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健康是機體處于健康與疾病之間的一種生理功能低下的特殊狀态,機體尚無器質性病變,但體力下降、反應能力下降、适應能力減退、精神狀态欠佳、人體免疫功能低下,已有程度不同的各種患病的危險因素。
圖源:陳勇.亞健康人群的運動療法[J].嘉興學院學報,2004(06):83-85.
熬夜和亞健康是脫不了幹系的。睡眠質量不佳,久而久之會導緻身體機能的下降,免疫系統也會遭到破壞。
所以,調理的第一要素就是,少熬夜。
對于大多數熬夜黨來說,熬夜并不是為了完成急性任務,而是自我情緒的釋放、獨處時間的利用,很多熬夜黨都在追劇、打遊戲、刷短視頻,但花費在這些事情上的時間,縮短一小時也不會有什麼負面影響。
那麼如何減少熬夜呢?1、建立生物鐘。
生物鐘是人體大腦的循環機制,它通過控制激素分泌來調節生物節律。當我們建立起規律作息的生物鐘時,大腦就會在合理的睡覺時間發出休息的信号,提醒我們該進入夢鄉了。
2、白天适量運動。
有研究發現,有氧運動可有效緩解心理壓力和焦慮情緒,調理睡眠、改善睡眠質量,是一種 安全可行、積極有效的方法。但不同體質的人所需要的運動強度也各不相同,如果你是亞健康人群,可以采用快走、慢跑等運動方式。考慮到很多上班族沒有充裕的時間鍛煉健身,那不妨把公交車、小電驢等交通方式更改為步行、騎行(在上班距離适中的前提下),下班回家後可以做一些基礎入門的燃脂操,活動一下筋骨,達到身體發熱就可以,不需要揮汗如雨。
小提示:不要在睡前運動!臨睡前開始運動,會使大腦過度興奮,同時向大腦傳遞身體還處在活躍狀态的信号,大腦便不會為睡眠作準備,例如分泌相關激素等,因此過于興奮會影響入睡。
3、提高學習和工作效率。
部分熬夜黨總是在為白天效率低下的自己買單,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該學習的時候集中注意力學習,該工作的時候全身心投入工作,這樣下課下班後有充足的時間娛樂,而且白天的疲憊會加速夜間的入睡。
除了少熬夜,還能怎麼調理身體?
當然是飲食啦!
合理的飲食營養能夠保證人體各項機能的正常運轉,科學的飲食搭配保證人體各種營養素攝入的平衡,促進營養的吸收和消化,滿足人們生理上的各種需求。
維持人體健康需要的營養物質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無機鹽及微量元素,但所謂“合理的飲食”又是因人而異的,年齡、生理狀态、健康狀态不同,所需的營養也不同。就一般情況而言,我推薦如下飲食——
1、飲食多樣化
食物多樣化是健康飲食的基礎,因為每種食物的營養都是有限的,接觸的種類越多,攝入的營養也就越全面。首先,應當把谷薯類作為主食;其次,肉奶豆菜果不可少。
2、每天都要吃蔬菜和水果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WCRF)和美國癌症研究所(AICR)彙總分析了世界各國的研究結果,認為有充分證據表明蔬菜和水果能降低很多癌症的患病風險。蔬菜和水果都要吃應季的、新鮮的,吃多少買多少,畢竟蔬菜不是很耐放。
3、少鹽少油少糖
高鹽飲食是國際上公認的高血壓危險因素之一,所以烹饪時要少放鹽,如果不知道該放多少數量的話,就用“鹽勺”來控制。其次是少油,過多的油脂對健康是不利的,會引起高血脂,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糖吃多了會怎麼樣?肥胖、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還會導緻皮膚衰老、松弛、毛孔粗大,對愛美人士而言可謂重大打擊。
4、按時吃飯
現在年輕群體胃病高發,主要是長期不規律生活和飲食造成的,所以吃飯要規律、定時定量,避免吃撐,也要避免長時間空腹。
圖源網絡
體質差的小夥伴要适當多補充些維生素,比如維C、B族維生素等,提高免疫力。免疫力是我們人體重要的防護盾,小夥伴們千萬不可懈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