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器本身雖然叫青銅,可實際上是一種以銅錫鉛為主要成分的合金,埋藏在地下,會和空氣、土壤和水發生化學反應,形成“鏽”。由于環境不同,鏽的成分五花八門,也就形成不同的顔色。
所以,青銅器的五彩斑斓原來都是銅鏽的手筆。金石學時代的研究者們根據青銅器的這一特質,總結了如下一些規律:
時間進入現代,文物保護工作者采取了科學分析法,發現了鏽色斑斓的原因——不同的鏽色,其化學成分是不同的:
紅色:氧化亞銅
黑色:氧化銅或硫化亞銅
靛藍色:硫化銅
藍色:堿式碳酸銅或硫酸銅
暗綠色:堿式碳酸銅
綠至黑綠色:堿式氯化銅;
淡綠色:堿式氯化銅;
白色:氯化亞銅、碳酸鉛或堿式碳酸銅
不同的鏽類,往往帶有多種成分,譬如浮鏽和糟坑鏽,多是堿式氯化銅和氯化亞銅;棗皮紅貼骨鏽多是氧化亞銅,但是其上往往還附着着堿式氯化銅浮鏽。有些青銅器腐蝕得嚴重了,形成了多鏽層,不同鏽層的顔色,甚至都是不一樣的。
從前隻聽過五彩斑斓的黑,今天分享一波五彩斑斓的青銅
01 古樸黑:黑雲壓城城欲摧
▲頌壺,西周晚期
02 經典紅:霜葉紅于二月花
▲象首紋簠,西周末年至春秋初期
03 水銀沁:鏡面抛光舞銀蛇
▲六山紋青銅鏡,戰國時期
04 健康綠:接天蓮葉無窮碧
▲青銅甬鐘,西周中晚期
所以,如果再被提問“青銅器是什麼顔色”
所謂鏽色斑斓
以後逛博物館的時候
發現紅的、青的、黑的、灰的,都能叫青銅器
也就無需訝異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