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國際不打小孩日,好不容易休息了一天,發現小孩這種生物一天不打上房揭瓦。今天,本文就給大家普及一下如何利用正面管教的手段,在維護兒童人權的目标下,科學合理地揍自家孩子。
一、選擇一個趁手的武器
在武器的選擇上,常見有以下幾種:
我個人最喜歡的是周傑倫推薦的,一款帶有中國傳統古風和民族特色的武器,經濟便攜、使用率高。
打孩子忌諱的是帶着一時沖動盲目地揍,衣架、拖鞋、掄巴掌不僅顯得打孩子這件事不夠莊重,暴露了父母無法對情緒的失控和無力,而且起不到教育的作用,隻會讓孩子對懲罰防不勝防,認識不到自己的不足,對改正錯誤更是沒有任何幫助。
新加坡的教育中,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都有一根藤條,當孩子犯了錯,師長都會在指出孩子的錯誤後,在特定的地方取下藤條,對孩子進行教育,藤條不作他用,全職充當師長懲罰孩子的“道具”。
這根承載“專物專用”專職作用的藤條充滿了一種神聖感和儀式感。
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老師有權利在學生犯錯的時候用藤條打學生手心,但必須有另外兩名教師在場見證。
這樣“專物專用”的目的是讓孩子明白,父母不是因為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才有“揍”這個行為,而是因為孩子自身犯了錯誤,必須接受錯誤産生的後果,父母隻是和“揍人的道具”一樣的執行者,不是權威本身,這就是立規矩的具體體現。
二、選擇好揍的部位
正确地揍自家的孩子,還要選對合适的部位,選好了,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選不對,還可能适得其反。
試想一下,假如您家的孩子比較皮實抗打,一拳揍下去,剛好打到孩子堅實的肌肉上,你會手疼,又一拳下去,砸在腦袋上,孩子腦細胞受損,從此更難聽懂你的諄諄教誨,一錯再錯。
那麼究竟孩子身上哪個部位是适合下手的呢?沒錯,就是打屁股。
這個部位皮肉皆嫩,神經分布少,無論從手感上,還是聲音效果上,都能取得先聲奪人和氣勢洶洶的打人氣氛,往往還沒下手,孩子就會被架勢給吓到,直接認錯。
巧合的是,國際不打小孩日英文名稱中spank一詞,就是俗稱打屁股。可見打屁股無論在中國傳統文化上還是國際角度上,都是比較容易被接受的。
為什麼呢?魯迅說過,打蛇打七寸,打娃打屁股。說的就是在教育的過程中,即便是父母,也不能被情緒所左右,以孩子的過錯為借口,讓自己的憤怒傷害孩子的身體或心理。
選擇最不容易受到損害的部位非常關鍵,這決定了我們揍孩子這個行為不是以傷害為目的,而是以揍娃為手段進行的教育。
如果我們是以宣洩為目的去打孩子的時候,很有可能是讓你在打的過程中很解氣,但是打完又心疼。
另外有家長會有疑問:假如氣都消了,還有必要打嗎?回答是肯定的,因為教育孩子的原則是:帶着規矩去打,即使情緒沒有了,但規矩還在。因此,打孩子的時候保護好孩子,帶着規矩打孩子,也是我們打孩子打出效果的關鍵所在。
三、營造好揍的氛圍
我們準備好了揍的前戲,可揍的時候該怎麼揍,台詞該怎麼說,也存在不少誤區。
揍娃現場,最常聽到的是“錯沒錯!”“敢不敢!”“不準哭!”伴随一陣陣的哀嚎和凄厲的慘叫。
這種揍娃的氛圍比較嘈雜,孩子隻能顧得上哭,帶着一種屈辱向你認錯,完事還往往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你會覺得,白打一通。
那麼怎麼才能在揍得過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沉默,保持一種不可琢磨的沉默。隻聽見藤條簌簌下落的聲音,啪,整個過程緩慢、肅穆、莊嚴,空氣中凝固着一種難能可貴的儀式感。
此時無聲勝有聲。
不說話,孩子怎麼認錯,不認錯,怎麼起到教育效果。所有的交流應該集中在打孩子之前。
還沒下手,就需要實現和孩子有語言交流,清楚而理性地告訴孩子為什麼要打,打幾下,這是立規矩的過程,規矩在父母之上,所以不是爸媽要打你,是你必須承擔做錯的後果。
言簡意赅,态度堅決,接下來,你才可以沒有後顧之憂地放手打下去。
四、懂得如何善後
打完孩子還得會善後,善後善得好,親子關系可以更加融洽。善後,也有講究。可能這一打打下去,打開了兩人的隔閡。
打完孩子以後,孩子不可能是愉快地接受了這一頓暴擊,更多的是站在原地小聲地啜泣,帶着一種委屈,帶着一種不得已。
如果這個時候你揚長而去,就好比你做了一個精心設置的捕獸籠,就等着天真懵懂的孩子闖進來,而你尚未好好調教,就讓他受了點皮肉之苦,便放出了牢籠,而且從此也不怕你精心布下的局。
因此,打完孩子,其實應該等孩子情緒稍作平靜,再讓孩子适度吐露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達到交流的目的。
更有溫情的善後方式,其實是和孩子共同承擔之前的錯。
孩子犯錯,大多數情況下是父母教育存在纰漏。那麼,父母跟着受罰,反思自己的教育是否出了什麼纰漏,也是雙向交流的關鍵所在。
比如懲罰過後,父母可以反饋給孩子自己的疏忽,導緻孩子犯了錯,因此父母也接受懲罰,自罰少玩一個小時手機,或者其他合理的方式,都可以讓孩子體會到愛,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權力和無所适從的恐懼。
願天下,所有的大人都能明白,我說的“打屁股”和“雙節棍”隻是出于調侃,因為前者已經不适應7歲以上的孩子,他會覺得屈辱,後者不适應天下所有的孩子,因為真的很痛。
更希望,調侃背後的道理,大人都能懂得,因為不打孩子不代表不教育,是教育需要更加理性科學的方式。
編輯:李晨琰責任編輯:姜澎
來源:節選自美國哈佛大學教育學博士王濤《打孩子的四個原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