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士陵在書法、篆刻上均走的是規整、嚴謹的風格,
繪畫則是工筆。
藝術家選擇什麼方法、題材作為表現手法和對像,
是和性情有着直接的關聯。
董其昌在《畫眼》中說:
“畫之道,所謂宇宙,在乎手者,眼前無非生機,故其人往往多壽。
至如刻畫細謹,為造物役者,乃能損壽,蓋無生機也。
黃子久、沈石田、文徵仲皆大耋,仇英短命,趙吳興止六十餘。
仇與趙品格雖不同,皆習者之流,非以畫為寄、以畫為樂者也。”
黃士陵未享高壽,
與此當不無關系。
黃士陵作為晚清印壇四大家之一,
其藝術已廣為人知、載入史冊了。
黃士陵的篆書雖然也取得了很高的藝術成就,
但與其篆刻相比,
影響則不可同日而語。
他治印的聲名太盛,
當是主要原因。
另外,他的篆書面世數量較少,
也阻礙了人們對他篆書藝術的認識與評價。
另一個可能是黃士陵遵循“印從書出”的前賢教導,
更多地将篆書視為“日課”而無意做書家有關。
黃士陵的身體狀況似乎不是太好,在《報任安書》四條屏末署“病後握管重若千鈞,勉以書成,不暇計工拙也。”我們當然不能僅憑一、二次生病便武斷地下結論,但他刻“黟山病叟”當不是空穴來風、無病呻吟。他在自題小像中稱自己“老病交至”又是一證。據說他晚年還咯過血。黃士陵虛壽61,不算高壽。
這裡,順便談一下黃士陵的卒年問題。黃士陵卒于1909年現已被印學界普遍接受,《書法叢刊》2003年第3期曾刊出過“《穆甫學篆節錄》稿本及其他”一文,該文作者根據安徽省博物館所藏黃士陵“家在黃山白嶽之間”一印邊款“癸醜三月”而提出黃士陵卒年“應該是六十四歲或六十五歲”。但這方印仿鄧石如風格,是其早年作品,其邊款與黃士陵晚年風格不類,與其早年風格亦有距離,因此,筆者認為印真而款僞。該印曾見出版的印譜中,未收入邊款,想必編者是有所考慮的。
印文:伯澄所得金石文字
邊款:師漢竟銘為伯澄仁兄作,黃士陵。
出版:
1.《黃士陵印譜》P409,上海書店出版社,1993年。
2.《黃牧甫印影》P137,榮寶齋出版社,1996年。
3.《增補黃士陵印譜》P146,武漢古籍書店,1992年。
4.《黃牧甫流派印風》P63,重慶出版社。
3.4×1.6×4.1cm
筆者又在黃士陵的後人處見到一本粘貼本印譜,收有此印及邊款,說明此邊款存在較早。除了邊款僞刻的可能性外,還有一個可能便是“筆誤”,這種例子在黃士陵的作品中曾有出現,如“憲炘”、“臣印憲炘”二印邊款均署“辛未”,然此二印均為黃士陵四十以後作品風格,而按辛未算,黃士陵年僅23歲,顯然是不可能的。如果按1931年辛未算,黃士陵添壽何止幾歲?因此,無論何種原因,“家在黃山白嶽之間”一印的邊款都不能做為黃士陵卒年的“新證據”。
印文:福德長壽
邊款:小峰明府以孝廉方正科廷試授官嶺南。戊子春,将出任海康,屬作判讀印記。有“仌淵是懔”、“視國如家”諸文,非潔身積行者,亦烏能此及。是語語曰:天道無親,惟德是親。吾知明府必臻壽考無疑矣,因節龍門山摩崖“福德長壽”四字制印送别,即以為 将來左券,黃士陵。
出版:1.《黃牧甫印影》P359,榮寶齋出版社,1996年。
2.《增補黃士陵印譜》P35,武漢古籍書店,1992年。
3.7×2.1×6.5cm
早期書法主要寫吳讓之一路,署款為行書。“愙勤在朝夕,懷抱觀古今”一聯因有甲申(1884)紀年,是這一時期作品的标準參照物。這一時期的作品還有“聽鳥說甚、問花笑誰”及書司馬遷《報任安書》四條屏。安徽省博物館藏有一冊《穆甫學篆節錄》,約三十二開本大小,封面署同治丙子(1876),黃士陵28歲,此年黃士陵尚在南昌。據有關人員介紹冊中内容為摘錄古文,多達幾十篇,認為是黃士陵學篆練習冊。其實這冊《穆甫學篆節錄》是黃士陵創作或應酬時所用的底本,略同于繪畫中的粉本。筆者曾見過黃氏将幾十幅楹聯寫于一條長長窄紙上,用途是一緻的。因為寫一篇篆書,碰到一、二個乃至幾個難字也是正常的。《穆甫學篆節錄》亦為吳讓之書風,也有徐三庚的影響,可見他寫吳讓之篆書時間較早。筆者曾在黃山市私人藏家處見過幾件黃士陵篆書日課,都寫的非常認真,不亞于正式作品。
印文:秋曉盦
邊款:1.黃子久《楚江秋曉圖》為海内神品,前明項子京天籁閣中物。番禺潘季彤觀詧以重直購得之,今歸其從孫伯澄大兄。重加裝潢,以之名齋,用示寶貴。光緒壬辰秋八月,黃士陵記。
2.惟秋乃清,惟曉乃明,清明在躬,惟心享。伯澄仍屬,穆甫奏刀。
出版:1.《黃牧甫印影》P194,榮寶齋出版社,1996年。
2.《增補黃士陵印譜》P89,武漢古籍書店,1992年。
3.《黃士陵印譜》P195,上海書店出版社,1993年。
4.《黃牧甫流派印風》P78,重慶出版社。
2×2×4.2cm
“曾三顔四、禹寸陶分”及書曹植《箜篌引》四條屏大約也書于早期而略晚者。《箜篌引》面目較雜,書者一方面欲追求金文的斑駁、渾樸氣象,另一方面長期學習吳讓之而養成的用筆習慣又時時流露出來。結體欠穩,用筆亦較生硬。但它是黃士陵書法轉型期的一件作品,值得研究。最後一屏中“景”、“可”、“民”、“不”等字已初具自己面目。
第二時期書法以小篆為主、兼有大篆,即所謂“合以古籀”。因黃士陵在吳大徵幕下較長,篆書曾受到吳的影響。此時黃士陵篆書線條穩定、筆力堅實,已初具規模。如“萬福源頭歸德積,六經注腳在躬行”、“精鑒今之特健藥,慎言古有磨兜堅”等。寫給“瑞生”的兩副四條屏為第二時期較晚者,這時黃氏書風已基本形成,筆劃更加穩健且有姿态,氣息古樸,尤以《說文後叙》一件為佳。三點水的寫法,“皆”、“國”、“山”等字的下部弧圈包圍結合處故意錯落不對接等特點,已成了黃士陵成熟書法後的明顯特征和特點。黃士陵第二時期書法還有一個特點,既署款改行書為隸書,我們發現吳大徵的一些篆書也是用隸書署款,是否在這點上黃士陵也受到吳的影響?或許筆者所見有限,目前尚未見過黃氏單獨隸書作品,說明黃士陵隸書僅為署款而存在。
印文:松園編詩
邊款:澄湖大兄編輯先世遺稿刊為《詩略》,今已成帙,屬作是印。甲午夏日黃士陵。
1.8×1.8×5.7cm
第三期作品除了篆書愈寫愈老辣、愈成熟外,,其署款已改為帶有明顯碑意的行書。谷生上款的六件作品均寫于這一時期,且出現了兩個紀年,我們不妨先将焦點集中在此。乙未(1895)四月,47歲的黃士陵曾回過家鄉,所刻“臣度上言”邊款記此事,但在家鄉住了多久尚不得而知。“飛電流雲絕潇灑,銀鈎秀句益疏通”寫于是年夏閏五月,是極有可能在家鄉所寫。“多載紅藥待春還,貪廣異疏(蔬)行經笀”與“松霠繞院鶴相對,柳絮盍溪魚正肥”兩聯因風格與“飛電”聯同出一轍,書寫年份自是不遠。“一威儀以成德,澤經史而立言”雖然也寫于乙未閏五月,但字體略有異樣。上款雖注有“集峄山碑字”,僅是聯句用了峄山碑內容,字體則與《峄山碑》不相幹。此聯中除了“一”、“澤”、“經”等字仍是黃氏風格外,“威”、“以”、“成”等字筆劃則寫的十分随意,如單獨挑出來,讓人無法與黃士陵書法聯系起來。可能是黃士陵在習慣書寫中主觀欲求變化之一例吧。“恥躬不逮,寡過未能”聯寫于辛醜(1901),黃士陵53歲,此時的他已在前一年回到了家鄉。而“辭傾三峽,筆掃千軍”實則也是寫于辛醜年,隻是署了“重光赤奮若”太歲紀年。将兩聯相比,自不難看出二者的共同風格。又,1983年第4期《書法》、1995年第2期《書法叢刊》分别刊登了“史黃門急就章四條屏”、“鮑明遠舞鶴賦四條屏”,兩件作品均作于辛醜,有興趣者可參看。光緒二十九年,即1903年,55歲的黃士陵又寫了孔稚珪《北山移文》四條屏,與辛醜年所書的幾件作品一樣,筆劃平實,摒棄一切造作,是“人書俱老”,複歸平正之作。因這三件作品有明确紀年,成為這一時期的标準參照物。
印文:大潘皎如鶴出林
邊款:楊成齋句刻為澄湖潘大兄,士陵。
2.5×2.5×4.3cm
“微雨新晴六合清朗,雜花生樹群莺亂飛”寫于蠟箋紙上,因紙張的原因,顯的圓潤高潔。《曆代名人楹聯墨迹》一書中選黃士陵二聯,其中一幅内容與此幅相同,篆法大同小異。經過仔細比較,黃山市博物館所藏一聯年代可能靠後。
黃士陵作品上所钤印章問題值得一談。其中年以後作品上所钤印章多為大家熟悉者,如“江夏”、“穆父學篆”、“士陵印信長壽”、“黃士陵寫金石文字記”、“黟山病叟”、“合以古籀”等,均見于印譜中。“造化吾師”一印钤于甲辰春所作“菊”上,印譜中收有一方幾乎完全相同的印章,不同處在“造”字的篆法上。從邊款得知,此印是為李茗柯所制。大約是李茗柯見到喜歡而求刻的。“老穆”一印從風格看已是成熟期以後的作品,與“具體而微”一印皆不見于目前常見印譜中。“黟山黃氏”、“士陵印章”兩印钤于“聽鳥說甚、問花笑誰”聯上,也未見于印譜中,刀法稚嫩,顯然為早年作品。以上幾方印章除了不見于印譜,似也未見其它出版物,正可彌補阙失。
文 | 董建
本文略有編輯!
- END -
| 十二月新品 |
延年&有萬喜 瓦當 / 帆布包
書藝公社書畫生活館
——書與畫的生活美學!
服飾、搭配、數碼、餐廚、出行、文具、居家~
點擊閱讀原文浏覽MORE......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