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就表達人内在的感情而言,音樂是一種最高貴的方式。
張方宇《香港版單獨中的洞見》
2.
在藝術中,音樂比繪畫更具有震撼力。繪畫是空間的藝術,音樂是時間的藝術。空間更多地承載了物質的特性,而時間更多地承載了精神的特性。
張方宇《單獨中的洞見2》
3.
音樂有助于激發我們内在的創造性。音樂本身就是靈動而富有創造性的自然能量的一種表達,而且是最不失真、最純粹的一種表達。
張方宇《單獨中的洞見》
4.
音樂是什麼?它不是音符的堆砌,而是一種活生生的語言。作曲家通過音樂抒發自己對人生的感悟和對美的發現。繪畫是什麼?它不是色彩的拼盤,而是一種活生生的語言。美術家用它來诠釋自己對世界的感覺和對美的探索。
果農《我的事業是母親》
5.
但是我對“古典音樂”這個稱謂也有一部分認同,它蘊藏着一種對于現代而言很珍貴的“古典精神”。什麼是“古典精神”呢?概括來說,第一是那種現代生活所不具備的田園般的純淨;第二是人性,最本質的人性。
白岩松《白說》
6.
莫紮特!我最崇拜的作曲家就是他,不是因為他的樂曲動人,而是因為他能在苦難的生活中演奏出心靈的高貴與純潔,他的一生得不到别人的撫慰,還願意用甘露般的音樂去滋潤别人的幹涸!
葉落無心《與狼共枕》
7.
其實在我看來,真正的音樂不需要多麼精準,也不需要多麼精湛的技巧,隻要能引起人的共鳴就好了。聲音和物品都是一樣的,如果不能讓人想起某些人或者某些事情,那麼再好的聲音也是聆聽而已,永遠談不上享受。
黑色枷鎖《我的老千生涯》
8.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我們站的土地都一樣的,沒有貴賤之分,音樂玩的是夢想,而不是手段,音符是讓人快樂的,如果你連自己都不快樂,又怎麼能演奏出讓别人快樂的音樂?
奈奈《淺夜》
9.
很多時候,真正能打動一個人,挽救一個人的,不是美德,不是法律,不是精神,不是意志。而是美。驚心動魄的美,靜水流深的美。
嫁膺《百穿無歸》
10.
縱使莫紮特的樂譜、紀錄、演奏全部消失了,在這世上再也沒有人聽過他的作品,我相信莫紮特的音樂還是會留在某處。
北村薰《春櫻亭圓紫和我系列》
11.
音樂是連接現實世界和理想世界的最好橋梁,正如時空隧道把兩個截然相異的時空對接在一起。也許音樂是讓我們去領略神聖事物的最好途徑。
張方宇《香港版單獨中的洞見》
12.
所謂審美,就是既能以整體性的眼光看事物,同時又能覺察到它的深度。大自然之美就在于它的整體性,而藝術與音樂之美則在于它的深度。
張方宇《單獨中的洞見2》
13.
志摩的最動人的特點,是他那不可信的純淨的天真,對他的理想的愚誠,對藝術欣賞的認真,體會情感的切實,全是難能可貴到極點。
林徽因《你是人間四月天》
14.
心裡的意思,怎樣也訴說不完也訴說不出,因此而想起音樂是最進化的言語:一切“散文的”的語言文字是第一級,詩是第二級,音樂是最高級,完全依憑感覺,脫離意象而獨立了。凡越朦胧則越真切。
朱生豪《醒來覺得甚是愛你》
15.
真正偉大的藝術,是以某種具體的藝術媒介,對人類苦難所做的最富于個人特質的強大的反應與深刻的诠釋
林賢治《曠代的憂傷》
16.
要技術好,不出錯,用軟件就可以了,可我們不是機器,是有靈魂的,對樂曲有自己的理解。演繹的足夠深刻才能讓樂曲擁有感情。
池小凡《天秤座2:夢想過境下雨天》
17.
在所有藝術中,沒有比音樂更不可思議的了;在音樂的諸要素中,沒有比旋律更不可思議的了。音樂表達了語言無法達到的意境,旋律使所有的語言文字都相形見绌。
張方宇《單獨中的洞見2》
18.
一個擁有音樂夢想的人,應該同時擁有一個高貴的靈魂。即使貧窮,即使落魄,即使是一個衣不遮體的流浪者,他也可以對着高高在上的國王,豎起中指——除了夢想,沒人可以讓我低頭臣服。
程浩《站在兩個世界的邊緣》
19.
要有音樂,于是就有了音樂。
柏瑞爾·馬卡姆《夜航西飛》
20.
更高級的共鳴無疑是屬于認知領域而非情感領域的。世上沒有比兩個寂寞之間的共鳴更可悲的了。
張方宇《單獨中的洞見2》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