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服裝行業未來可能面臨的發展趨勢

服裝行業未來可能面臨的發展趨勢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9 05:58:40
一、發展現狀

改革開放後,中國服裝行業經曆了一段繁榮期,但随着人口紅利、政策紅利,成本優勢的消退,發展逐漸陷入低谷。最近幾年,中國服裝行業遭受到新技術、新渠道、新市場競争态勢和新消費客群連續沖擊,踏上在低迷中尋找突圍之路的漫長征程。

當前,服裝行業存在着産能過剩、庫存量大、産業鍊中間渠道冗餘、市場定位不清、同質化嚴重、專業人才短缺等問題,阻礙着行業繼續向前發展。“生産企業-品牌公司-代理商-零售商-消費者”這種模式,嚴重制約着行業進一步突破發展,對産業鍊進行改革重塑的呼聲越來越高。

服裝行業未來可能面臨的發展趨勢(元宇宙時代即将來臨)1

這些年,服裝行業積極擁抱互聯網,做出各種嘗試,比如:廠家跟商戶合作的直銷模式;廠家直接或者招商合作開定制實體店等,試圖優化中間環節,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主要還是立足于傳統産業鍊模式做局部改良,産業升級依然任重道遠,繼續在量變的路上探索。

二、存在問題

當前服裝行業産業升級如此困難,我認為有不同層面的主客觀原因。主觀方面,很少有人從整體上關心行業升級發展問題,從業者變革意願不強;客觀方面,則有沒找準核心問題、時機不太成熟、技術條件限制等因素,總體反映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主體力量推動變革意願不強

當前,服裝行業仍然沒有擺脫傳統産業鍊模式。占據行業主導地位的是少數大品牌商,巨額利潤主要被他們攫取,他們推動行業變革的主觀意願不強。

(二)沒抓住最核心矛盾

當前服裝産業存在着嚴重供需矛盾,在“質”和“量”上都有所反映。一是供需脫節,一方面供給端生産的不一定是消費者需要的,部分服裝款式生産出來賣不出去,大量積壓,造成行業和社會資源的極大浪費;另一方面消費者想要的,市場不一定有供給,以至于某些産品“供不應求”;二是總體産量長期供過于求。從業者的關注點主要集中于争搶市場,資金和精力主要被投放在營銷渠道上,這導緻了嚴重的行業内耗。

(三)站位不高,缺乏整體意識

雖然互聯網的出現,對産業鍊部分環節起到局部優化,但并沒有從整體上對服裝行業起到革命性推動。産業鍊上各節點力量都隻關心與自身相關的環節,沒有人從行業整體高度去關心行業發展,如:生産企業隻關心自己上遊的原料采購、下遊的成品銷售;品牌商則關心的是款式設計、訂制生産、營銷渠道擴展;中間商和消費者對行業發展何去何從更是漠不關心。

(四)沒找到合适的突破口

不少業内人士看到當前服裝行業面臨的困境和潛藏的機會,積極進行思考和探索,但仍然沒找到合适的突破口。

三、未來展望

“衣”是人類的遮羞手段,是保暖需要,更是天然的文化載體,是人們展示美和氣質的重要道具。随着社會發展進步,生産力的進一步提升,服裝的文化屬性占比将越來越大。服裝行業是不老行業,始終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市場空間巨大,市場前景看好,據相關預測,到2023年,光中國市場規模就有望突破4萬億元。

近期,有不少資本悄然入場,進軍服裝行業。2021年7月,智能化服裝設計供應鍊平台“知衣科技”完成2億元B輪融資,由高瓴創投和萬物資本領投,湧铧投資和老股東君聯資本跟投,川行資本擔任财務顧問;8月,服裝供應鍊SaaS服務商領貓SCM宣布完成近億元A輪戰略融資,GGV紀源資本和雲起資本共同領投;9月,新興服裝品牌bosie完成數億元B 輪融資,将用于産品研發和供應鍊升級等,B站與五源資本領投,金沙江創投跟投本輪融資;也是在9月,國貨新銳服飾品牌BEASTER完成首輪超2億元融資,由渶策資本領投,華映資本和百麗消費基金跟投,泰合資本擔任獨家财務顧問。另外,還有更多的資本選擇觀望、虎視眈眈、伺機而動。

作為基礎性消費産業,服裝行業發展今後何去何從,新的成長點在哪,目前業内已經形成一些主流共識,認為其未來發展方向是個性化定制,其中“個性化”是定制的目标,“定制”是實現個性化的手段。個性化定制是消費者對未來的向往和需求,是未來發展潮流,其特點滿足了新發展階段供給兩端的要求,特别是符合現代人個性化的消費理念,有巨大開發潛力。

可把服裝市場分成兩個流派,一個是定制,一個是成衣。定制比成衣曆史更悠久,但成衣的出現曾導緻定制的衰退甚至死亡。

在社會化大生産之前,就存在相當一個時期的原始手工定制時代;随着成衣市場的崛起,手工定制開始進入萎縮時代;到了大規模差異化成衣普及後,手工定制進入消匿時代;随着生産力的不斷提升,服裝行業長時間生産過剩,嚴重同質化,成衣開始陷入困境,催生了一種新型定制進入萌芽期;當前,新型定制開始進入一個啟動發展期;以目前的态勢分析,不久的将來,還會進入一個快速成長期。

服裝行業未來可能面臨的發展趨勢(元宇宙時代即将來臨)2

四、機會及對策(一)機會

服裝行業目前正處于産業革新關鍵期,存在着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恰好是這些問題的存在,為入局服裝行業、助力産業升級提供了難得的曆史性機遇。服裝行業正在迎接的這場“大升級”,正是近期資本巨頭相繼入局的主要原因。

中國服裝定制市場規模近幾年一直呈現增長态勢,2017年總規模為1371億元,2018年約為1525億元,2019年有望突破1800億元。從2013年開始,年均複合增長率接近20%。根據中國服裝協會定制委員會年報顯示,2022年中國定制市場的總規模約為2600億元,後續走勢更是被看好。

國内服裝定制市場發展雖然比較迅速,出現了大量的定制品牌與定制門店,但發展與盈利狀态參差不齊,大多盈利能力偏弱,面臨極大生存壓力。當前服裝定制常見模式主要是:線上線下融合,線上推廣,線下發展體驗店,上門量體服務,搞招商加盟推廣。這些模式,方向雖然沒錯,但存在一系列問題,導緻其很難走入大衆,仍然不是理想的解決方案。用一個形象比喻來形容當前服裝行業困局:有不少人知道寶藏的埋藏之地,但都沒找到打開寶藏的鑰匙。

(二)對策

以問題為導向,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就像給病人看病一樣,先看症狀,再有針對性仔細檢查病因,對各個問題提出解決方案,然後進行彙總會診,提煉出最佳綜合治療方案。

服裝定制當前綜合病症表現為很難大衆化,通過進一步檢查,發現不少問題:定制成本過高、款式稀少、定制手段單一、定制過程枯燥乏味、消費者體驗感差、交貨期長,這些都是阻礙定制走向大衆的罪魁禍首。彙總會診後,提煉出綜合解決方案如下:

解決思路:破後而立,革舊鼎新,以需求為牽引,利用科技賦能,結合時代背景,對産業鍊進行徹底重塑,構建新産業鍊如下圖:

服裝行業未來可能面臨的發展趨勢(元宇宙時代即将來臨)3

服裝行業未來新産業鍊構建必須考慮兩個重要構成力量:消費者服裝設計師。服裝産業發展由産品驅動向消費驅動轉變,消費者作為重要參與力量,新産業鍊必須把消費者作為一個獨立主體納入進來;服裝設計師作為推動服裝行業發展的重要力量,在傳統産業鍊模式下,他們隻能依附品牌商和企業才能生存,其地位不夠突出,新産業鍊把設計師的主體地位更加突顯出來,讓他們單獨形成一股力量,是為了激起設計師們的創作熱情,促進服裝設計個性化繁榮發展。

具體措施:根據新産業鍊模式,打造一個服裝定制系統,作為革新手段和載體,助推産業升級。

系統設計構思:構建過程和相關思路如下圖所示:

服裝行業未來可能面臨的發展趨勢(元宇宙時代即将來臨)4

由上圖可以看出:走消費者自主量體這條路徑是最理想的,雖然在圖上看起來路徑較長,但具體實施起來卻最節省、最有效率。在這個環節,可以大做文章,有效提升消費者參與度,把定制過程做得簡單有趣,為消費者提供美好的定制體驗。有效吸引消費者廣泛參與,是系統推廣運用獲得成功的關鍵。

系統結構:根據新産業鍊模式體系結構,系統主要由綜合平台、消費端、設計端、生産端四個部分組成。綜合平台是系統核心,分别與消費端、設計端、生産端互連,為各要素之間相互交流建立連接通道。結構如下圖:

服裝行業未來可能面臨的發展趨勢(元宇宙時代即将來臨)5

設計理由:

一是這種設計能有效去掉傳統産業鍊中不必要的冗餘環節,對中間環節進行有效整合,找準定位,精準服務,打通消費者、設計師、生産企業之間的通道,真正做到“以消費者為中心”的産業發展模式。

二是把消費者和服裝設計師的地位突出表現出來,更符合行業未來發展趨勢。個性化作為行業未來發展方向,一是少不了消費者親身參與;二是個性化主要體現在服裝設計源頭。

三是這種模式能有效解決當前服裝定制的諸多問題。如前文所提,當前服裝定制存在定制成本過高,款式稀少,定制手段單一、過程枯燥乏味,體驗感差,交貨期長等問題,導緻其很難走入大衆。設計師們有了展示舞台,必将通過這個系統提供豐富的服裝款式;消費端設計的目标是為消費者提供沉浸式定制場景,手段豐富、操作簡單、過程有趣、體驗感好,将吸引消費者踴躍參與,使系統迅速走進大衆生活;系統整體設計還有助于降低定制成本,節省定制時間、提升定制效率。

在上述系統體系結構裡,綜合平台提供綜合保障服務,與“三端”互連;“三端”則分别為消費者、設計師(或設計公司)、生産企業服務,通過綜合平台實現互通。考慮到互聯網未來發展形态“元宇宙”時代的到來,該系統可連接元宇宙場景,實現元宇宙與現實世界相互交融。

服裝行業未來可能面臨的發展趨勢(元宇宙時代即将來臨)6

系統具有“定制”和“訂制”兩大功能。“定制”行為發生在消費者與設計師之間,設計師根據消費者選擇的款式為其進行量身打造。“訂制”行為發生在消費者與生産企業之間,消費者把自己定制的服裝款式向企業訂制生産。

系統為消費者提供了表達自我的渠道,讓他們可以參與到服裝設計環節,表達設計訴求,把自己的意見跟設計師進行交流,形成兩者之間的良好互動,共同完成一件令消費者滿意的個性化作品。對消費者來說,這是一種美好體驗,可以想象,穿上一套自己參與設計的服裝,那種滿足感、成就感一定很美妙。設計師是魚,消費者是江河、是大海,設計師們隻有到消費者中去汲取智慧和創作源泉,才會真正如魚得水。

為提升消費者參與熱情,給他們打造一個沉浸式體驗場景至關重要。元宇宙的出現,正好可以完美地解決這個問題。消費者可以通過消費端的應用功能,精細化打造自己的體型,在元宇宙空間逛服裝店(裡面展示設計師們的作品),試穿感興趣的款式,跟自己喜歡款式的設計師進行交流,并進行定制,再向企業訂制生産。

新模式下,各組成力量更加專注于自己的本質業務,設計師(設計公司)聚焦設計,企業聚焦生産,消費者靈活參與,其他環節統統交給綜合平台處理。可以想象,這場革新,一定會對現行格局産生颠覆性影響,那個由少數大品牌商霸占市場的時代将會一去不複返,取而代之的一定是一個“百花齊放,百家争鳴”的新時代。品牌商們也可憑借在行業沉澱多年的設計優勢,轉戰設計端,專注于設計,以優秀的作品來赢得消費者的青睐。

打造新服裝定制系統,面臨不少困難和阻礙,難度極大。

一是設計平台的搭建。給設計師搭建一個什麼樣的創作平台和場景,為其提供什麼樣的創作工具,設計出來的作品怎麼進行展示,展示的作品怎麼轉換成生産圖紙,都很有技術難度。

二是消費者場景搭建。怎麼設計消費者使用功能,消費場景如何搭建,怎麼量體,如何試穿,也是很大的技術難點。

三是生産成本問題。定制化生産成本決定着訂制價格,能否被大衆接受,是事關系統成敗的關鍵。不過,随着智能化制造在生産端的普及,生産成本有望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

四是知識産權保護問題。采取一定的技術手段,保護好設計師作品的知識産權,也是系統需要解決的一大問題。

五是需要多方力量協同參與。新系統研發是個巨大的綜合性工程,其承載着推動服裝行業革新的使命,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很可能需要引入相關戰略合作夥伴參與,如:行業協會、生産企業等,才能完成任務。

一旦上述問題得到有效解決,服裝行業的革命性突破也就水到渠成了,這将是劃時代、全球性的标志性影響。

當前,世界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時代,服裝行業身處其中,也面臨偉大變革。舊産業鍊模式持續了百年有餘,已經不能滿足時代需要,在新需求、新技術的驅使下,服裝行業一定會破繭而出、煥發新生,這是時代的呼喚,也是自身發展需求。

時代呼喚革命,革命呼之欲出,變革過程中,服裝行業将産生新一輪洗牌,這時把握好入局機會,就有可能實現彎道超車,後來居上。當前,各路資本摩拳擦掌、虎視眈眈、伺機而動。硝煙未見,然而硝煙已起,群雄逐鹿的戰國時代已然來臨,鹿死誰手,暫未可知,我們拭目以待。對此,我的建議是“明确目标、先行布局、穩步推進、逐漸發展”。在這個賽道一旦搶占好先機,占領市場,将為公司打開廣闊的發展空間,長期占領優勢地位。

以上是個人關于服裝行業發展一些不成熟的思考,歡迎對服裝行業發展感興趣的朋友們留言吐槽讨論!

本文部分文字數據參考來自于網絡收集,如有侵權,敬請聯系删除!

本文屬于原創,如需引用,請标明出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