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糧食相關古詩?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你贈我“風月同天”,我還你“扁舟共濟”,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珍惜糧食相關古詩?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你贈我“風月同天”,我還你“扁舟共濟”
疫情兇惡,環球同此涼熱。大愛無疆,各國互助互幫。
在全球攜手抗疫的過程中,為了表達拳拳心意,漢字文化圈的人們往往在捐贈的醫療物資上題寫詩句,以明心志。無論是“風月同天”,還是“扁舟共濟”,這些詩詞隽語中蘊含着細膩的情感、悲憫的情懷,給捐贈善舉平添了幾許暖心怡情的雅意,給人帶去别樣的慰藉和感悟。由此,我們可以從學中文的角度來理解、體悟這些古詩文,相信能獲得更多心靈上的洗禮和升華。
“相知無遠近,萬裡尚為鄰” 3月17日,浙江省組建的中國抗疫醫療專家組,出征意大利。同行的還有9噸援助的醫療物資。包裝上出現了唐朝詩人張九齡的詩句——“相知無遠近,萬裡尚為鄰”。
在唐代詩人群體中,張九齡絕對進不了“第一陣容”。他是以“開元名相”彪炳史冊的。不過他這首《送韋城李少府》寫得氣度恢宏,意境開闊,頗有幾分盛唐氣象。全文是這樣的:
送客南昌尉,離亭西候春。
野花看欲盡,林鳥聽猶新。
别酒青門路,歸軒白馬津。
相知無遠近,萬裡尚為鄰。
這是一首送别詩,詩義清通,前三句描寫送别的環境,最後一句意思是:咱們是知己摯友嘛,就沒有遠近之别,哪怕相隔萬裡也還如同做鄰居。這很容易讓人聯想起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一句,無論從句式,還是意義上,二者都很相近。但在氣勢上,張詩則略高一籌。
因為送别詩,一般來說,總是免不了包含幾許哀傷,幾分悲涼。但《送韋城李少府》一洗悲酸感傷之态,胸襟闊達,格調昂揚,催人振奮,尤其是“相知無遠近,萬裡尚為鄰”這句,最為後人贊賞,經常被拿來用在形容兩國友好關系上。
2016年1月21日,在對伊朗進行國事訪問之際,主席在《伊朗報》發表題為《共創中伊關系美好明天》的署名文章。文中就引用“相知無遠近,萬裡尚為鄰”這句古詩,來說明中伊兩國古往今來經濟、文化交流十分密切,兩國人民在漫長歲月中結下了深厚的情誼。
“扁舟共濟與君同”
日前,浙江省對日本、韓國捐贈了一批防疫物資,包括口罩、防護服、護目鏡等,共計近千箱,有外包裝貼着“扁舟共濟與君同”等詩句。
這句詩來自唐代詩人孟浩然的《渡浙江問舟中人》。全詩如下:
潮落江平未有風,扁舟共濟與君同。
時時引領望天末,何處青山是越中。
浙江就是錢塘江。詩人坐船——一葉扁舟——渡江。“舟中人”就是一起坐船的來自四方的陌生人。“扁舟共濟與君同”,意思是:雖說大家都是來自五湖四海,但在今天既然坐到一條船上來了,就是有緣分,一種同舟共濟的親睦之感在陌生乘客中油然而生,大家的心自然就走到了一起。後兩句是說詩人不時擡頭遠眺,問同舟之人,你們看哪座青山是我要去的紹興啊?說明大家已經處得十分親密了。
所以這句詩引用得好,一來切了“浙江”這個援助主體的題;二來,面對全民公敵——新冠病毒,大家是坐在一條船上的,是命運共同體,必須和衷共濟。
關于這句詩的引用,還有一個故事。1986年,中葡關于澳門問題的第一輪會談在北京舉行。會談剛開始,中方代表團團長周南說:“不久以前,我們到意大利的水城威尼斯,坐上一隻叫做‘貢多拉’的小木船,那時潮水已經退下來,就在小船上聽着那槳聲,使我想起了一位中國詩人孟浩然的兩句詩‘潮落江平未有風,扁舟共濟與君同’,這真是一種美的享受。所以我希望閣下和各位朋友在緊張的工作之餘,每次都有機會到我們國家參觀一些地方,看看中國的景色。”
第二天出版的《澳門日報》從這句詩推測,會談是在風平浪靜中進行的,預示着中葡談判将會比中英談判更順利一些。
“尼蓮正東流,西樹幾千秋”
孟買當地時間3月12日,中國企業支援印度的首批醫療防護物資——5000隻醫用“紅區”級口罩,捐贈給了孟買市政局,以幫助當地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防護物資包裝箱上寫着“尼蓮正東流,西樹幾千秋”的字樣。
原詩是唐代玄奘法師的《題尼蓮河七言》——“尼蓮河水正東流,曾浴金人體得柔。自此更誰登彼岸,西看佛樹幾千秋。”
尼蓮河現名帕爾古河,為恒河支流。金人指釋迦牟尼。玄奘西行到古印度求法,看到了佛陀曾沐浴過的河水還在不舍晝夜地東流,不禁産生還有誰能像釋迦牟尼那樣參透佛法、登臨彼岸,把個菩提樹看生看滅幾千寒暑的疑問。玄奘這麼問其實也是在自我激勵,希望自己能達到這重境界,完成取經大業。這裡滲透出一種不屈不撓、不達目的不罷休的精神。
那麼這句詩用在這裡是否合适?合适。首先,援助對象是印度。其次,與疫情鬥争,需要像玄奘那樣有一股子堅持到底的勁頭和決心。
“千裡同好,堅于金石”
3月18日,中國向法國提供的醫療物資運抵巴黎戴高樂機場。物資外包裝上有這麼句話——“千裡同好,堅于金石”。
這句話出自三國蜀漢學者谯周,他在其著作《谯子》中是這麼寫的:“必得其人,千裡同好,固于膠漆,堅于金石。”意思是,人啊要找到有德行、有見識的人,哪怕是相隔千裡,也要和他同心交好,建立如膠漆般牢固、金石般堅固的友誼。
谯周的知名度不高,但他有個徒弟名聞天下,就是寫作《三國志》的陳壽。《谯子》一書已佚,沒有了。所幸包括這句話在内的篇章,被唐代類書《藝文類聚》和宋代類書《太平禦覽》引用。後來清代的學者根據這兩部書還原了《谯子》的一部分。這說明這句話包含的哲理,得到了曆代知識精英的認可,因此流傳下來,并在被引用時其内涵不斷得到升華。
2018年,國家主席在訪問葡萄牙期間同葡萄牙總統德索薩會談時,用“交得其道,千裡同好,固于膠漆,堅于金石”,來贊揚中國、葡萄牙兩國之間的友好關系。這裡,用“交得其道”一詞替換“必得其人”一詞,一下子把交友之道擴展到國家交往之道,意境更加宏闊。
“滿載一船明月,平鋪千裡秋江”
3月22日,山東省對日本和歌山縣捐贈的3萬隻普通醫用外科口罩在濟南啟運。包裝箱上印有“滿載一船明月,平鋪千裡秋江”的字樣。
這句話的出處是南宋詞人張孝祥的《西江月·黃陵廟》。全詞如下:
滿載一船明月,平鋪千裡秋江。
波神留我看斜陽,喚起鱗鱗細浪。
明日風回更好,今朝露宿何妨?
水晶宮裡奏霓裳,準拟嶽陽樓上。
這首詞得細品。張孝祥當時坐船去公幹,精神昂揚。“滿載一船明月,平鋪千裡秋江”,就是他眼中的壯美風景。行駛中途,遇到大風,“喚起鱗鱗細浪”,不得前行。但是張孝祥很樂觀,并不因此垂頭喪氣,而是調侃說這是“波神留我看斜陽”呐,波神就是水神的意思。他對明天風平浪靜很有信心,既然“明日風回更好”,那麼今天露宿一夜又何妨呢?風回就是順風的意思。所以,洶湧波濤在他耳中,不啻《霓裳羽衣曲》;嶽陽樓上的好風光,不日就能看到。
因此,這首詞充滿了不畏困難的激昂之氣,有一股“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的氣魄,用在全球攜手抗疫的當下,不是很合适嗎?(熊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