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閩南冬至的風俗吃什麼

閩南冬至的風俗吃什麼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18 20:14:18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冬至時節悄然而至。古人把冬至又叫“冬節”,是計算二十四節氣的起點,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人們在這一天祭祖,彼此賀冬,所以又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今日是2020年的冬至,這期我們聊聊福州的冬至。

閩南冬至的風俗吃什麼(福建各地吃什麼)1

資料圖片,圖文無關

福州米時與“孝子尋獸母”傳說

冬至節的曆史相當悠久,據說周代便有,秦沿其制,以冬至為歲首,視冬至為過年。漢代,以冬至為冬節,官場相互慶賀。南北朝仍稱冬至為亞歲或歲首。故而在福州民間至今仍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在梁克家《三山志》卷四十《土俗類二·歲時》中“冬至”條這麼描述:節前,鄰裡族戚更相饋送,上冢祭享。至節日,則序拜如獻歲之儀。《八閩通志》也有類似的記載。明清以降,冬至節上冢祭享之俗漸淡,而搓圓之俗日盛。清乾隆《福州府志》載:“冬至,州人不相賀,舂米為圓餔之。”

如今,冬至亦是福州三大傳統“孝道節”之一。米時又稱“孝子丸”。民間傳說,曾有一名男子上山砍柴,受傷後被母猩猩所救,被逼成親,後來還生了個兒子。一天,男子趁母猩猩不在,帶着兒子逃回山下。兒子哭鬧着要母親,因為母親喜歡吃糯米粉,便在冬至這天,把煮熟的米時(方言讀音為“細”)粘在門闆上。母親循着香味而來,母子團聚。

這個“孝子尋獸母”的故事曾經流傳甚廣,舊時冬節,福州人還把剩下的米時粘在大門的門柱上,離地面六七尺高的地方。除了本宅,商店、貨棧的門外以及臨街的窗戶上也都要粘,這是福州特别的習俗,所以,米時又稱“孝子丸”。這種特俗解放後已消失。

《福州民俗文化述略》一書中,描述福州郊區如今還保留着“冬至分米時入祠堂”的習俗。鄉村各姓都有祠堂,聚合各支的同姓,稱“宗祠”;衍派一支的,稱“支祠”。凡是男性當年五十九歲、六十九歲、七十九歲,冬至便進行入壽六十、七十、八十,入宗祠,辦慶典。

“搓米時嗤搓搓”背後的故事

近日,由賴董芳作詞的福州歌曲《搓米時嗤搓搓》在市民朋友圈刷屏。歌曲中這麼唱道:“搓米時嗤搓搓,做壞臭事多,這一雙手想拍我,舉起又放下哦。”在賴董芳7歲時,母親便離開了。記憶裡,他每次做壞事時,母親總會拿着織毛衣的細竹針打他,因為在母親的觀念裡,竹針打孩子疼,但不傷人。“小時候,我偷吃糖果被發現了,母親要揍我,卻因找不到竹針,高高舉起的手又放下。”

從7歲開始,賴董芳便和奶奶一起生活。“每到冬至,奶奶都帶着我一起做米時。”賴董芳說,那時住在東芽巷,奶奶會讓他提竹籃,裡頭裝着米袋與幾塊磚頭,到巷尾2号的老姐姐家磨米漿,而奶奶則提一袋十幾斤重的糯米。“奶奶推磨,我加米、添水。”

“冬至對福州人來說,是一個代表團圓的節氣。”賴董芳說,詞中的那雙手,也代表家裡的家長。“是奶奶的手,也是媽媽的手。”

“奶奶是個勤勞的福州女人,歲月在她的手上留下印記,暗沉、粗糙,還有一道道溝渠般的裂紋。每次一起制作米時時,奶奶的手和白白的糯米形成強烈的對比。”賴董芳說,他希望這一天,孩子能回家陪長輩,放下手機,一起搓米時。

福建各地冬至吃什麼

泉州:有“冬節不回家無祖”之說,故出門在外者,都會盡可能回家過節谒祖。冬節早晨,要煮甜丸湯敬奉祖先,然後合家以甜丸湯為早餐。泉州人稱元宵丸為“頭丸(圓)”,冬節丸為“尾丸(圓)”,這樣頭尾都圓,意味着全家人整年從頭到尾一切圓滿。

廈門:廈門人對鴨可以說是情有獨鐘。冬至這天,要吃姜母鴨進補。

漳州:要吃冬至糖圓。節日前夕,家家戶戶用糯米磨粉搓丸,放置在竹篩上。第二天清晨放入紅糖鍋内煮熟,作為節日早餐。

沙縣:冬至沙縣人要吃湯圓,湯汁中喜歡配竹筍、香菜等。

甯德:冬至甯德地區,每個地方吃的還不一樣。蕉城吃“Cué”,傳統蕉城人将糯米和小米配比,和水混在一起磨漿,倒在布袋裡壓幾天,等水瀝幹再擠壓後就是沒熟的“Cué”了。同在甯德地區的霞浦吃米餃、柘榮吃“油剪”、福安吃湯圓,然而在福安畲族中習俗又有不同,每到冬至福安畲族習慣打糯糍粑,取意時(糍)來運轉。具體做法多樣,與赤豆煮叫“豆糍粑”,用炭火烤叫燒糍粑。

客家:福建的客家人稱冬至為“冬節”、“亞節”。甯化流傳着這樣的民諺:“冬至至長長也短,夏至至短短也長。”所以冬至他們會進補和釀米酒、制臘味等。

(來源:海峽都市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