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古代故事愚公移山三分鐘

古代故事愚公移山三分鐘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7 08:58:53

按照佛教神祇分類,大緻可分為佛,菩薩,羅漢三個等級,這三個等級中代表人物分别有如來佛,觀音菩薩,降龍尊者(濟公)。

别小看觀音菩薩的等級位于第二序列,隻是菩薩,但其在佛教的地位相當之高,既是西方三聖之一,也是四大菩薩之一。在中國擁有最多的信徒。

古代故事愚公移山三分鐘(觀音修橋采雲當石)1

毫不誇張地說,對于大多數中國人來說,觀音菩薩救苦救難,無所不能,其排行僅次于釋迦牟尼佛,在民間流傳着大量有關他(她)的傳說故事。

衆所周知,觀音菩薩的道場位于普陀山,為免進山香客免遭風浪之苦,觀音菩薩想在舟山島東端的塘頭山與普陀山之間築一條海堤。

填海築堤要石要泥,到哪裡去找呢?

觀音想出個主意,向東海龍王去借。于是,她腳踏蓮台,撥開海浪,來到東海龍宮,開門見山地說:“龍王呀,請你幫個忙吧!”

龍王一時摸不清觀音的來意,連忙說:“不知大士來臨,有失遠迎,請坐,有事慢慢商議!”

觀音開門見山說:“我想填海築堤,使普陀山與舟山島相連,還請龍王助我一臂之力!”

龍王一聽,楞了神,半天沒說話。為啥呀,填海築堤,這不是侵占自己海域嗎?這怎麼能答應,凡人是方便,可自己的蝦兵蟹将怎麼辦呢?不行,不能答應!

但話又說回來,觀音菩薩地位高,和自己又是多年鄰居,又不好意思傷了和氣。

古代故事愚公移山三分鐘(觀音修橋采雲當石)2

龍王思前想後,裝出一副為難的樣子說:“大士呀,不是我不肯相助。這東海日夜二潮,來勢可兇哩!未等你把海堤築成,潮水就會把堤壩沖坍,我勸你别費這個心了!”

觀音明知龍王借故推托,仍笑吟吟地說:“龍王呀,潮水歸潮神掌管,隻要你下令放低潮頭,他就不敢胡來了!”

龍王見觀音揭穿他的老底,連忙推托說:“潮頭放低不難,可在東海築堤,要奏明玉帝,我才敢作主呀!”

觀音見龍王推三阻四不肯相助,隻好告辭了。

觀音想,求人幫忙不成,倒不如自己出力氣。既然龍王不願意築堤,那我就造橋吧!

說到做到,觀音飛上雲霄,面對大海,望着滾滾的海浪,心裡盤算着如何造橋。

古代故事愚公移山三分鐘(觀音修橋采雲當石)3

突然一朵白雲從她頭頂飄過,觀音心裡有事,便随口說道:“白雲呀,我想在這裡造橋,你有什麼妙計嗎?”

話音未落,“轟隆”一聲,白雲變成了一塊白花花的石頭,滾到觀音的腳下。

這塊石頭又光滑又結實,觀音越看越歡喜,心裡頓時有了主意。

古代故事愚公移山三分鐘(觀音修橋采雲當石)4

從此之後,觀音每天都細心地挑選着白雲,将其變成一塊白石放在山坡上。過了一月又一月,觀音兩腿站麻了,雙臂捧酸了,但石塊也越堆越多,如同一個小山坡。

天上的白雲越來越少,雲神覺得奇怪,這麼多白雲到哪裡去了呢?

雲神撥開雲頭往下一看,原來是觀音摘白雲哩!連忙駕起雲頭參拜觀音,然後說道:“大士呀,你摘那麼多的白雲做什麼啊?”

觀音答道:“我摘雲化石,要在這裡造座又寬又平的大橋!”

雲神為難地說:“大士呀,天上的白雲越來越少了,玉帝知道了,要責怪下神呀!”

古代故事愚公移山三分鐘(觀音修橋采雲當石)5

觀音說:“雲神呀,我為民造橋,你就回天庭告訴織女,請她們助我一臂之力,多織些白雲就是了!”

雲神知道觀音這是做好事,連連點頭答應,駕起雲頭,回天庭禀報玉帝。

觀音不知花了多少心血,也不知摘了多少朵白雲,估計造橋已經夠用了。選了塊最大的石塊,使出渾身力氣,把它捧了起來,抛到海裡當作橋墩。

幹完這一些,觀音累得全身流汗,真想坐下來歇歇,誰知還未坐穩,玉帝就派天神來傳她。

觀音隻得跟着天神到靈霄寶殿朝見玉帝。

玉帝氣呼呼地說:“你不要再操心造橋的事了。凡夫俗子出生就是為了曆經磨難,修橋是好事,但對他們卻未必是好事!”

觀音想争辯,可是玉帝滿臉怒容把手一揮說:“不必多言,快快回山去吧!”

觀音造橋的願望落了空,不覺一陣心酸,感慨萬千。

編者按:

民間故事中難得一見還有觀音菩薩幹不成的事。有的朋友可能要質疑,觀音菩薩無所不能,怎麼可能被玉帝的命令所束縛,再說兩個也不是一個系統的呀!

故事歸故事,千萬不要較真,這就好比《西遊記》中唐僧用紫金缽盂和錦襕袈裟行賄一樣,荒誕的背後是殘酷的現實寫照,再有本事,說你不行就不行呀!

酒歌說文每日更新有趣的民間傳說故事,如果有喜歡的朋友,不妨點個贊加個關注,如果再給個評論,那就再好不過了!反正不要錢,多少看一點。

古代故事愚公移山三分鐘(觀音修橋采雲當石)6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