字使用不廣泛的時代,人們的稱号往往“有音無字”,就是有讀音但沒有對應的文字。到了文字普遍被使用,以及姓名規範等之後時,後人已經搞不清前人“名理”了,隻能根據口口相傳的讀音,找一個相應讀音的文字記錄下來。

故而,先秦史書上的“伏羲”,又被稱之為宓羲、庖犧、包犧、伏戲;商纣王本名為“受”,但卻被周人寫成“纣”,因為“纣”與“受”讀音相似。同樣的道理,很多上古名人都有多個讀音大緻相同、文字不同的名字。

那麼,“倉颉”這一稱呼,是不是造字倉颉的本來名字,本來就是這麼寫的?以相隔數千年的時間來看,大概率是讀音類似,但不是“倉颉”這兩個字。

倉颉造字主要信息(造字的倉颉為何叫)2

其次,傳說中的上古人物,由于過于久遠,同一個人卻會被分成數個人,或者數個人被合成一個人。

根據先秦文獻記載,帝喾、帝俊的後代都叫後稷,帝俊、帝舜都娶了女英,帝喾、帝舜都是商人始祖,因此帝喾、帝俊、帝舜三人實際可能是同一個人;同理,先秦時将炎帝與神農分開記載,史記中也沒有說神農、炎帝是同一人,漢代時将神農炎帝合二為一,由此流傳至今。

那麼,倉颉是獨自存在的某個人,還是由某個人分化而來的?相傳倉颉是黃帝史官,但史官是由巫師這個職業分化而出(分化出巫、祝、蔔、史等),換言之上古時期職能模糊,一個人能做很多事,就像漢代文武沒有明确區分一樣,宰相上馬可以作戰、下馬治國,社會越發展分工越精細,之後才分化出了“史官”,因此黃帝時不太可能有史官。如果倉颉是史官,那麼就可能是從其他人身上分化出了“史官”這一部分,讓其單獨成為一個人。

倉颉造字主要信息(造字的倉颉為何叫)3

搞清楚了這兩點,再來看商代重要人物——商契。

商契是商朝第一代先公,先秦文獻中寫法不一,有過“偰”、“禼(本義為蟲子)”、“契”等,後來才固定為“契”,因此“契”是不是他的本名寫法并不确定。

不過,從甲骨文契字字形來看,商契與倉颉存在某種聯系。

甲骨文上的契字(見下圖),由“豐”與“刀”構成,其中“豐”中一豎代表木頭,三橫代表刻痕,因此本義就是“刻寫”,甲骨文又可以說是契文或殷契。後來下部加了一個“大”,代表的是“大約”,就是“不可推翻的大的約定”。

倉颉造字主要信息(造字的倉颉為何叫)4

《釋名·釋書契》記載:“契,刻也,刻識其數也。”根據如今考古發現,最早的文字不是書寫的,而普遍是刻劃出來的,刻在陶器、竹木簡、占蔔甲骨、玉石等上面。

也就是說,商契之契的本義是契刻文字,甲骨文就是契刻文書,但前提是要有文字,沒有文字或文字不規範的話,商契就要造字(創造或規範部分文字),這就與倉颉造字存在了某種聯系。

以“契”為名,雖說未嘗不可,但總讓人感覺奇怪,更不太符合商人取名的習慣。因此,“商契”或“商偰”應該是他契刻文字的功績,由此被商人流傳,而不是他的真實名字。事實上,甲骨文中沒有以“契”為名的商朝先公,這就進一步說明商契不是本名。

倉颉造字主要信息(造字的倉颉為何叫)5

從史料上看,商契是帝舜時的司徒,孟子說堯舜“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别、長幼有序、朋友有信”,掌管教化之職,規範或創造文字,再刻木記事,正是他們的職責,因此“商契”率先發明契刻文字是順理成章的事情。當然,“商契為司徒”應該是後人賦予的,帝舜時代未必有這個官職,或者說是後人在商契職能範圍内分化出的一個職責,然後賦予司徒職務。

另外更為巧合的是,從商契與倉颉的讀音上看,兩者讀音極為相似,也說明商契與倉颉存在某種聯系。

總之,商契大概是一位身兼巫師的部落酋長,為了便于與鬼神溝通,于是創造了契刻文字。但周代文人在描述商契時,将之拔高到了“商契始創教化”,成為教育事業的鼻祖,于是他就不能再成為“造字者”了,因為造字是史官的職責,說“(史官)商契造字”就有貶低商契地位之嫌。于是乎,可能也與曆史過于久遠、已經搞不清楚真相有關,古人就将“造字者”分化出來。

需要說明的是,商契未必是第一個發明契刻文字之人,也未必是第一個規範文字之人等,但商族建立了商朝,成為曆史的勝利者,所以商契美名流傳。

倉颉造字主要信息(造字的倉颉為何叫)6

由此可見,商契除了是商族酋長之外,還有一個“發明”契刻文字的身份,就是“商契造字”,但根據先秦文獻記載,商契可能還有一個身份。

契刻文字是用于與鬼神交流,不是用于與人交流,因此商契的身份無疑應該是部落大巫,而部落大巫還有一個職能是掌管舞蹈,因為巫師做法時往往會手舞足蹈,這個習俗流傳至今。

根據《呂氏春秋》記載,堯舜時有一個“樂正夔”。所謂“夔”,“神魖也。如龍,一足,從夊;象有角、手、人面之形”,一種人面獸身的鬼神,上半身像人,面部像鬼神,下半身像龍,隻有一條腿,屬于半人半獸、半人半鬼的形象。放在3000多年前,“夔”就猶如當時的巫師形象。(下圖,清宮獸普——夔)

倉颉造字主要信息(造字的倉颉為何叫)7

《呂氏春秋·慎行論·察傳》記載:魯哀公問于孔子曰:“樂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樂傳教于天下,乃令重黎舉夔于草莽之中而進之,舜以為樂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聲,以通八風,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樂,天地之精也,得失之節也,故唯聖人為能和樂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

“樂正”是一個官職,但在堯舜時大概率還不存在,至少甲骨文上還沒有發現這個官職,因此“樂正夔”應當是周代文人賦予的。更重要的是,“樂正夔”做的是巫師所做的事情,而商契是帝舜時期的巫師,且文獻中說“夔于是正六律,和五聲,以通八風”讓天下大服,與商契“和合五教”的教化讓天下大服又有所重疊,那麼文獻上的“樂正夔”與“商契”是不是同一人?

值得一提的是,甲骨文中沒有“高祖契”,卻有“高祖夔”,而他可能與“樂正夔”是同一人,也就是商契的本名。畢竟,商契發明契刻文字後,甲骨文上理當記錄了他的名字。

倉颉造字主要信息(造字的倉颉為何叫)8

可見,古人從商朝始祖商契——巫師兼部落酋長的身上,分化出“部落首領商契”、“造字的商契”,可能還有“樂正夔”。

起初,人們對造字曆史并不重視,故而隻是口口相傳“商契造字”,但到戰國時期,随着諸子百家的出現,人們開始重視文字,在追溯文字起源時,可能已經忘記了造字與商人有關,于是根據口傳曆史的讀音,将之說成了“倉颉造字”,并将之載入史冊。

至于倉颉與黃帝的關系,應該是戰國文人虛構的,原因在于春秋時堯舜還是帝王之首,但戰國時黃帝被人為提前,現代較為公認的結論是“周人的古史系統有三次建構,逐步将祖先的時代提前,最終以黃帝為祖”,由此讓黃帝變成了五帝之首,于是文人就将“史官之首倉颉”與黃帝配對,最後倉颉成了黃帝的史官。

因此,“倉颉”并非虛構人物,而應該是一個真實人物,隻不過是從商契身上分化而來,後來又經過曆史的層累地造,最終形成了“黃帝史官的倉颉”。

參考資料:《史記》、甲骨文、《呂氏春秋》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