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春歸
【宋-黃庭堅】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春無蹤迹誰知?除非問取黃鹂。
百啭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
知釋義春天歸向了哪裡?四處一片沉寂,找不到它的去處。如果有誰知道春天的去處,就喊它回來一起居住。
誰都不知道春天的蹤迹,除非問一問黃鹂。黃鹂千百遍的婉轉啼鳴,卻無人能夠理解,借着風勢它飛過了那盛開的薔薇。
小故事大道理公元1105年,黃庭堅六十歲的這一年,是他人生中的最後一年。
兩年前,他受人誣陷,被貶宜州,從此一一蹶不振,再也沒能重新進入朝廷。每一天對于他來說都是難熬的,身體的不适加上心裡的煩悶,讓他感到肩上仿佛扛着一座大山,壓得他直不起腰來。
一日,黃庭堅坐在園中喝酒。此時已是暮春時節,枝頭的花已紛紛凋零,落在地上化作塵土。夕陽西下,涼風吹動他鬓角斑白的碎發,顯得他的面龐更加滄桑。
他一杯接一杯地喝着,壺裡的酒越來越少,身邊的空酒壇卻越摞越高。枝頭的最後一朵花落進他的杯子裡,像一葉孤舟,靜靜飄蕩。
他順着花落的方向望去,看見枝頭空蕩蕩的,昔日的熱鬧和燦爛都已經不在,隻剩下還未長大的綠芽。
“春天啊,你到底去哪了?怎麼連個招呼都不打,連個腳印都不留啊?”
黃庭堅酒喝得有些多了,滿面潮紅地自言自語着。他對着旁邊的大樹,搖搖晃晃地擺擺手:“你,你知道春天去哪了嗎?”
大樹不答話,他又問身後的籬笆:“你,你知道春天去哪了嗎?”
籬笆也沒有回答他。
“都不說話,都不說話,你們要是有誰知道春天去哪了,就把它叫回來跟我們一起,告訴它我舍不得它啊!”
忽然,一直黃鹂落到枝頭,歪着小腦袋看着坐在下面的黃庭堅。
黃庭堅高興起來,指着黃鹂說:“春無蹤迹誰知?除非問取黃鹂。他們誰都不知道春天去哪了,但是你肯定知道。你說,春天去哪了?”
黃鹂眨眨眼睛,放開動人的歌喉,婉轉地唱了一曲。黃庭堅皺着眉頭聽了半天,然而一句都沒昕懂。
“小黃鹂,你說什麼哪?你說清楚一點。”
一陣風吹過,拂動牆頭的薔薇花。黃鹂不再唱了,而是憑借着風勢,飛過那盛開的薔薇,一會兒就不見了蹤影。
黃庭堅歎了口氣:“唉,走啦,都走啦,那就走吧,還好我還有酒陪我。”
說完,他端起酒杯,把杯子裡最後一口酒喝了個幹幹淨淨。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古詩詞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有着其自身的曆史意義和現實意義。因此,學習古詩詞利于弘揚我們民族的傳統文化。另外,古詩不僅體現詩人對社會事物、人情哲理的深刻認識,更是千百年來勞動人民的思想結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