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受到了疫情影響,今年4、5月份國内的汽車市場依舊保持較為低迷的狀态。乘聯會數據顯示,2022年5月乘用車市場零售達到135.4萬輛,同比下降16.9%,環比增長29.7%。1-5月累計零售731.5萬輛,同比下降12.8%,同比減少107萬輛,其中4-5月同比下降86萬輛影響較大。
在這種情況下,國家迅速推出了一系列強勢的購車刺激政策,比如購置稅補貼,二手車限遷解除等政策,從而希望能刺激消費。
尤其是對購置稅的優惠,在5月23日,政策公布了階段性減征部分乘用車購置稅600億元。緊接着在5月31日,财政部、稅務總局發布關于減征部分乘用車車輛購置稅的通知,對購置日期在2022年6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間内且單車價格(不含增值稅)不超過30萬元的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減半征收車輛購置稅。
有人算了一筆賬,600億元的“大紅包”分到每位消費者手裡之後,能省下多少錢呢?按照車輛購置稅減半的政策,如果開票價是10萬、20萬、30萬的車,則分别省下大約:4400元、8800元和13200元。
不僅如此,政策讓很多豪華品牌的入門級車型也能夠享受到這次購置稅減半紅利,不少豪華品牌經銷商捕捉到這個信息後,開啟了讓利模式。
以某豪華品牌為例,除了享受618購車促銷外,月底前提車還可以享受30%的車價綜合優惠,部分車型也可以享受購置稅減半政策。其中某車型最低售價33萬元落地,這個價格對于一線豪華品牌來說很劃算。
另一家豪華品牌在國家購置稅減半政策公布後,疊加了企業的優惠補貼政策,指定車型可以享受購車現金和金融優惠政策。通過現金優惠後,部分車型主銷版本均可享受購置稅減半政策,入門版的落地價甚至直接殺進25萬元區間。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購置稅減半隻針對燃油車,有人擔心會給新能源車帶來影響。行業專家分析稱,新能源汽車市場正呈現逆勢上升,這次補貼政策時間短,隻持續到年底,不會給新能源行業帶來很大的影響。
目前,與整體乘用車市場的緩增态勢不同,5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達到36.0萬輛,同比增長91.2%,環比增長26.9%。1-5月更是形成“W型”走勢。1-5月新能源乘用車國内零售171.2萬輛,同比增長119.5%。
據媒體統計,上兩次調整購置稅,一個是對小排量乘用車,分别于2009年至2010年、2015年至2017年實行過兩輪減征,每輪先将稅率降至5%,待該類車型消費增長達到一定規模後,再将稅率提高至7.5%。另一個則是對新能源汽車,以達到一定技術條件要求為門檻,自2014年9月1日起一直免征車購稅。
從過去的效果來看,購置稅的優惠都收獲了一定成效。
小排量乘用車的新車銷售量在第一輪優惠期間(2009年至2010年)年均增長超過50%,第二輪優惠期間(2015年至2017年)年均增速也達到9%,明顯高出同一階段無優惠年份的增速。新能源汽車的新車銷售量自2014年起年均增長約86.4%,比2011年至2013年的增速提高了27.6%。
專家也認為,上半年受疫情影響所抑制的購車需求有望在下半年得到集中釋放。“随着整車生産逐步恢複帶來的渠道供應改善,政策驅動下的車市必将快速回暖。今年下半年車市預計将很火,優惠政策退出前的兩個月有望迎來更火爆的行情。”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說,諸多鼓勵消費政策的實施,将推動全年國内零售達到2100萬輛規模,政策增量達200萬輛左右。
就在最近,一位專家的言論也引起了網友的熱議。
“曾經的私家轎車是作為奢侈品來定位的,如果是普通國民都能夠買得起的汽車,那是普通的用品,就不能再有購置稅。”同濟大學教授、國家智能型新能源汽車協同創新中心主任餘卓平表示。
的确,随着中國汽車業的快速發展,汽車這一代步工具,早已“飛入尋常百姓家”,逐漸成為生活必需品。而汽車購置稅是消費者購買汽車時繳納的稅收,稅率為汽車售價(不含稅)的10%,如定價10萬元(不含稅)的車,需要繳納1萬元的購置稅,這對于消費者來說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有網友留言稱:“這個專家一看就是自家人,絕對能處。”也有網友調侃:“這種專家多來一捆。”也有消費者說,購置稅大紅包給了還不如不給。目前,在各大社交平台上,“4S店變相漲價”的吐槽比比皆是,很多人感慨購置稅減半的政策優惠給了個寂寞。
據媒體報道,今年5月,有位消費者看中一款20萬元出頭的合資車,交了定金,約定6月5日之前交車。随後,他看到了購置稅減半征收的政策,算了一下大概能夠省一萬多元。
然而,當他向銷售顧問咨詢如何辦理時,卻被潑了一頭冷水,“因為這項補貼的實施,此前的優惠取消。”之後他又裡裡外外一算賬,不僅沒省錢,還要多花5000元,并且沒有确切提車日期。當他向廠家投訴後,得到回複是當日可提車,按照合同價格減稅,但是,原本談好的貸款利息卻要增加4000元。
據了解,有着類似經曆的消費者不在少數,不少汽車4S店在購置稅減征通知發布後收窄了優惠幅度。
在購置稅優惠政策發布當晚,某品牌4S店就傳出了漲價消息。這家經銷商的工作人員發布群公告稱:“正式通知,明天開始,所有車型價格回調,購置稅減免多少加多少。”
還有有網友在一家豪華品牌4S店也遭遇到了相同的狀況。這位消費者表示,在得知購置稅減半政策後,第一時間去4S店下訂。沒想到,第二天店内銷售告知他,訂購車輛漲價1.1萬元,與購置稅減免價格相當。
有人稱為是“被偷走的補貼”,而這個套路也頗像每年雙十一,電商先提價格再搞優惠,搞到最後,有的優惠了一點,但沒有聲稱的那麼多;有的根本沒有優惠,價格比以前還要高。
但也有另外一種聲音表示,當下購置稅沒有辦法“直接”取消的原因在于,作為“制造業中的制造業”,汽車業擁有龐大的産業鍊,它對我國的經濟和稅收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據統計,汽車産業約占我國GDP的10%,而且一輛汽車包含兩三萬個零部件,所以對上下遊産業鍊拉動明顯——汽車制造業每增值1元,可帶動上下遊關聯産業增值2.64元。2021年,我國汽車産銷分别完成2608.2萬輛、2627.5萬輛,連續13年位居全球第一。
在巨大的銷量下,購置稅可以為我國帶來巨大的稅收,去年全國稅收收入為17.27萬億元,而車輛購置稅為3520億元,占稅收總收入的2%。
“購置稅減半”政策的實施,不可否認的是會進一步刺激國内汽車市場,然而在購置稅減征政策公布後第一周,汽車消費相比上月雖然有所回溫,但效果并不明顯。數據顯示,6月1日至5日,國内乘用車零售銷量為16.8萬輛,同比下降5%,較5月僅增長6%。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