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爨cuan” 是一個古字,“炊也、竈也”,就是上火做飯的意思,古人已認識到吃飯對于人類的重要意義,民以食為天,食以爨為先。所以專造這麼一個字。
“爨”字釋義
“爨”字可分為上中下三部分。上部雙手持鼎。左右兩邊表示左右兩手;中間是金屬盛器“冂” 鼎。金屬盛器鼎“冂”内是“一口”之物。這上“一”下“口”。表示為口所納食物。
爨之金“冂”,從質地上可以為金銀銅鐵鋁錫鉛等金屬,從形具上講,可以是各種形象的盛具如鼎、火鍋、香爐、竈具、吊壺、鍋爐等等。爨之木,當然是易燃升火的薪木。但桃李梅杏柿棗等果木,櫆楊杉桐柏松等材木,乃至椿楦楠桧等名木,也屬可燃。一切可燃如煤炭、石油等物都屬木。爨之水,從水名上可以是江河淮汾渭之水,從地域上可以是汴水、淝水,從大小可以是泉水、池水、溪水、湖水、海水、大洋水,從層面上可為地表水、地下水。當然,也包括在爨中鼎“冂”内之湯、汁、液等。爨之火,古代有個火神叫祝融,号赤帝,後人尊為火神。據山海經記載,祝融的居所是南方的盡頭,是他傳下火種,教人類使用火的方法。火是光明的象征,文明的開始。有了火,人類不再害怕黑暗,生食成為曆史,鐵石化為工具,種族就開始興旺發達了。爨之土,有紅、黃、白、青、黑無色土。土有厚薄、輕重、疏密、砂粘之分,在自然界為壩為堤,可蓄水攔水;可圍水納水;圍場為坪。可出水遠水;為塔為廟,可鎮水鎖水。
“爨”字集中體現了中華文明的魅力。它看起來筆畫繁雜,理解起來又是那樣輕松愉快。“興字頭;“冖”(讀音“米”)字腰,大字底火來燒”!它說起來是一個簡單的漢字,分析起來卻又包含着無比博大精深的哲理和文化。
爨陶的形成
人類最原始的生活用容器是用樹枝編成的,為了使它耐火和緻密無縫,往往在容器的内外抹上一層粘土。在炎帝部落食物儲存屋,發生了火災,當火熄滅後,其它食物都燒壞了,唯獨用樹枝編成的容器,其中的樹枝都被燒掉了,但粘土不會着火,不但仍舊保留下來,而且變得更堅硬,盛水不漏,比火燒前更好用。這一偶然事件卻給人們 很大啟發。後來,人們幹脆不再用樹枝做骨架,開始有意識地将粘土搗 碎,用水調和,揉捏到很軟的程度,再塑造成各種形狀,放在太陽光底 下曬幹,最後架在篝火上燒制成最初的陶器。 作法有兩種:一種将泥料制成長條形,以螺旋式的方法由下向上盤築成器形,同時用陶拍拍打,用手沾水将器内外接縫處抹平;一種将泥條圈起,一層層向上堆築作成器形。用這兩種方法制成的陶器,内壁往往留有泥條盤築痕迹。
爨陶工藝的傳承與創新
魏晉南北朝時期,在爨氏統治地陸良。興建 “爨窯”(今陸良湯官箐),傳說技師是爨氏當年從夏縣帶來的範蠡制陶傳人湯良和湯芳父子,陶工是南流來的難民和陸良本地人,那時的陶器大多但是民用陶器,如盛水缸,酒缸,盆碗、火葬罐,也有少部分工藝藝術品品作為宮廷禦用和民間收藏。
爨陶非遺傳承人,國家工藝大師王江雁居于對爨文化的喜愛和對祖輩制陶工藝傳承的情懷,成立陸良縣爨陶藝術品文化産業實體,先後去景德鎮,宜興、榮昌、欽州、建水等地拜師學習制陶技術,并拜宜興紫砂大師顧景州大弟子,國家工藝美術大師葛韬為師傅學習制陶工藝。爨陶以爨文化為精髓,以爨體書法為載體,融入了衆多名家字畫而自成一體。
爨陶精選雲南高原七彩稀有黏土和陸良彩色沙林七彩沙;含有锶、硒等多種人體所需礦物質,由傳承人王江雁,國家工藝美術大師,衆多知名書畫家,藝術家精誠合作完成。每一件精品都融入了享譽海内外的大、小爨書體,爨陶精雕細琢,守于心,琢于形,終成藏品。爨陶體如鐵、色如銅、亮如鏡、聲如罄,潤如語,造型古拙,形神奇逸,用爨陶壺泡茶能保持水的甘甜、茶的香韻,蒸煮米飯香軟可口,花瓶插花經久不凋謝,爨陶餐具存肴不易馊。加之每一件爨陶上都有業界頗具贊譽的爨體書法家的珍貴墨寶,更是文化人把玩欣賞的上品。
(文/圖:王江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