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明朝空印案解密

明朝空印案解密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05 19:12:13

電視劇《山河月明》最近火熱,但劇中卻出現了一幕非常“擰巴”的劇情:胡惟庸的落馬竟是被“空印案”引起的,更奇怪的是,“空印案”竟然是由錦衣衛查辦的。

在曆史上,“空印案”“胡惟庸案”是兩個獨立的案件,胡惟庸也沒有因為“空印案”而落馬。而且,“空印案”發生的時候,朱元璋尚沒有設置錦衣衛,所以,根本不可能由錦衣衛查辦此案。但電視劇畢竟是文藝作品,我們也不必太過苛責。

明朝空印案解密(空印案皇權成空)1

“空印案”是“洪武四大案”中争議性最強的一起案件,至今仍有人認為朱元璋處置得不正确。另外,包括空印案發生的時間,死亡的人數都存在普遍的争議。史料中記載了朱元璋僅僅殺死百餘人,但後世卻訛傳朱元璋怒殺八萬人。

今天,筆者搜集史料,希望通過證據和分析,給大家聊一聊“空印案”,并希望由此引發大家的獨立思考。

一、“張三”“李四”路太遠

“空印案”雖然是刑事案件,但涉及的知識面較廣,包括經濟、财會、行政、軍需等領域,講起來比較複雜。所以,筆者先從《明史》的一段記載講起,《明史·刑法志二》雲:

先是(洪武)十五年空印事發,每歲布政司、府州縣吏詣戶部核錢糧、軍需諸事,以道遠,預持空印文書,遇部駁即改,以為常。及是,帝疑有奸,大怒,論諸長吏死,佐貳榜百戍邊。

這段記載首先明确“空印案”發生在洪武十五年,記住這個時間,下文還會提到。

當時,明朝規定每年各承宣布政使司(簡稱布政司,相當于省)、各、各都要将錢糧、财政收支、稅款和軍需等賬目送往戶部。因為賬目是地方上一份,戶部一份,所以,隻有戶部賬冊上的數目和地方上的數目完全相符時,才算交差。如果有一項對不上,那就不給核銷。

明朝空印案解密(空印案皇權成空)2

這個解釋比較晦澀,我以大家都比較熟悉的浙江來舉例。明朝時期,浙江布政司下轄11個府(相當于市),包括杭州府、嘉興府、湖州府等;而杭州府又下轄錢塘縣、仁和縣、臨安縣等9個縣。那麼,假如你是臨安縣的縣令或縣丞,你每年的賦稅流程是這樣的:

每年你要把百姓的錢糧稅賦收齊,然後運到杭州府去交差;而杭州府在收齊下轄9個縣的錢糧和稅賦後,再交給浙江布政司;浙江布政司衙門在收齊下轄11個府的錢糧和稅賦後,終于可以長籲一口氣了,然後,他需要将将這些“政績”送往戶部。浙江布政使看衙門裡的辦事員“張三”腦瓜靈活,算盤打得好,又擅長和上級打交道,于是,便派“張三”将錢糧和稅賦押送到戶部。

明朝空印案解密(空印案皇權成空)3

這時,臨安縣交了多少錢糧,浙江布政司那邊是有賬目的,等“張三”把臨安的賬目交給戶部的時候,戶部一稱糧食,發現缺斤少兩,這就意味着賬目對不上。戶部會說:“老‘張’,對不起,你要重新做賬冊交給戶部!”

“張三”趕緊辯解道:“糧食這個東西,運輸過程中肯定有損耗啊,臨安縣交給我們一萬斤,半路上水分蒸發、蟲吃鼠咬的,少個幾斤還不正常?”

戶部官員有些不耐煩了:“那我不管,我們接到‘上頭’的命令,錯一兩一錢都不行!”

“張三”因為臨安這一個縣的賬目不對,他就要把整個省的賬目都重新做一遍。因為布政司的賬冊都是蓋的騎縫印,更換一張紙,騎縫印就不完整了,其他縣的賬目也就廢了。

于是,“張三”趕緊到驿站把浙江下轄11府75個縣的賬目修改後重抄一遍,抄完了給戶部,戶部說:“老張,還是對不起,你的賬冊沒蓋騎縫印,我們不要。”

壞了,這事不好辦,第一,因為“張三”隻是一名小吏,以他的身份,怎麼有資格帶着布政司的官印呢?第二,“張三”是去南京出差的,即使是布政使去出差,那官印也是要留在衙門備用的呀。

明朝空印案解密(空印案皇權成空)4

所以,“張三”隻能屁颠屁颠地跑回杭州,找領導蓋上官印後,再交給戶部。由于古代交通不發達,“張三”這一來一回,就耗了半個月。如果這時候戶部再發現另外一個縣的賬目也不對,那“張三”就要急哭了。因為耽誤了戶部的核銷,就意味着上司沒政績,而且朝廷的各種款也撥不下來,那整個浙江布政司的人都過不好。

其實,“張三”是幸運的,因為杭州到南京不算遠,要是雲南布政司的“李四”來南京送錢糧和稅賦,那他就慘了。以古代的交通手段,文官從昆明跑到南京,一來一回,說不好耗三個月的時間。等事情辦完,黃花菜都涼了。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最後,“張三”、“李四”想了一個妙招,他們提前帶上蓋有騎縫印的空白紙張來京城,一旦賬冊需要重寫,他們隻要回驿站熬夜加班就完事了,不需要再回去。這就是《明史》中所說的“以道遠,預持空印文書”

明朝空印案解密(空印案皇權成空)5

實際上,所謂“持空印文書”的事情,在元朝時期就已經成了各省的不成文潛規則了,戶部和地方官都深谙此道。隻不過,朱元璋是底層百姓出身,又沒有地方上的行政“經驗”,因此不甚了解。

等朱元璋察覺此事後,嚴重的後果就來了,他發了天子之怒。

二、朱皇帝很生氣

朱元璋為何要發怒呢?《國初事迹》記載:

事發,太祖怒曰:“如此作弊瞞我,此蓋部官容得,所以布政司敢将空印填寫。尚書與布政司官盡誅之。”

朱元璋之所以發怒,本質原因是認為戶部尚書和各布政司的官吏欺瞞于他。作為開國皇帝,他不容許别人出現半點“欺君”的行為。除了欺君之外,朱元璋還有其他的擔心:

第一,朱元璋擔心這些蓋了官印的空白紙張半路遺失、或被小人拿到手,然後他們再以官府的名義來欺壓百姓。

第二,帶空印上路,相當于把錢糧數量的自主權交給了“張三”,朱元璋怕“張三”和戶部官員沆瀣一氣,中飽私囊,侵占百姓錢糧。

明朝空印案解密(空印案皇權成空)6

說白了,朱元璋發怒的原因,不僅僅是出于“欺君”,更是為“吏治”考慮

朱元璋出生于元朝末年,自幼對元朝吏治的黑暗充滿憎惡,特别是對于那些借着官府的名義欺壓百姓的小吏,朱元璋恨不能扒其皮,抽其筋。《明太祖實錄》記載了朱元璋對元末吏治的描述:

仕進者多賂遺權要,邀買名爵,下至州縣薄書小吏、非财賄亦莫得而進。及到臨事,辄蠹政鬻獄,大為民害。

意思是說,那些小吏賄賂權貴,邀買官職,然後去欺壓百姓,亂政禍民。朱元璋從小便深受其害,因此格外敏感。明朝開國後,朱元璋對貪贓枉法,賄賂公行的官員,一律嚴懲不貸。

明朝空印案解密(空印案皇權成空)7

所以,“空印案”爆發後,朱元璋盛怒之下,操起屠刀,殺奸佞官吏。由于史書中關于“空印案”的記載非常少,而“空印案”又名列“洪武四大案”之一,和它齊名的胡惟庸案、藍玉案牽連甚廣,因此後人主觀上認為,“空印案”的死亡人數也非常多,一些民間話本更是說朱元璋因“空印案”殺了3萬人,甚至8萬人。

例如,吳晗老師在《朱元璋傳》中就寫道“空印案與郭桓案連坐被殺達七、八萬人。”

那實際上,因為此案,朱元璋到底殺了多少人呢?《明史·鄭士利傳》:

主印官員處死,副手以下杖一百并充軍遠方。

朱元璋隻是将涉事的主官(主印官員)統統處死,副職以下的打一百杖後充軍發配。注意,主印官員大多是地方最高行政長官,他們的人數絕對沒有七八萬。而方孝孺在《遜志齋集·卷二一》記載:

空印事起,凡主印吏及署字有名者,皆逮系禦史獄,獄凡數百人。

意思是,被朱元璋逮捕下獄的官員凡“數百人”,這些人,包括被處死和被流放的。可見,朱元璋真正因“空印案”而殺的官員人數,應該在百人左右。

明朝空印案解密(空印案皇權成空)8

另外,包括《劍橋中國史》等近現代的一些史料認為,“空印案”的死亡人數,的确在“百人”左右。

可見,朱元璋雖然痛恨“空印”行為,但絕對沒有像後世訛傳的那樣動辄牽連數萬人。後世之所以将死亡人數誣成八萬多,大多是以訛傳訛。

既然“空印案”影響這麼大,那它到底屬不屬于冤案呢?“張三”、“李四”因為路遠而帶上空印,他們到底有沒有罪呢?

三、方孝孺的一片孝心

關于“空印案”的性質,筆者先從一個名人身上打開入口,這個人就是方孝孺

提及方孝孺,大家可能會想到兩個标簽,其一是“讀書人的種子”,其二是“滅十族”,實際上,方孝孺還有兩個非常重要的标簽容易被人忽視:

第一是他是宋濂的學生,是太子朱标的師兄弟;

第二是他的家庭和“空印案”有關。或者說,空印案之所以在後世這麼出名,也得益于方孝孺的記載。

明朝空印案解密(空印案皇權成空)9

《明史·方孝孺傳》記載:

方孝孺,字希直,一字希古,甯海人……父克勤坐“空印”事誅,扶喪歸葬,哀動行路。既免喪,複從濂卒業。

方孝孺是浙江甯海人,他的父親名叫方克勤,在明朝初年曾任山東濟甯知府。洪武九年,方克勤受“空印案”牽連被殺。當時,方孝孺才19歲。

父親去世後,方孝孺非常傷心,他便寫了一篇紀念父親的文章,叫《先府君行狀》,這篇文章中,方孝孺把父親說成是一名非常清廉的官員。

不僅如此,方孝孺還把文章寄給我了恩師宋濂,懇請宋濂為父親寫一篇墓志銘,宋濂執筆寫下了《故愚庵先生方公墓銘》,這篇墓志銘收錄于《宋學士文集》。宋濂在這篇墓志銘中,把方克勤說成恪盡職守的好官,文中說:

會空印事起,吏又誣及之……

意思是,方克勤運氣不好,下屬誣告他參與了空印案。

明朝空印案解密(空印案皇權成空)10

注意,宋濂沒有說“空印案”是冤案,他隻是說方克勤之所以會被處死,是因為被人誣陷參與了“空印案”。

隻不過,宋濂和方孝孺的記載,和《明史·刑法志二》中有相左的地方。我上面說過,《明史》中說“空印案”發生在洪武十五年,而宋濂和方孝孺都說方克勤是死于洪武九年,而方克勤又是因為“空印案”而死。所以,這就給後世留下了很大的争議。筆者認為認為,空印案應該發生在洪武九年。理由有三:

第一,宋濂和方孝孺是和方克勤同時代的人,而《明史》約編撰于300年後,後者記載的時間有誤可能性更大。

第二,方孝孺在《先府君行狀》中說其父方克勤死于洪武九年,他絕不會把父親的忌日寫錯。

第三,宋濂死于洪武十四年,如果“空印案”發生在洪武十五年,那宋濂是沒有機會給方克勤寫墓志銘的。

所以,“空印案”大概率發生在洪武九年。而明朝的錦衣衛設置于洪武十五年,所以,所謂錦衣衛查辦空印案,是不合邏輯的。

明朝空印案解密(空印案皇權成空)11

方孝孺有一名老鄉,名叫鄭士元,此人曾任官湖廣按察使佥事,他也身涉“空印案”中,鄭士元被處死後,他的弟弟鄭士利覺得兄長冤屈,要為兄長鳴冤。方孝孺還為鄭士利寫過傳記,後來這份傳記的部分内容被《明史·鄭士利傳》沿襲,根據《明史·鄭士利傳》記載:

會星變求言。士利曰:“可矣。”既而讀诏:“有假公言私者,罪。”

意思是,“空印案”爆發後,正巧欽天監監測到了“星變”,古代君王認為這是“上天”的警示,朱元璋因此要廣開言路,讓士子發言。鄭士利把握住了這次機會,他對身邊的人說:“之所以會發生‘星變’,是因為朝廷殺了無罪的人!”很明顯,鄭士利認為“空印案”冤枉了一些人。

明朝空印案解密(空印案皇權成空)12

接下來,鄭士利真的寫了一封萬言信給朝廷,這封信被地方官看到後,驚出一身冷汗,但茲事體大,這封信還是被送到了禦史台。

四、鄭士利的四條辯駁

鄭士利在信中直指“空印案”是一場冤案,他認為,朱元璋不應該懲治那些涉案官員。理由有四條,由于文字較長,我引用一小部分:

第一,鄭士利在萬言信說:

“陛下欲深罪空印者,恐奸吏得挾空印紙,為文移以虐民耳。夫文移必完印乃可。今考較書策,乃合兩縫印,非一印一紙比。縱得之,亦不能行,況不可得乎?”

意思是:陛下你擔心空印紙被小人得到後,他們會虛造名目去欺壓百姓。但是,空印紙蓋的都是騎縫印,并不是完整的官印,那些小人即使得到一張,也沒有用處。

第二,鄭士利認為,錢糧是比較複雜的問題,從縣到府,從府到省其實都已經對過賬了。但從各省到戶部“遠者六七千裡,近亦三四千裡”,這麼遠的路,官員們用空印,也是權宜之計,而且,從元朝就已經有這樣的潛規則了。

明朝空印案解密(空印案皇權成空)13

第三,鄭士利說:國家要講究法律,懲治官員也要有法可依。大明朝此前并未規定攜帶空印有罪,那麼,你将這些官員治罪,法理依據是什麼?《明史·鄭士利傳》雲

且國家立法,必先明示天下而後罪犯法者,以其故犯也。自立國至今,未嘗有空印之律。有司相承,不知其罪。今一旦誅之,何以使受誅者無詞?

第四,鄭士利還認為,國家要培養一個官員需要數十年的時間。陛下像割草一樣将這些官員處理掉,接下來國家怎麼治理?

皆數十年所成就。通達廉明之士,非如草菅然,可刈而複生也。

鄭士利言辭鑿鑿,曾讓朝野上下掀起軒然大波。朱元璋看完此信,怒發沖冠,下令追究鄭士利背後的指使之人。不過,最後朱元璋也沒有殺鄭士利,隻是将鄭士利流放到了江浦。當然,朱元璋也沒有因為鄭士利的信去赦免那些涉“空印案”官員。

明朝空印案解密(空印案皇權成空)14

首先,我們必須承認,鄭士利是一個有血性的讀書人。他敢于寫信和朱元璋講道理,在當時是很了不起的。然而,他說的“四條辯駁”到底有沒有道理呢?

如果說,鄭士利說得有理,那麼“空印案”的确是冤案,如果說鄭士利言之無理,那“空印案”的性質就有待商榷。

筆者認為,要理解“空印案”,還是要先理解朱元璋這個人。朱元璋對待官吏極其嚴苛,但他卻非常愛民。或者說,他對官吏的嚴格要求本質上還是為了百姓。例如,朱元璋曾規定貪污60兩以上的官員都要判死刑,這在曆朝曆代都是不曾有過的。朱元璋處理“空印案”,也是為了澄清吏治,防止百姓受到不法分子的剝削和壓榨。

明朝空印案解密(空印案皇權成空)15

我們再來分析鄭士利的“四條辯駁”,筆者先說結論,我站在大明朝百姓的立場上認為:鄭士利膽子雖然大,但他說得并不在理。

  • 首先,鄭士利認為空印紙蓋的是騎縫印,丢失一張沒關系,那麼,如果丢失的不是一張,而是一冊呢?“張三”能帶着一冊空印去南京出差,他就不能帶兩冊?萬一第一冊又寫錯了呢?筆者認為:官印代表着官府的信譽,不管任何時候,它的使用都要受到監督,否則受苦的還是老百姓。
  • 其次,鄭士利認為各布政司衙門距離南京太遠,用空印是權宜之計,而且前朝就有先例。那麼請問,權宜之計所帶來的風險誰來承擔?前朝有先例就是符合規定嗎?那“空印案”爆發後,明朝接下來200多年不也解決了這個問題嗎?
  • 再次,鄭士利認為,朝廷沒有對使用空印案設置法律條文,懲治“空印案”的官員無法可依。這更是個笑話,官員妥善管理官印是基本準則,違反官印使用規定就是違法,難道還要細化到官印蓋在什麼紙上才算違法嗎?

明朝空印案解密(空印案皇權成空)16

  • 最後,鄭士利認為朝廷培養官員不容易,要朱元璋手下留情。這一點,不是寬宥犯罪的理由。

隻是,我們在辯證地看待曆史問題的時候也必須承認:鄭士利作為讀書人,他有勇氣,但是的認識是受局限的。

而朱元璋作為一國統治者,他在處理“空印案”的時候,存在“一刀切”的問題。但他對官員持懲戒态度,整體上是沒有錯的。

換句話說,朱元璋懲戒官員的态度沒有錯,但可能存在個别人被過重處罰了,例如殺頭。如果說“空印案”存在冤枉,那就在這個地方。

明朝空印案解密(空印案皇權成空)17

嗚呼,曆史泱泱,朱元璋作為統治者,能維護百姓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像空印案這樣公然違反制度,濫用官印的情況若不給予懲戒,那勢必會造成朝廷法度變成一紙空文,到時候吏治随之動搖,百姓再次陷入元朝末年的苛政之中。

《尚書》中說:宥過無大,刑故無小。

意思是說,為政者,不能不懲罰嚴重的過錯,也不能去寬恕小的犯罪。

筆者無意美化某一個皇帝,因為這個皇帝已經成為曆史,但“空印案”給後世的警示是不受時間限制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