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幾天就是中秋節了,記者今天(9月4日)探訪北京新發地市場發現,受到學校開學及中秋節臨近的影響,豬肉價格比上周同期略有上漲。
新發地農産品批發市場董事長張玉玺介紹,随着近期政府儲備肉投放市場,節後豬肉價格會有所回落。另外,新發地市場停業兩年多的牛羊肉交易大廳,在經過改造升級後,變成綜合交易大廳重新開放,批發品類包括牛羊肉、水産、分割雞,以及調料等,節前“肉案子”供應更加豐富。
豬肉價格比上周同期略有上漲。新京報記者 陳琳 攝
政府儲備肉投放豬肉價格将回落
今年以來,豬肉價格在波動中持續上漲。上半年新發地市場豬肉批發價還在20元/公斤左右波動,現在每公斤已經接近30元。
張玉玺介紹,今天北京新發地市場豬肉上市量為1720頭,加權平均價28.5元/公斤,比上周同期的26.5元/公斤上漲近7%。據介紹,9月受到學校開學及中秋節臨近的影響,豬肉的需求明顯放量,白條豬的日均上市量環比增幅明顯,今天上市量突破1700頭,也是近一個月以來上市量最多的。
為切實保障中秋、國慶節日豬肉市場供應和價格穩定,近日國家發改委價格司指導各地發展改革委抓緊部署,9月份加大政府豬肉儲備投放力度,與國家投放中央豬肉儲備工作形成合力。張玉玺表示,現有數據顯示,能繁母豬的存欄量仍然處于正常區間,且能繁母豬存欄量月環比在繼續增加,肉價并不具備大幅上漲的空間。近期需求的增強主要原因還是屬于節日效應,持續的時間并不會太長。後期随着肉價繼續上漲的動力減弱,也會出現适度的回調,再加上政府儲備肉投放市場,預計節後豬價會出現回落。
牛羊肉交易大廳改造升級後重新開放
此外,記者在市場上看到,停業兩年多的牛羊肉交易大廳,在經過改造升級後變為綜合交易大廳已于近日重新開放,此前在地下一層交易的攤位,均已搬到了地上一層,地下一層目前是空置狀态。位于地上的交易區,空間更加敞亮,并加強了通風和排濕等措施。批發品類包括牛羊肉、水産、分割雞,二樓主營調料。
牛羊肉交易大廳改造升級後重新開放。新京報記者 陳琳 攝
張玉玺介紹,改造後的新發地綜合交易大廳有單獨的進出口,地下2層,地上4層,建築面積6萬平方米,目前開放了一層和二層,一層為牛羊肉、水産海鮮等交易區,二層為調料交易區,未來三層、四層将分别作為酒水交易區、全國名特優産品交易區。綜合交易大廳已試運營1個月,現在品類越來越豐富,交易量也在逐漸上升。
一層的水産海鮮交易區。新京報記者 陳琳 攝
據統計,目前每天銷售牛肉60-70頭;600-700隻羊,還有冰鮮水産每天約300-500斤,分割雞每天1萬隻左右。二樓還跟以往一樣,主要經營調料,品類和商戶數量已經恢複到停業前。
上周霜凍天氣導緻部分産地蔬菜退市
目前新發地市場上蔬菜供應也比較充足。張玉玺介紹,今天新發地市場蔬菜上市量為1.95萬噸,加權平均價3.98元。目前,北京市場蔬菜産地主要是北京以北區域,如張家口、東三省、内蒙古以及山西北部地區,占到90%左右。
目前新發地市場上蔬菜供應較充足。新京報記者 陳琳 攝
上周河北、山西與内蒙古交界一帶出現霜凍天氣,有的地方溫度下降到0℃,地頭溫度下降到-3℃,快速降溫令蔬菜基地及農戶猝不及防,許多蔬菜受到了凍害。比較明顯的是當地晚熟土豆、金絲南瓜、貝貝南瓜、尖椒、柿子椒、西葫蘆等,及部分豆角類蔬菜。尤其是金絲南瓜再有幾天就可以采摘,正是生長的關鍵期。
霜凍使得露地生産的豆角類蔬菜全面退市,露地生産的大白菜、圓白菜需要多剝幾層葉子才能上市。
上周霜凍天氣導緻部分産地蔬菜退市。新京報記者 陳琳 攝
為保障供應,新發地市場的商戶從雲南保山向北京調運豆角類蔬菜,從昆明向北京調運香菜、茴香、羅馬生菜、油麥菜;從甯夏銀川向北京調運散葉生菜;從甘肅蘭州向北京調運菜花;從遼甯沈陽向北京調運小油菜、油麥菜,使得近兩日蔬菜的整體價格已略有回落。
正常來說,在每年的10月前後,北京蔬菜的供應地才會向北京以南地區轉移,今年9月南方豆角類蔬菜就已經提前供應市場,屬于特殊情況。“一些豆角看上去特别嫩,按理說還不到采摘期,屬于應急保供提前上市。”張玉玺說。
新京報記者 陳琳
編輯 劉茜賢 校對 吳興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