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可溶性還原性糖的鑒定:
a.實驗材料:植物組織應該選擇蘋果、梨等應該選擇白色或者近于白色的組織,而不能選擇西瓜;鑒定的糖類為可溶性還原糖,故不能選用甘蔗作為實驗材料;
b.實驗條件:實驗過程中需要水浴加熱。
c.若鑒定材料中不含可溶性還原糖,則實驗結果的現象應該為藍色,而非無色,答題時切忌描述為“無色”。
d.斐林試劑的配制為“甲液與乙液等量混合均勻後使用,且須現配現用”,注意與雙縮脲試劑的先加A液,後加少量B液區分開來。鑒定結果為斐林試劑在水浴條件下可與可溶性還原糖發生反應産生磚紅色沉澱。
2.脂肪的鑒定實驗:
a.材料選取得是富含脂肪的花生子葉,鑒定過程中須用顯微鏡進行觀察,故而需要制片操作,若切片厚薄不均,會導緻顯微鏡視野明暗不一。
b.在染色後,顯微鏡觀察前,須用50%酒精溶液洗去浮色,便于我們區分被蘇丹Ⅲ、蘇丹Ⅳ染色的脂肪顆粒。
3.蛋白質鑒定實驗:
a.材料選擇:豆漿或者雞蛋清(雞蛋清須稀釋,以避免試驗後雞蛋清粘附于試管壁上,不易清洗)。
b.試劑配制:先加1mlA液,再加3~4滴B液。
c.實驗原理:Cu(OH)2在堿性條件下與肽鍵發生絡合反應,生成紫色絡合物。(故而加熱導緻蛋白質空間結構發生改變引發的蛋白質變性之後的物質,仍能夠與雙縮脲試劑發生紫色絡合反應)。
d.實驗拓展:将蛋白質與蛋白酶混合使其充分反應過後,再加入雙縮脲試劑進行鑒定,仍能夠發生紫色絡合反應;将蛋白質 蛋白酶 多肽酶混合反應後,加入雙縮脲試劑,實驗結果依舊為紫色。【原因多肽仍然能與雙縮脲試劑反應呈現紫色】
4.觀察細胞内的葉綠體:
材料:黑藻(葉綠體大且數量少。)或用菠菜稍帶葉肉細胞的下表皮。
5.觀察細胞内的線粒體:
a.材料:人的口腔上皮細胞(為什麼不選擇綠色植物細胞?呈綠色。)或紫色洋蔥鱗片葉内表皮。
b.試劑:健那綠試劑(染成藍綠色)
c.細胞活性:實驗過程中細胞始終保持活性,故而在制作裝片的過程中,須滴加生理鹽水(等滲溶液),而不能滴加蒸餾水;
6.觀察細胞内DNA和RNA的分布:
a.實驗材料:人的口腔上皮細胞;
b.重要操作:HCl的作用:①增加細胞膜的通透性;②使DNA和蛋白質分開,便于染色劑染色;
c.試劑:吡羅紅(RNA,故而細胞質被染成紅色);甲基綠(DNA,故而細胞核被染成綠色);需用甲基綠吡羅紅混合染液。
7.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複原實驗:
a.實驗材料:植物的成熟細胞(不能選用根尖分生區和動物細胞)【滿足兩個條件:第一有細胞壁;第二有成熟大液泡】課本選用的實驗材料為洋蔥鱗莖外表皮(其液泡含有紫色色素,易觀察);
b.通透性比較:細胞膜、原生質層具有選擇透過性;細胞壁具有全透性。故而質壁分離時,細胞膜與細胞壁之間的液體為——外界溶液。
c.重要概念:原生質層——細胞膜和液泡膜之間的物質我們統稱為原生質層;與滲透裝置相比,原生質層就相當于滲透裝置中的半透膜,而非細胞膜相當于滲透裝置中的半透膜。
d.質壁分離發生的條件:細胞外液>細胞液,故而細胞原生質層失水皺縮。
質壁分離複原的條件:①細胞仍具有活性;②細胞外液濃度<細胞内液濃度。此時細胞吸水膨脹。
e.植物細胞不能發生質壁分離複原的原因歸納:
①細胞已經死亡(死亡原因——實驗中試劑的濃度、處理的時間)
②細胞外液仍大于細胞内液
f.質壁分離複原實驗的應用:①判定細胞死活;②在不破壞細胞結構的前提下,測定細胞液的濃度;③比較不同溶液的濃度;④比較不同細胞細胞液濃度的大小;
g.質壁分離實驗的知識點拓展:
①補充礦質元素對光合速率的影響(畫出曲線圖);
②觀察細胞内的線粒體試驗中生理鹽水(等滲溶液的作用)
③對考試試題中的“濃度”“稀釋”等字眼的把握,一定要聯想到“細胞在此濃度下是否吸水或失水”
④細胞膜的提取實驗、血紅蛋白的提取實驗、DNA的提取試驗中,使動物細胞破裂采用的方法就是将相應的紅細胞置于蒸餾水中,使細胞吸水漲破。
8.細胞膜的提取實驗:
a.材料:哺乳動物的成熟紅細胞(原因:排除細胞器膜和核膜的影響)
b.處理方法:将細胞置于蒸餾水中使其破裂,釋放出内容物
9.酶的特性:
a.酶具有高效性:
底物:H2O2溶液(本實驗的無關變量之一,在試驗中需遵循等量原則)
實驗組:在一定量H2O2中滴加适量肝髒研磨液
對照組:在等量H2O2溶液中滴加等量(相對肝髒研磨液而言)FeCl3溶液
結果描述:實驗組産生氣泡的速率更快(或者單位時間産生氣泡的數量更多)
b.酶的專一性:
實驗一:底物:澱粉溶液
實驗組:澱粉酶
對照組:蔗糖酶
實驗結果檢測試劑:用斐林試劑檢測反應産物
實驗二:酶:澱粉酶
實驗組底物:澱粉
對照組底物:蔗糖
實驗結果檢測試劑:斐林試劑檢測反應産物
【特别提醒:】實驗一的檢測試劑可用碘液代替斐林試劑;實驗二不能用碘液代替斐林試劑。
c.影響酶活性的條件:
①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低溫降低酶的活性,高溫導緻酶失活(不可恢複)
②pH對酶活性的影響:過酸、過堿都會導緻酶失活(不可恢複)
③最适溫度和最适pH值的判定:必須是曲線圖的“折點”
④實驗流程:
探究酶的最适pH值或者溫度時,要注意相應的梯度設置,即遵循對照組原則;
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始終遵循單一變量原則;
在操作順序上應先設置好相應的條件——即溫度梯度、pH梯度之後,再添加酶
d.影響酶促反應速率的因素:
反應物濃度 酶量 反應溫度 pH值 生成物的積累量
e.可逆反應的判定:
ATP與ADP的相互轉化不為可逆反應,其原因是相互轉化過程中用到的酶不同
10.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a.實驗裝置:
b.試驗中常采用的無氧操作:
煮沸的蒸餾水(除去水中溶氧)、滴加植物油(隔絕空氣)
c.對無氧呼吸産物的檢測:
CO2:Ca(OH)2 溶液(現象: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或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由藍變綠再變黃。
酒精:酸性重鉻酸鉀由橙黃色變為灰綠色。
11.葉綠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
a.實驗原理區分:
提取實驗原理:色素易溶于有機溶劑
分離實驗原理:色素在層析液中溶解度大的擴散的快,溶解度小的擴散的慢。
b.提取實驗中所加試劑及其作用:
CaCO3 的作用:保護色素 【不加的結果:提取液顔色變淺,分離得到的最下面的兩個條帶變窄或者缺失】
SiO2的作用:使研磨充分 【不加的結果:提取液顔色變淺,分離得到的條帶均變窄】
無水乙醇(或丙酮)的作用:提取色素(注意:考試時喜歡在這個地方将其錯誤的改為分離色素)
c.分離實驗的操作細節:
①濾紙條須剪去兩個角,目的是使層析的前沿線保持水平;
②層析劃線須細、直、齊;
③層析過程中層析液不得浸沒濾液細線;
④層析過程中需加蓋,目的是避免層析液的揮發;
d.分離及提取實驗易混點:
混淆兩者的原理、試劑及作用搭配。如試題選項裡将層析液的作用描述為提取色素,考試須看清再作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