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老師說對不起作文? 我不是喜歡寫文字的人,小時候寫作文是要哭的今天卻很想寫一寫我的爸媽,此時正值不惑之年的我爸媽,為了家人選擇再一次出發,開啟了新征程,我擔憂也感動,心疼也自豪不知道小時候有沒有寫過《我的爸爸》或者《我的媽媽》,如果有,我倒還挺想拜讀一下,很可惜,我的家一直不固定,漂泊四海,所以也留不下小時候的東西之所以說漂泊,是因為我爸媽不是老老實實留在老家像很多人那樣臉朝黃土背朝天,而是為了我們分隔兩地,到外闖蕩,為我們謀一個好生活,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我對老師說對不起作文?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我不是喜歡寫文字的人,小時候寫作文是要哭的。今天卻很想寫一寫我的爸媽,此時正值不惑之年的我爸媽,為了家人選擇再一次出發,開啟了新征程,我擔憂也感動,心疼也自豪。不知道小時候有沒有寫過《我的爸爸》或者《我的媽媽》,如果有,我倒還挺想拜讀一下,很可惜,我的家一直不固定,漂泊四海,所以也留不下小時候的東西。之所以說漂泊,是因為我爸媽不是老老實實留在老家像很多人那樣臉朝黃土背朝天,而是為了我們分隔兩地,到外闖蕩,為我們謀一個好生活。
我的爸爸是一個傳統的父親,嚴肅、寡言、在家裡有着統治霸權,是“王”,在我的記憶中,他每年過年的時候才會回家,用他一年的勞動成果給家裡添磚加瓦,偶爾也會有暑假的時候回家,幫家裡幹農活。我爸開車很熟練,聽說在我很小的時候開過大吊車,每逢打麥子、曬稻谷、收花生的時候,我爸就會開着三輪車到曬場,載滿一年的豐收,還有口袋上爬着的我們姐弟仨,那個時候是我們可威風的時候,可以在高高的谷堆口袋上吹着風,手裡死命地抓着身下的口袋,怕被車速轉彎甩了出去,可就破相了。随着年紀大了,小時候的回憶都成了一幀幀畫面,斷斷續續…有次,我偷偷買辣條吃,我爸就一直跟在我身後,不慌不忙的走着,我的心砰砰跳,覺得要挨揍了,腳踏進家門,身後飄來一句話“以後不許吃辣條”;大概三年級的時候我要去參加數學競賽,我爸第一次騎自行車載我把我送過去,不記得當時坐在車上的我在想什麼;大概四年級的時候,我考了第一,學校在開學典禮上為我戴上大紅花,會後人群散去,我看見我爸心情很好的慢悠悠往家裡走去;初一的時候,我揚言要自己騎自行車上學,我的初中距離我家騎車要1個多小時,我爸不放心,帶着我一起把路線騎了一遍,給我買了人生第一輛自行車。。。
我爸話不多,關心的話更不多,我們姐弟仨好像是遺傳,都不擅于情感表達。小學的時候,我爸在北京打工,我媽在老家照顧我們姐弟仨,我爸的信息都來自我媽,也不知道他們多久聯系一次,就是有電話的時候,我媽先接,然後依次傳給我姐、我、我弟,我媽就在旁邊教我們要關心我爸身體好不好,我的嘴巴像被封住了一樣,話說不出口,後來憋出來一句“爸,你身體咋樣”,旁邊我媽我姐哈哈大笑,說我語氣好兇。初中的時候,爸媽都去了北京,每個月偶爾會打一次電話,一般都是我媽打,我姐接,然後依次傳我、我弟。初一畢業的時候,我爸剛從北京回來,他說來我們初中接我和我姐,我爸說他帶車來,我興奮極了,我家買車了?我趕緊告訴我姐,然後在人群中尋覓我家的車和我爸,後來看見了站在自行車前的我爸,穿了一身牛仔,帥氣極了,我爸讓我和我姐坐面包車回,他自己把兩床被子用繩子捆在自行車車座上,騎回了家。
上高中以後,我媽也去了北京,這一年是我家的轉折年,做起了第一個有點模樣的生意;這一年開啟了人到中年的我爸媽十年奮鬥史。生意人,離不開辛苦,如果說做生意不累,說明生意也不會做的長遠。因為這個生意,我爸媽終于可以每天在一起,兩人默契分工,承擔起了有二十來間房的旅館所有事務。為了省錢,我爸媽,是老闆,也是員工;是洗衣工,也是打掃工;是安保員,也是前台。十年如一日,24小時守衛着小旅館,也是因為這十年,我們家經濟狀況有了改善,從溫飽到了小小康。我媽常說,換成别的家也不會有像他們這樣的成就。這句話我是十分認可的,我爸媽所付出的努力,讓我們這些小輩們難以望其項背。
我的媽媽是一個傳統的母親,善良、勤勞、溫順,俗稱脾氣好,一般的事情是不會生氣的,隻有受了委屈。發脾氣的時候,也不會全想着自己,還會考慮大局。比如,兩次生氣從北京跑回河南,都是寒暑假我們姐弟仨在家的時候,或者有其他人可以搭把手的時候,由此可見,我媽還是一個極有責任心的人,不會一走了之。我覺得我的很多性格和我媽很像,比如不開心就走。記得我小學的時候,我媽總說我這不好那不好,不愛學習,不愛寫作業調皮愛玩愛動,每每我媽話閘子打開的時候,我就撩腿走人,耳淨心不煩。我媽是一個樂天派,充分體現在對未來的設想,她總會說以後我們家會怎樣怎樣,給自己加油打氣的同時,也給我們描繪了一個藍圖。我媽從不對我們遮着掩着,家裡的好與不好,都會對我們說,有福同享、有難同當。記憶最深的畫面是有年冬天,我媽和我們姐弟仨,圍着一個火盆,正值停電了,旁邊點着蠟燭,我媽用她柔柔的語氣,說些家裡的困難,順帶給我們上上思想教育課,要争氣,好好上學。
我媽是一個對自己有要求的人,努力地做一個好妻子、好兒媳、好媽媽。我可能不會有她做的好。在他們那個年代,在偏遠的河南小城,自由戀愛還不太盛行,我媽會開心的跟我們講她和我爸相識相知的過程,雖然很像現在的相親,我奶奶帶着我爸爸去我姥姥家相人,但我聽我媽說的時候能感受到一絲甜蜜和驕傲。我媽是我爸的天選之人。我媽是主張男主外、女主内的傳統女性。小時候,我爸因為常在外務工,一年就一段時間回家,每當我爸在家的時候,早上必有一碗雞蛋羹。我媽會經常跟我們說我爸在外很辛苦,很勞累,讓我們要在心裡記得,要好好聽話學習。我媽在廚藝方面有些小驕傲,誇她的廚藝,她會很開心,但是我爸總會說鹹,所以我媽跟鹽較真了一輩子,還在繼續較真。我媽很自豪自己争口氣生了兒子,不談自己遭的罪受的苦,就是不想讓我奶奶或者鄰裡同鄉看不起,後來又怕我不高興,很少提及。其實我都懂,時代影響人,也不是誰的錯,我媽還顧及我們,說明重男輕女的思想并不嚴重,隻是你說我說大家說,難免不受點影響,而且又有什麼關系呢,我們正處在思想多元化的21世紀,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我相信新思想也會重新影響着我爸媽。我媽對我影響最大的可能是待人接物,對身邊的親人和朋友都很大方,以德報怨,心寬體胖,吃虧是福,不計較,和現在盛行的精緻利己主義是有點格格不入的,但我認為心胸寬廣,更容易感受幸福。
當下,總是會有人讨論哪一代人壓力大,有人說60後的人趕上了改革開放的東風,大學畢業分配工作,工作以後分配房子,沒有房貸車貸的壓力,90後大學畢業自己找工作,工作以後供房貸,承受着更多的社會壓力;有人說60後生活條件差,沒錢沒物,90後生活條件好,物資極大豐富,旅遊享受随時随地。其實我覺得每個時代都有生活的好和不好的人,也都有幸與不幸的人,幸福的标準不同。人生而不平等,自己努力過,付出過,不悔過去就好,幸福隻有自己能衡量,同過去的自己對比,讓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好。
因為工作忙,斷斷續續一個月的時間才完稿,想到哪寫到哪,好像碎碎念。身為父母,我爸媽做的已經很多了,身為兒女,我們做的還很少。下次再續寫新篇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