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100個很冷門的漢字圖

100個很冷門的漢字圖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2 12:22:12

100個很冷門的漢字圖(好書推薦300多個漢字)1

《字說中國:漢字裡的生活世界》

陳文波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22年9月

内容簡介

這是一本圖文并茂的古漢字普及讀物,全書共分十章,通過300多個古漢字的詳細解說,介紹了古代的天文、地理、家庭、祭祀、戰争、農業、工業、人文等,勾勒出了一幅豐富多彩的古代生活圖譜。

作者每介紹一個漢字時,注重從甲骨文、金文等入手,再到現在楷書的演變,詳述源流,深入淺出;全書增加了1500多幅作者手繪字形圖及考古器物圖,嚴謹精美,兼具書法美感和欣賞價值。

一個漢字,即是一部文化史,該書不僅是了解古代漢字和古人生活的一本入門讀物,還是了解中國文化的一把鑰匙。

100個很冷門的漢字圖(好書推薦300多個漢字)2

編輯推薦

★浙江大學白謙慎教授題簽,複旦大學郭永秉教授作序推薦,一部圖文并茂的古漢字科普讀物!

★300多個常用漢字,從甲骨文、金文到現代漢字,細說字形源流,了解中國文字從古到今的來龍去脈。

★1500多幅手繪字形圖,曆時5年,逐字摹寫,兼具原作神采和書家本身風緻,可作為上佳的漢字字帖來參考。

★ 以漢字為主線,分十章介紹古代的天文、地理、祭祀、戰争、飲食、藝文等,同時也是了解中國文化的入門讀物。

★圖文并茂,内容豐富,增加帛紙書畫作品、銅器裝飾圖像、漢畫像石、瓦當拓片、考古線圖等,補充精彩的考古文博知識。

★設計考究,典雅古樸,封面選用高質量藝術紙,書名專色印金,内文采用80g東方書紙,雙色印刷,賞心悅目。

100個很冷門的漢字圖(好書推薦300多個漢字)3

陳文波君的書稿《字說中國:漢字裡的生活世界》即将在上海古籍出版社梓行,邀請我為之寫一篇序。我沒有跟他假裝客氣,也沒有以事煩的借口推辭,就直接答應了,因為這是一本值得向讀者推薦的好書。

古文字學自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後期開始,因為地下新資料的不斷發現和整理,同時因為方法上科學化的不斷推進而得以面目一新,日益成為顯學。從事其間的人數,雖然不能與中國文學、史學這些大的學科較量,但畢竟已蔚為大國。大國巍然雄踞,外人則往往慨歎壁立萬仞,不得門徑而入;在城門外向欲登城樓一觀的熱忱學者制售假門票的黃牛販子,卻趁機鑽了不少空子。這就是古文字學與其他學科之間,以及與普通讀者之間關系脫節的現狀。

100個很冷門的漢字圖(好書推薦300多個漢字)4

最近,出版行業的有識之士提醒業内:“新材料到底帶來了什麼助益?提供了哪些新認識?解決了學術上的什麼難題?在具體的個案問題研究基礎上,我們還缺少通貫的、綜合性的研究;很多選題過于細碎,雖不能說毫無價值,但價值和意義确實有限,難以再提高一個層次,放在稍微宏觀一些的視角下來審視,更不要提在文明史、整體史的框架下來考察它。這也就決定了出土文獻的整理研究看似很熱鬧,但是很難出圈。”(張繼海《古籍整理工作需要新思維》,中國社會科學網,2022年7月1日)古文字和出土文獻研究工作的“出圈”,不但依賴着通貫、綜合性的高層次研究,其實也需要做大量面向一般閱讀者的普及性工作,這兩方面的工作,可以是不同的人承擔的,但在我看來其實最好是由同一撥有能力的人去做。作為由納稅人供養的專業研究者,這是我們對學界、社會應當肩負起的責任。

應該承認,分析介紹文字構造理據、糾正漢字說解中俗見謬說的普及著作,目前也出版了一些,同為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陳炜湛先生的《古文字趣談》,我印象中是導夫先路者。這些著作基本以純文字學為本位,當然有其重要價值,但我總感到類似讀物還很難滿足讀者通過漢字本身來認識中國古代社會各方面的強烈需求,隻能說是古漢字普及的路徑之一而已。2019年,我在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過一本《九個漢字裡的中國》,選取九個比較典型的、與中國文化思想史密切關聯的漢字為突破口,比較深入地介紹古漢字和古代曆史文化的一些知識。出版後讀者反響不一,就我自己的感覺而言,至少從普及的角度反思,對普通讀者不夠親和、不太有可讀性。古文字方面的普及著作很不容易寫,高不成、低不就往往是這種書的宿命。這是我作為曾經從事過這方面工作的一個從業者的由衷感慨。

100個很冷門的漢字圖(好書推薦300多個漢字)5

當我讀到文波書稿的時候,我覺得他在普及這方面确實做得比我更花心思。全書大緻具有三個方面的優長:

第一是文筆清潤可讀,而決不矯揉造作地故作幽默親民狀。很多從事專業研究的人,長時間受到專業的規訓與熏染,很難不被學術化的文風左右,加上學術專業之外的閱讀少,更加重了這種習氣。有些普及工作似乎是要努力表現出一種幽默輕松感,卻給人以故作讨喜狀的尴尬,這種斑衣戲彩的老萊子的窘境,在本書中是沒有的。這可能得益于文波平時經常從事各種寫作,以及他比較廣泛的興趣與閱讀範圍。見識得多了,視野拓展了,手底自然容易輕快自如。2014年,文波曾在上海錦繡文章出版社出版過一本《漢字的味道》,介紹漢字中與飲食文化相關的内容,這本書2018年上海文化出版社曾再版,可見他這方面寫作之得心應手,很受讀者歡迎。

100個很冷門的漢字圖(好書推薦300多個漢字)6

第二是專業性的保證。文波的本科和碩士階段受過較為嚴格的文字學與古文字學訓練,博士階段正從事宋代金石文化的研究,他始終沒有放下對與古文字相關的前沿知識的跟蹤與閱讀,而且對中國曆史文化又抱有熱忱和同情。因而,這本書透字見人、透字見史的嘗試,就沒有在學術上落空。比如談“明”字的地方,從古文字說解穿越到李白《靜夜思》、蘇轼《記承天寺夜遊》,應合了詩仙“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的意境,給人以方塊字與方塊字書寫的文學作品之間的通感式啟迪,是極佳的中國傳統文化普及法。實事求是而言,古文字的不少考證說解尚有不同看法,全書雖然擇取的絕大多數都是确鑿的例子,但即使是常用字總也還有未能定論的。仍拿“明”字舉例,“明”字所從的“囧”,按照《說文解字》的講法,是通透開明的窗牖,但許慎又引他的老師賈逵的講法,說此字“讀與明同”,窗戶本身不應該有“明”的音,所以這是文波援用《靜夜思》來說明此字如何會意的緣故。可是,王筠《說文釋例》曾指出這個所謂象窗牖形的“囧”,其實就是“目”字,無論從“目”“睦”等字的古文寫法看,還是從戰國時代東方國家“目”字寫法的來源看,王說确實有一定道理。“明”字本身就有視覺、視力的意思(比如說喪明、失明,就是指眼睛瞎了),用目、月會意也是非常自然的,甚至“明”字用“囧”形來表示眼目,或許就是強調其眼睛視覺之“明”的功用(“盟”字正篆直接以“囧”為聲旁,顯然就是取其“明”音)。因此,“明”未必不能看成一個形聲兼會意的特殊形聲字,其音讀與構造似乎與“朢(望)”字頗有近似之處。而秦人将“明”寫成“眀”,把左半視作“目”,恐非純出于“囧”之訛省,其實也反映了此字構造的真正意圖。所以,“明”字從形體上看,很可能隻是“舉頭望山月”的動作,而并不在于描摹“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的意境。這些都隻是如何将字例與古人語言、思想解釋得更加周全圓滿的問題,倒并不是此書的瑕疵。

100個很冷門的漢字圖(好書推薦300多個漢字)7

第三是圖文并茂,字形準确雅觀。漢語古文字非純記音符号系統,有大量的表意成分,所以許多古代留存下來的古人生活圖景,正可以與古代漢字互相印證,這是“字說中國”很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舉凡帛紙書畫作品、銅器裝飾圖像、漢晉祠墓畫像、瓦當拓片、考古線圖,以及各類出土日用實物的照片,在書中大量呈現,讀者也因此将獲得文字之外的各種古代文物知識。這方面的資料當然不勝枚舉,但是舉得貼切、妥當也并不容易,看得出來作者花了相當的心思。全書的主體,即古今漢字的呈現形式,尤其值得一提。從文波撰寫《漢字的味道》開始,就發揮他作為書家的特長,堅持所有引用字形皆由自己手摹,這個特色又被保留到本書當中,是很值得稱賞的。手摹的古文字,比起一般的拓本、照片字形來得清晰,而且高水平的摹寫,既能得原作神采,又具書家本身風緻,這也是孫海波先生《甲骨文編》與容庚先生《金文編》至今為人津津稱道的重要原因。一概鄙棄古文字字形摹寫和古文字書法,看似很“科學”、很“現代”,其實并非正确的态度,是工具理性的淺人之見。文波對字形的體會比較深入,又有一定的書法造詣,書中臨摹的各時代字形,幾乎都是準确可信的。有志于練習書法的年輕學子,甚至可以把這本書當作上佳的通貫性的漢字字帖來參考。

100個很冷門的漢字圖(好書推薦300多個漢字)8

希望文波君今後堅持将文史學術研究與學術普及并重的道路走下去,寫出更多更優秀的作品回饋社會大衆。

郭永秉

2022年7月

資料:上海古籍出版社

編輯:周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