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顯微鏡的成像原理和成像特點

顯微鏡的成像原理和成像特點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8 09:44:00

人類科技的發展,總是伴随着偶然和機遇,人類曆史上最偉大的發明之一——顯微鏡的出現也是如此。眼睛,是我們最重要的感覺器官。我們所獲得的信息,有八成是來自視覺。如果形容什麼東西最珍貴,總是說“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去珍惜它。

顯微鏡的成像原理和成像特點(顯微鏡的演化史)1

愛護眼睛,青少年朋友首先要做到,在看書學習的時候,要把書本、紙張放在距離眼睛25厘米的地方。這個距離稱為“明視距離”。老師、家長要求的“25厘米距離”是怎麼來的?原來,我們的眼睛,能分辨離眼睛25厘米處相距0.1毫米(100000納米)的兩個點。在這種情況下,對眼睛來說,它們所成的視角大約是1’,所成的像恰好能落在視網膜的兩個感光細胞上。兩個點的距離如果小于0.1毫米,它們在視網膜上的像,就都落到一個感光細胞上,我們的視覺感受到的就隻是一個點。顯然,設法把這個視角放大,我們就可以看到更小的東西。

光學顯微鏡的誕生

顯微鏡的成像原理和成像特點(顯微鏡的演化史)2

顯微鏡的問世,要從400年前說起。1590年前後,眼鏡工匠詹森把兩個凸透鏡前後放置,發現物體的細節變得十分清楚。光學顯微鏡就是這樣偶然發明的。但是,談到顯微鏡,荷蘭人列文虎克的名氣比詹森大得多。列文虎克的貢獻,不僅是自制出放大倍數達到300的顯微鏡,而且緻力于顯微鏡的實際應用。這使他成為顯微鏡發展史上的傑出人物。

顯微鏡的成像原理和成像特點(顯微鏡的演化史)3

閱讀關于列文虎克的記載文字,給我們留下最難忘印象的,就是他那不可遏制的強烈的好奇心。他本是個賣亞麻制品的商人,卻以制作玻璃與金屬制品為樂事。

顯微鏡的成像原理和成像特點(顯微鏡的演化史)4

他把磨制鏡片、組裝顯微鏡作為業餘的消遣。做商人,那是為了生計;做實驗,那是他的遊戲。列文虎克用自制的顯微鏡發現了一個微觀的世界,一個人們從未見過的世界。這使他異常興奮。我們見慣了大自然的美,有了顯微鏡才發現,那個微觀的自然世界也很動人、也很美!列文虎克懷着極大的興趣觀察了許許多多東西的“細節”。唾液、尿液、葉片、牛糞等,都成了他的觀察對象。他破天荒第一次利用顯微鏡觀察到細菌,打破了數百年來人們的迷信猜測,開辟了征服傳染病的新紀元。

顯微鏡的成像原理和成像特點(顯微鏡的演化史)5

顯微鏡的曆史,就是不斷提高分辨率的曆史:使越來越小的樣本細節,能夠在眼睛上形成1’以上的視角。科學家漸漸認識到,光學顯微鏡的分辨率與照明輻射的波長成正比。照明輻射的波長越短,顯微鏡的分辨率越高。可見光的波長為400納米~760納米。現代光學顯微鏡的最大有效放大倍數可以達到2000,能夠分辨200納米的物體,可以看到最小的細菌。多數病毒比細菌小得多,使用光學顯微鏡就無法觀察了。

顯微鏡的成像原理和成像特點(顯微鏡的演化史)6

電子顯微鏡的誕生

人們對光的認識也在不斷深化。1864年,麥克斯韋把全部電磁現象歸結為一組數學方程,推論出自然界存在電磁波,指出光隻是波長在一個很小範圍内的特殊的電磁波。

顯微鏡的成像原理和成像特點(顯微鏡的演化史)7

1878年人們認識到,光學顯微鏡的分辨率在理論上是有限度的。科學家知道,為了提高分辨率,必須采用波長更短的“輻射”來照射樣品。1905年,26歲的愛因斯坦發表了題為《關于光的産生和轉化的一個啟發性觀點》的論文,首次揭示了光子的波粒二象性。1921年,愛因斯坦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就是因為這篇論文的成就。1923年夏天,32歲的德布羅意提出,一切實物粒子都具有波動性;1924年,他給出物質波波長的計算公式,實物粒子動量越大,它的波長就越短。德布羅意獲得192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顯微鏡的成像原理和成像特點(顯微鏡的演化史)8

物理學的這些革命性事件,引起了顯微鏡科學技術的革命。德國科學家魯斯卡和克諾爾想到,既然“一切實物粒子都具有波動性”,那可以用電子束代替光作為顯微鏡的“光源”。電子與光子一樣,也具有波粒二象性,而電子的波長比光的波長短得多,利用電子束照射樣品,就能分辨樣品更微小的細節。1932年,他們研制出第一台電子顯微鏡,放大倍數達到12000,超過了光學顯微鏡。這一年魯斯卡年僅26歲。1939年,在魯斯卡主持下,西門子公司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實用的電子顯微鏡。如今,電子顯微鏡的工作電壓高達100萬伏,有效放大倍數高達100萬倍。電子顯微鏡完成了顯微技術的一次革命,因此魯斯卡獲得198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金的一半,另一半由研制出掃描隧道顯微鏡的賓尼希和羅雷爾分享。獲諾貝爾物理學獎時,魯斯卡已經是80歲的耄耋老人了,離他去世僅僅兩年。

顯微鏡的成像原理和成像特點(顯微鏡的演化史)9

電子顯微鏡的革命性在于,它用電子數代替了光學照明。在受到50~100千伏電壓的加速後,電子的波長為0.53~0.37納米,大緻等于光波長的l/1000。根據兩者波長的關系,大家可以推測,電子顯微鏡的分辨率會比光學顯微鏡高得多。現代電子顯微鏡可以分辨物體上距離0.2納米的兩個點,是光學顯微鏡的1/1000。借助電子顯微鏡,人們能夠觀察金屬的晶體結構、蛋白質分子、細胞和病毒的結構。電子顯微鏡的發明,推動了生物學的研究。

掃描隧道顯微鏡的誕生

顯微鏡的成像原理和成像特點(顯微鏡的演化史)10

電子顯微鏡觀察的物體要放在真空中,要接受脫水處理,而且要接受高速電子的打擊。因此,能放進電子顯微鏡觀察的式樣受到限制,觀察結果也受到影響。科學技術的發展,需要基于新原理的顯微鏡;而顯微鏡要在理論上有所突破,必須依賴基礎科學的革命性的進展。1958年,日本科學家江崎玲於奈在研究重摻雜PN結時發現了隧道效應,揭示了固體中電子隧道效應的物理原理。江崎玲於奈與賈埃弗、約瑟夫森分享197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1978年,一種新型顯微鏡的靈感,在一次談話中産生了。一天,IBM公司蘇黎世實驗室的科學家羅雷爾向德國研究生賓尼希介紹他們實驗室的表面物理研究計劃。31歲的賓尼希提出,可以用隧道效應來研究表面現象啊!羅雷爾對他的想法很有興趣。于是,1978年底,羅雷爾就邀請賓尼希來到蘇黎世,一起研制利用隧道效應的顯微鏡。賓尼希和羅雷爾克服了重重困難,終于在1981年研制出掃描隧道顯微鏡。它是顯微技術的又一個革命性的進展,放大倍數達到數千萬倍。這種新型顯微鏡的革命性表現在,它是借助隧道效應研究材料表面。因此,它不使用透鏡,對樣品無破壞性,而且可以獲得三維圖像。

掃描隧道顯微鏡的研制成功,展示的是綜合性成果之和諧美。最早利用隧道效應來研究表面現象的不是賓尼希和羅雷爾,而是美國物理學家賈埃弗。我們可以想見,觀察樣品表面原子尺度,必定要求儀器具有極高的穩定性。賈埃弗未能克服這個巨大的障礙。賓尼希和羅雷爾卻在3年時間裡,實現了理論上、實驗技術上和機械工藝上三大方面的突破,解決了儀器的穩定性難題,取得了最後的成功。沒有機械工藝上的突破,掃描隧道顯微鏡是無法成功的。

掃描隧道顯微鏡分辨率極高,水平方向達到0.2納米,垂直方向更達到0.001納米,可以給出樣品表面原子尺度的信息。我們知道,一個原子的典型線度是0.3納米。對于單個原子成像來說,這樣的分辨率已經是足夠了。掃描隧道顯微鏡的發明,促進了生物科學、表面物理、半導體材料和工藝、化學作用的研究。掃描隧道顯微鏡技術還在繼續發展。例如,為了彌補掃描隧道顯微鏡隻能對導體和半導體進行成像和加工這個缺陷,研制出能在納米尺度對絕緣體進行成像和加工的原子力顯微鏡。

在上世紀30年代,還出現了一種借助電子來顯示物體表面結構的顯微鏡,那就是場一發射顯微鏡。1937年,缪勒發明了場一發射顯微鏡,直接把發射體表面的圖像投射到熒光屏上。因為是“直接投射”,這種顯微鏡的放大倍數,大約等于熒光屏半徑除以發射體半徑,可以達到100萬。場一發射顯微鏡和場一離子顯微鏡,是迄今最得力的顯微鏡之一。場一發射顯微鏡的分辨率可以達到2納米。場一離子顯微鏡的分辨率更高,可以達到0.2納米。0.2納米的分辨率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熒光屏上能夠顯示出樣品(針尖)表面上的單個原子。在場一離子顯微鏡中,樣品尖端要承受強大的電場力作用。因此,場一離子顯微鏡僅用于研究金屬材料,無法進行生物分子的研究。

顯微鏡的成像原理和成像特點(顯微鏡的演化史)11

從光學顯微鏡、電子顯微鏡到掃描隧道顯微鏡,顯微術與近現代科學結伴同行,走過了400多年的曆程。顯微鏡陪伴伽利略、牛頓、麥克斯韋、愛因斯坦一路走來。顯微鏡發展的曆史,是科學革命的曆史,是技術創新的曆史,是制造技術發展的曆史。顯微鏡是人類科學、技術、工程活動的和諧産物。像科學史一樣,顯微鏡發展史是一面鏡子,給我們許多深刻的啟發。

顯微鏡幫助我們看清物體微觀尺度的面貌。有了顯微鏡,人類不僅可以研究微觀結構,發現新的規律,而且在更小的尺度下,發現了另類的賞心悅目的美。顯微鏡既是真善美融合統一的産物,又是真善美融合統一的“證人”。

可以說,顯微鏡的發展是現代科學最重要的基礎之一。顯微鏡在孩子學習科學中的作用,就像地圖儀在孩子學地理中的作用。

有了顯微鏡,孩子就等于有了打開另一個世界的大門,他就開始學會觀察身邊的萬物。而觀察就是科學的第一步。

顯微鏡的成像原理和成像特點(顯微鏡的演化史)12

而且使用顯微鏡是很快樂的事情,能夠貫徹快樂教育的目标,不要把學習當任務,學習本身就是快樂的源泉。

顯微鏡的成像原理和成像特點(顯微鏡的演化史)13

我記得我小時候上初中,最喜歡上的就是生物實驗課。因為可以使用顯微鏡。但是,那時候學校裝備不足,通常是四五個同學用一個顯微鏡,所以我往往隻看了一眼,就要被推開。

顯微鏡的成像原理和成像特點(顯微鏡的演化史)14

我那時候就想,要是有錢了,我就買一個顯微鏡。

要讓孩子具有科學素養,最好的方法就是給孩子配一個顯微鏡。

顯微鏡的成像原理和成像特點(顯微鏡的演化史)15

買顯微鏡有講究,太貴重的沒必要,太便宜的看起來模糊,起不到效果。反而讓孩子失去興趣。

大家可以買一些品牌的,比如National Geographic國家地理兒童顯微鏡,這是由德國Bresser寶視德和美國國家地理共同推出的。

顯微鏡的成像原理和成像特點(顯微鏡的演化史)16

這台顯微鏡一共有3個物鏡,分别是4倍、10倍和40倍,再加上目鏡的倍數,這台顯微鏡可以實現40倍-640倍的放大效果。

顯微鏡的成像原理和成像特點(顯微鏡的演化史)17

為了保護孩子的視力問題,目鏡用的是高清鏡片,成像清晰,LED光源非常柔和,能保護孩子的視力。

顯微鏡的成像原理和成像特點(顯微鏡的演化史)18

另外,這款顯微鏡除了直接在目鏡上觀察外,都還可以利用手機的相機觀測!非常方便。

顯微鏡的成像原理和成像特點(顯微鏡的演化史)19

讓孩子用顯微鏡觀察,他就能更了解這個世界。對于最近的冠狀病毒,他也能知道,這些都是由一些我們看不見的東西造成的。所以我們出門要戴口罩,要勤洗手。

顯微鏡的成像原理和成像特點(顯微鏡的演化史)20

現在孩子在家,時間比較充分,可以讓孩子自己制作一些标本進行觀察,培養他們的科學基礎。這個顯微配一全套的标本制工具。還可以拍下自己制作的标本朋友圈。孩子就是朋友圈最亮的科學小能手。

顯微鏡的成像原理和成像特點(顯微鏡的演化史)21

家裡的大件小件,都可以試着觀察,各種樹葉、沙子什麼的,同樣可以。

顯微鏡的成像原理和成像特點(顯微鏡的演化史)22

媽媽的頭發,爸爸的胡子,衛生間裡捉到的小飛蟲,一顆壞掉了的藍莓,以及,咬了一口的麥麗素……

調鏡頭、制标本、做觀察,生物啟蒙,真是不知不覺就進行了。

這個顯微鏡由老牌的美國國家地理官方授權出品,美國國家地理創刊于1888年10月,這6個字本身就意味着權威、科學。

顯微鏡的成像原理和成像特點(顯微鏡的演化史)23

顯微鏡的成像原理和成像特點(顯微鏡的演化史)24

變倍目鏡、手柄、調焦手輪、物鏡、載物台、濾光盤……另看它小,但相當專業。

顯微鏡的成像原理和成像特點(顯微鏡的演化史)25

而且是專業兒童顯微鏡,目鏡使用高清鏡片,能保護孩子的視力,不像一些劣質的鏡片,會影響孩子的視力。

顯微鏡的成像原理和成像特點(顯微鏡的演化史)26

還有,它的光源也很貼心,是LED電光源,不會像平時我們日常所使用的燈那樣産生閃爍,傷害眼睛,光線也比較柔和,不會刺眼。

顯微鏡的成像原理和成像特點(顯微鏡的演化史)27

光源也可以調節濾光盤通光孔的大小,而且除了直接在目鏡上觀察外,還可以利用手機的相機觀測!

顯微鏡的成像原理和成像特點(顯微鏡的演化史)28

有了這個功能,孩子就可以把自己辛苦觀察到的圖像存起來,當做紀念,或者分享給小夥伴們。

顯微鏡的成像原理和成像特點(顯微鏡的演化史)29

顯微鏡的成像原理和成像特點(顯微鏡的演化史)30

顯微鏡的成像原理和成像特點(顯微鏡的演化史)31

小學生到中學生都合适使用,原價299元,現在團購隻要199元。

點下面的橫條就可以參團。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