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敷貼貼久了很癢

敷貼貼久了很癢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7 03:08:08

“熱在三伏”,三伏天是一年之中補充人體陽氣的最佳時節,也是中醫傳統特色療法冬病夏治的好時機。中藥貼敷,是冬病夏治的一種方法。每年到了這個季節,都會有很多人貼三伏貼,各個年齡段的人都有,有因為頸肩腰腿痛而貼的,有因為呼吸系統疾病而貼,還有不少體虛易患感冒的兒童也進行了三伏貼。

中藥貼敷,是通過中藥和穴位的共同作用來治療疾病的一種中醫外治方法。對大多數兒科常見病都有不錯的療效,比如感冒、發燒、支氣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統疾病,嘔吐、腹瀉、厭食等消化系統疾病,等等。對于基層醫療機構來說,這是一種相對比較安全有效易操作的療法。

三伏貼過程中有時候會貼起水泡,對于起水泡的原因,很多人也持不一樣的觀點:

有的人認為,“三伏貼”,也稱天灸、發泡療法,藥物貼敷在穴位後,多數患者會出現麻木、溫、熱、癢、針刺、疼痛等感覺,也有部分患者無明顯感覺,這些均屬于藥物吸收的正常反應,一些皮膚比較敏感的人在貼藥後皮膚有發熱感和灼痛感,嚴重的甚至會出現水泡,這是正常藥物良性反應,證明所貼藥物已由皮膚滲入穴位經絡,治療效果更佳。

也有部分人的觀點是,三伏貼起水泡是因為局部溫性的藥物刺激皮膚,導緻皮膚出現過敏樣反應。屬于不良反應。

敷貼貼久了很癢(貼敷起水泡了試試這樣處理)1

一般而言,貼三伏貼後部分患者出現起泡現象,是屬于正常現象,不用太慌張。但如果是貼後反應特别嚴重了,就要注意了。去年就發生了多起小兒因貼三伏貼貼起泡導緻皮膚燙傷的事故,例如江西省兒童醫院2019年7月12日接受三伏貼治療的兒童中92人出現瘙癢、灼痛感、水泡等不良反應症狀,後調查發現與三伏貼中藥物劑量有關。所以雖然三伏貼的操作對于基層醫生來說并不難,但在使用過程當中仍需多加注意,對症貼敷,把控好藥物調配劑量,控制好貼敷時間。成人貼敷一般2~8小時。

給兒童進行三伏貼,為盡量減少起泡情況的出現,要特别注意:

1、兒童貼敷的時間要比成人短,而且貼敷後應該特别關注貼敷部位的皮膚反應。

小兒夏季敷貼穴位主要選取背部、胸腹部和四肢,建議連續貼敷3年。根據年齡不同,貼敷時間長短各異:

3歲以下:不建議敷貼

3 - 6歲:每次貼敷時間一般在0.5-1.5小時;

6-12歲:每次貼敷時間一般在1-2小時;

12-16歲:每次貼敷時間一般在2-3小時。

根據個體差異,貼敷時間可适當調整,如皮膚不耐受者可适當縮短貼敷時間。

2、皮膚有破潰、感染及皮疹等情況,不适宜進行三伏貼。最好問清家屬小兒皮膚敏感程度,特别敏感的要頗為注意。

3、對于年齡小、皮膚敏感的小兒,反應比較大的藥物在調配時盡量劑量少一點,減少對皮膚的刺激。

4、要及時查看、關注孩子貼藥後的情況和皮膚變化。如果貼敷部位出現輕度癢感,屬于正常反應;若皮膚出現劇烈疼痛、紅腫等現象,應盡早揭掉藥貼。但局部反應嚴重,應該及時到醫院處理。

如果已經出現起泡現象了,該怎麼辦?

1、去掉藥物,切記不要輕易抓撓。

2、三伏貼的發泡灸,有的人起的泡較大,有的人是密密的小水泡。

  • 密密的小水泡,水量少,不疼、不癢的水泡,可以不必理會,它自己就會吸收,一般不需處理。水量少但水泡周圍皮膚癢痛明顯的患者,可塗擦少量的氫化可的松乳膏。要注意創面的保護,切勿抓破水泡以防感染。
  • 大的水泡,有破損風險的水泡,可以碘伏或酒精在水泡及其周邊消毒,然後用無菌注射器戳開水泡,用消毒棉球吸幹水泡中的滲出液,再用紫藥水、百多邦、美寶濕潤燒傷膏等藥物塗抹局部保護創面,一般7~10天就好了。起大水泡的地方,痊愈需要時間,下次這裡就不能再貼敷了,隻有等到大的水泡痊愈後,才可以貼敷第二次。

3、保持局部皮膚的清潔幹燥,盡量不要使用紗布或其它物品包紮傷口,使傷口暴露在空氣中可以加快愈合速度。

敷貼貼久了很癢(貼敷起水泡了試試這樣處理)2

使用三伏貼的注意事項

1、并不是所有疾病都适用于本法治療,應嚴格掌握本法的适應症與禁忌症,切忌濫用。

2、貼敷藥膏,應将其固定牢穩,貼敷期間避免患兒劇烈運動,防止移位或脫落。

3、穴位貼敷藥物對皮膚有一定的刺激性,正常可出現潮紅、灼熱感、異物感、小水疱等反應,可以不進行處理或者予濕潤燒傷膏外塗。

4、如果局部皮膚出現嚴重紅腫、大水疱、潰爛、疼痛、皮膚過敏、低熱等現象,屬于不良反應,應當立即停藥并及時處理。皮膚水疱、潰爛者應避免抓撓、保護創面,出現全身症狀或嚴重不良反應的,不建議自行處理,可至醫院就診,在醫生指導下處理。

5、不要盲目自行延長貼藥時間,要嚴格按照醫囑來做。

6、貼敷禁忌:皮膚不容易愈合或疤痕性皮膚者慎用。

7、貼敷後忌煙酒,禁食生冷辛辣腥膻的食物。

8、外用品忌入口。久病、體弱、消瘦者,貼敷時間不宜過長,密切注意病情變化。

9、貼藥當天不能遊泳,4~6個小時内不要洗冷水澡。


作者:劉露

來源:紅杏e生“熱在三伏”,三伏天是一年之中補充人體陽氣的最佳時節,也是中醫傳統特色療法冬病夏治的好時機。中藥貼敷,是冬病夏治的一種方法。每年到了這個季節,都會有很多人貼三伏貼,各個年齡段的人都有,有因為頸肩腰腿痛而貼的,有因為呼吸系統疾病而貼,還有不少體虛易患感冒的兒童也進行了三伏貼。

中藥貼敷,是通過中藥和穴位的共同作用來治療疾病的一種中醫外治方法。對大多數兒科常見病都有不錯的療效,比如感冒、發燒、支氣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統疾病,嘔吐、腹瀉、厭食等消化系統疾病,等等。對于基層醫療機構來說,這是一種相對比較安全有效易操作的療法。

三伏貼過程中有時候會貼起水泡,對于起水泡的原因,很多人也持不一樣的觀點:

有的人認為,“三伏貼”,也稱天灸、發泡療法,藥物貼敷在穴位後,多數患者會出現麻木、溫、熱、癢、針刺、疼痛等感覺,也有部分患者無明顯感覺,這些均屬于藥物吸收的正常反應,一些皮膚比較敏感的人在貼藥後皮膚有發熱感和灼痛感,嚴重的甚至會出現水泡,這是正常藥物良性反應,證明所貼藥物已由皮膚滲入穴位經絡,治療效果更佳。

也有部分人的觀點是,三伏貼起水泡是因為局部溫性的藥物刺激皮膚,導緻皮膚出現過敏樣反應。屬于不良反應。

敷貼貼久了很癢(貼敷起水泡了試試這樣處理)1

一般而言,貼三伏貼後部分患者出現起泡現象,是屬于正常現象,不用太慌張。但如果是貼後反應特别嚴重了,就要注意了。去年就發生了多起小兒因貼三伏貼貼起泡導緻皮膚燙傷的事故,例如江西省兒童醫院2019年7月12日接受三伏貼治療的兒童中92人出現瘙癢、灼痛感、水泡等不良反應症狀,後調查發現與三伏貼中藥物劑量有關。所以雖然三伏貼的操作對于基層醫生來說并不難,但在使用過程當中仍需多加注意,對症貼敷,把控好藥物調配劑量,控制好貼敷時間。成人貼敷一般2~8小時。

給兒童進行三伏貼,為盡量減少起泡情況的出現,要特别注意:

1、兒童貼敷的時間要比成人短,而且貼敷後應該特别關注貼敷部位的皮膚反應。

小兒夏季敷貼穴位主要選取背部、胸腹部和四肢,建議連續貼敷3年。根據年齡不同,貼敷時間長短各異:

3歲以下:不建議敷貼

3 - 6歲:每次貼敷時間一般在0.5-1.5小時;

6-12歲:每次貼敷時間一般在1-2小時;

12-16歲:每次貼敷時間一般在2-3小時。

根據個體差異,貼敷時間可适當調整,如皮膚不耐受者可适當縮短貼敷時間。

2、皮膚有破潰、感染及皮疹等情況,不适宜進行三伏貼。最好問清家屬小兒皮膚敏感程度,特别敏感的要頗為注意。

3、對于年齡小、皮膚敏感的小兒,反應比較大的藥物在調配時盡量劑量少一點,減少對皮膚的刺激。

4、要及時查看、關注孩子貼藥後的情況和皮膚變化。如果貼敷部位出現輕度癢感,屬于正常反應;若皮膚出現劇烈疼痛、紅腫等現象,應盡早揭掉藥貼。但局部反應嚴重,應該及時到醫院處理。

如果已經出現起泡現象了,該怎麼辦?

1、去掉藥物,切記不要輕易抓撓。

2、三伏貼的發泡灸,有的人起的泡較大,有的人是密密的小水泡。

  • 密密的小水泡,水量少,不疼、不癢的水泡,可以不必理會,它自己就會吸收,一般不需處理。水量少但水泡周圍皮膚癢痛明顯的患者,可塗擦少量的氫化可的松乳膏。要注意創面的保護,切勿抓破水泡以防感染。
  • 大的水泡,有破損風險的水泡,可以碘伏或酒精在水泡及其周邊消毒,然後用無菌注射器戳開水泡,用消毒棉球吸幹水泡中的滲出液,再用紫藥水、百多邦、美寶濕潤燒傷膏等藥物塗抹局部保護創面,一般7~10天就好了。起大水泡的地方,痊愈需要時間,下次這裡就不能再貼敷了,隻有等到大的水泡痊愈後,才可以貼敷第二次。

3、保持局部皮膚的清潔幹燥,盡量不要使用紗布或其它物品包紮傷口,使傷口暴露在空氣中可以加快愈合速度。

敷貼貼久了很癢(貼敷起水泡了試試這樣處理)2

使用三伏貼的注意事項

1、并不是所有疾病都适用于本法治療,應嚴格掌握本法的适應症與禁忌症,切忌濫用。

2、貼敷藥膏,應将其固定牢穩,貼敷期間避免患兒劇烈運動,防止移位或脫落。

3、穴位貼敷藥物對皮膚有一定的刺激性,正常可出現潮紅、灼熱感、異物感、小水疱等反應,可以不進行處理或者予濕潤燒傷膏外塗。

4、如果局部皮膚出現嚴重紅腫、大水疱、潰爛、疼痛、皮膚過敏、低熱等現象,屬于不良反應,應當立即停藥并及時處理。皮膚水疱、潰爛者應避免抓撓、保護創面,出現全身症狀或嚴重不良反應的,不建議自行處理,可至醫院就診,在醫生指導下處理。

5、不要盲目自行延長貼藥時間,要嚴格按照醫囑來做。

6、貼敷禁忌:皮膚不容易愈合或疤痕性皮膚者慎用。

7、貼敷後忌煙酒,禁食生冷辛辣腥膻的食物。

8、外用品忌入口。久病、體弱、消瘦者,貼敷時間不宜過長,密切注意病情變化。

9、貼藥當天不能遊泳,4~6個小時内不要洗冷水澡。


作者:劉露

來源:紅杏e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