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豔陽照,芳草碧綠笑。
女貞白花小,天竺頂尖俏。
茅草也知曉,一個不能少。
拳拳寂寞熬,解放時晨到。
5月17日,對許多上海人來說,是一個無比重要的日子。上海市16個區全部實現社會面清零。
▲李文軍 攝
▲李文軍 攝
昨天,上海市官方鄭重宣布,即日起,全市将堅持有序放開、有限流動、有效管控的原則,分三個階段推動複商複市——
5月21日前,鞏固清零攻堅“十大行動”成果階段, 集中恢複産業鍊供應鍊;
5月22日起,不斷縮小封控區和管控區範圍直至解封,地面公交和軌道交通有條件逐步恢複運營;
6月1日至中下旬,全面恢複正常生産生活秩序……
從三月到四月,從四月到五月,經過了無數處境艱難的日子,在與疫情的這場困鬥中,聽到不少怨言,也感受到不少責難。甚至有人說,上海人可以同甘,但不能共苦。
非也,非也!說這話的人,其實并不了解真正的上海人那種吃苦勁,那種隐忍。
▲李文軍 攝
▲李文軍 攝
過去幾十天的封控生活,無法用三言兩語悉數道盡。它說長不長,不過從春天到夏天;說短也不短,常覺得度日如年,這不是非親曆者能真正理解的。
但共同的是,它将會成為許多人的故事裡,一段難以忘卻的銘心回憶。
▲李文軍 攝
▲李文軍 攝
他,是上海疫情的親曆者。
封控期間,他常用文字與我們分享真實的上海人的日常。
封控的經曆,在他的筆下化作動人詩篇,有情感的釋放、也有理性的思考。
在疫情的尾聲,回看那些困境裡的點點滴滴,有喜有憂,思緒紛飛,别有一番滋味。
《等待》
文:李文軍
因為疫情,老年大學的授課轉入線上。
因為疫情,開始足不出戶的宅家模闆。
于是,便是等待,
三天,五天,一周,……?
等待,成了常态,成了習慣。
因為等待,有了大把時光,備課不再匆匆忙忙,也摒棄了臨時抱佛腳的輪轉。
因為線上,有了更多自由,上課不再是囫囵吞棗,也學習着旁征博引的擴展。
▲李文軍 攝
▲李文軍 攝
▲李文軍 攝
機緣巧合,這學期講英國和愛爾蘭。
比起英國,愛爾蘭好像總在帷幕後面。好像突然發現,風景和文學,恰恰是愛爾蘭的名片。
知道愛爾蘭,知道貝克特,知道《等待戈多》,那是很久以前,但一直不太懂,也不待見。
再讀愛爾蘭,再讀貝克特,再讀《等待戈多》,就在最近時間,好像還是不明白,又好像是懂了一點。
《風賦》
文:李文軍
教化篇
風者,始于自然,而興于教化。自吾輩啟蒙于鄉澤,朦胧而仰《詩經》,展延而知“風、雅、頌”。夫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
美好篇
風者,寄寓美好,遂有風靡。風和日麗,狀物也。和風細雨,寓情也。風光無限,緻遠也。風清氣正,理想也。風起于青萍之末。
▲李文軍 攝
▲李文軍 攝
壯懷篇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還。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内兮歸故鄉。風物長宜放眼量,不畏浮雲遮望眼。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皆因時、因人而異乎?
羨慕篇
值疫情,滬上封控,累近月餘。囿于局促之地,胡不安?今之謂風,猶羨其自由之身,出入于無形,恍然乎有感。晝夜輪值,陰晴圓缺,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無處不在也。嗟乎,自由之風,徒羨而已。
▲李文軍 攝
▲李文軍 攝
▲李文軍 攝
人在旅途,從不會羨慕任何外物;人失去旅途,窗外的風、天邊的雲,都比自己更加幸福。
雖然是陰天
心裡駐有那片雲
雖然被遮擋
矢志追随那朵雲
雖然會飄散
明天依然有風雲
......
《自由問候》
文:李文軍
晨間
繼續在院子行走
藍天
早已在靜靜恭候
雲淡
那是素面上的澆頭
拍幾個圖案
匆匆發到群裡頭
可以放飛?
可以行走?
可以出籠?
可以自由?
朋友們的反應
是那般的渴望自由
我隻能輕輕回複
還是在院子裡行走
采集一片藍天
捎去的是我的問候
留住幾絲雲缦
牽起的思念悠悠
嗯,五月天
妳,已把四月送走
嗯,五月天
我靜待着渴望的自由
▲李文軍 攝
▲李文軍 攝
《等待》許久,終于,疫情的擋路牌将被拆走,自由的生活在前方站台向我們招手。
期待
心馳神遠
道路
規矩步點
最後的時光
我願意繼續等待
......
《鄉音》
文:李文軍
封控
是禁足
限制行走
限制
雖有限
但還能走
開步
在院内
習慣了走
來回
插肩過
相遇着走
點頭
是照面
還默默走
開腔
交流着
相行而走
鄉音
那氣息
緊跟着走
▲李文軍 攝
▲李文軍 攝
楊梅
梅幹菜
那味兒稠
家鄉
好味道
真想瞅瞅
人際
存乎着
根脈相守
世事
你我他
少生憂愁
凡事
舍取間
天地悠悠
渴望的行走已到來,苦悶的日子将遠去,一切都會重新開始,鄉音再次環繞耳邊,美味即将盈滿口腹,生活的故事再度開啟,那上海,還會是那個我那麼熟悉的魔都嗎?
經常說,把一切交給時間,并不是讓時間淡忘記憶,而是讓時間考驗真金。
回望往昔,時苦時樂,百味雜陳。心中的郁結也許不會輕易消散,但生活必将要重回軌道。過去如何,當下無法定義,未來如何,由我們做決定。
▲李文軍 攝
▲李文軍 攝
廣玉蘭初開
杜鵑花也來
雙滿月之待
遙遠即現在
當上海開放時間表正式發布,李文軍在朋友圈寫下:“鵲喜,确喜;站齊,看齊”。
擰作一股繩,凝結一條心,齊心協力,讓我們熟悉的、喜愛的魔都上海再度歸來!
▲李文軍 攝
▲李文軍 攝
· The end ·
精 / 彩 / 推 / 薦
☆ 海派民居畫家沈向然、中國畫畫家羅蘭、旅德畫家程念等名家作品在動漫園·盛世藝術空間同步展售,由倉颉通文化獨家代理,并接受作品及衍生定制、IP授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