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家公是自己父母對配偶父親的稱呼。例如A,B分别是甲的父,母,C和D分别是乙的父,母。若甲乙結婚,則A,B稱C是親家公,D是親家母。C,D稱A是親家公,B是親家母。但是也有的地方也在幹爹幹媽和爸爸媽媽之間互稱親家公親家母。結婚男女雙方的父母互相稱呼對方父母的稱呼。稱呼男士為親家公,女性則為親家母。
親家之稱最早始于唐代。最初這一稱呼隻流行于皇親國戚的聯姻上,唐玄宗直呼龍婿生母為親家 母,足見其關系的親密。因此,唐代詩人盧綸作《王驸馬花燭詩》雲:人主人臣是親家。譯文 是:皇帝和大臣是一家親的。 五代十國時期又出現了親家翁的敬稱。《五代史劉目旬傳》載,劉目旬與馮道是姻家二人并任宰 職,馮道罷官後李愚代替了他。李愚向來嫌惡馮道的為人,接任後,每當稽查出馮道的過失差錯時, 李愚就在劉目旬面前譏笑馮道說:這是您親家翁幹的好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