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幹支紀日法對照表2005

幹支紀日法對照表2005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12 17:05:51

一、幹支紀年

我國傳統曆法都是以幹支紀年,天幹(甲乙丙丁)搭配地支(子醜寅卯),稍微有一點常識的人都知道。

但是具體怎麼搭配呢?

幹支紀日法對照表2005(淺談幹支紀年)1

首先我提兩個問題:

  1. 天幹是10個,地支是12個,10乘以12等于120,應該有120個組合,但為啥幹支隻有60個呢?
  2. 三國演義裡,黃巾軍起義口号:“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大家都知道,甲子是第一個幹支。那麼第二個幹支是什麼,第三個是什麼?是甲醜,甲寅,甲(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還是乙子,丙子,(丁戊己庚辛壬癸)子?

幹支紀日法對照表2005(淺談幹支紀年)2

兩個問題其實是一個答案。

幹支紀日法對照表2005(淺談幹支紀年)3

幹支的排列并不是,一方固定另一方變化,比如甲子、甲醜、甲寅、甲卯........或者乙子、丙子,丁子......而是雙方同時按照順序變化,甲子、乙醜、丙寅......

所以一個天幹隻能對應6個地支,一個地支隻能對應5個天幹。組合下來,少了一半,所以隻有60個。

幹支紀日法對照表2005(淺談幹支紀年)4

有趣的是,相鄰兩個天幹(比如甲乙),各對應5個地支,互不重複,而且這些地支的順序是倒着排的(見下圖)。

幹支紀日法對照表2005(淺談幹支紀年)5

當然了,這裡面的規律肯定很多,有興趣可以深入研究。

幹支紀日法對照表2005(淺談幹支紀年)6

二、幹支紀月

首先天幹地支的順序是這樣的(下圖)。

幹支紀日法對照表2005(淺談幹支紀年)7

豎着看,是以天幹(甲乙丙丁)為邏輯排列的。

稍微轉化一下就是以地支(子醜寅卯)為邏輯進行排列了(下圖)。

幹支紀日法對照表2005(淺談幹支紀年)8

然後說一下幹支紀月,12個地支正好對應12個月份,上圖就是5乘以12個月,60個幹支對應的60個月,這就是幹支紀月。

肯定有人會問,圖中,第一個地支是寅,不是子,是不是錯了?

幹支紀日法對照表2005(淺談幹支紀年)8

沒錯,就是這樣的,子是11月,醜是12月,寅是1月,卯是2月。因為,夏朝“子”是11月,商朝子是12月,周朝子是1月,但是漢朝又改成了11月,以後曆代都是這樣。所以子月是農曆十一月。

然後也肯定有人會問,我知道11月對應子,1月對應寅,那前面的天幹該怎麼确定?

答案是對應表格,五年一輪回,從甲開頭的年份到戊開頭的年份5年輪回一次,然後從己開頭的年份到癸開頭的年份5年再一輪回(見下表)。

幹支紀日法對照表2005(淺談幹支紀年)10

為了好記,古人編了詩歌:

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歲戊為頭;

丙辛必定尋庚起,丁壬壬位順行流;

更有戊癸何方覓,甲寅之上好追求。

三、幹支紀日

幹支紀日與幹支紀年差不多,60日為一個周期輪回。但需要注意,不是這個月初一是甲子,下個月三十日是癸亥。古代有大小月,所以并不是正好30日,每個月相同日子的幹支并不一樣。

那這種情況下,該怎麼知道具體幹支呢?

幹支紀日法對照表2005(淺談幹支紀年)11

第一,有相關的曆書可以查詢。第二,有專門的計算公式,比較複雜,這裡就不列舉了。

因為有個二八定理,20%的精力可以了解80%知識,而餘下20%的知識需要花80%的精力去研究,所以,了解到這就可以到此為止了,性價比是最高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